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梳理三十年中日教育交流史研究成果,总结特点,探讨研究方向。三十年成果虽多,但研究史料仍需搜集,国外研究著作仍需翻译;研究需扩大和深化,视角要下移;对日教育影响类成果少;实证研究有待加强。展望未来,留学教育、侵华教育史或仍将是较长时段内研究热点;更全面系统的通史类著作有待出现;个案、地方性研究有待增多;研究队伍可能会扩大化,专业化;口述史等新研究方法有待被进一步应用;国外研究译著仍待增多。

  • 标签: 教育交流史 中日 研究状况
  • 简介:学术评鉴体系对高校研究者和校长的影响至关重要。香港的高校将大学资助委员会(UGC)的“国际领先”和“国际优秀”的研究成果作为大学教员晋升和终身制任期的关键指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高等教育也得到急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一方面,大学在民主化潮流中阔步迈向大众化,从2003年开始超越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重视质量的提高,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发展和崛起的国家战略。但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创建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则莫衷一是、仁智互见。

  • 标签: 中国大学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案例比较 评鉴 学术
  • 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1938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并留系任教。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政学院,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会顾问等职。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主讲的中国教育史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 标签: 中国教育史 思想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政府特殊津贴 博士生导师
  • 简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而国学作为文化中最深层次的部分,则是民族的灵魂。在民族文化中,道德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国之本在民,而民之本在德。道德力量至今仍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文化 民族 灵魂 道德
  • 简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毒品问题死灰复燃。国家成立禁毒机构、健全法制、全力缉毒戒毒、成果显著,但是毒品的贩卖、吸食仍然呈现蔓延局面。回顾中国百余年的禁毒历史,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实现了三年禁绝毒品,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历史教训的吸取,面对今天禁毒斗争现状和毒品蔓延的严峻形势,找准毒品蔓延规律,转变禁毒思路,调整禁毒战略,全面开创以社区禁毒为基础的禁毒体制,提出社区禁毒对策,以此才能真真实现禁绝毒品的目标。

  • 标签: 禁毒 战略 社区 对策
  • 简介:《我的家在中国》是中国首部大型儿童德育画本,由德育美学观创立者、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主编,作者团队则由校内外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以及儿童文学、儿童游戏、学前教育等领域的青年教育专家组成。画本在内容结构上从“自然中国”“文化中国”“当代中国”三个维度努力呈现一个立体、厚重的中国

  • 标签: 儿童德育 德育美学观 儿童游戏 公民教育 广东教育出版社 内容结构
  • 简介:经费,是学会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物质保障,对于中国近代教育学会来说并不例外。揆诸史实,中国近代教育学会经费来源有会费、政府贴补、社会基金资助、私人捐赠等多种途径。尽管如此,经费支绌仍是中国近代教育学会的普遍镜像,从而给学术研究的深度开展带来不小制约。

  • 标签: 中国近代教育学会 学术研究 经费来源 多元途径 支拙困境
  • 简介:中国象棋在经宋代时期定型与广泛传播以后,就从上层统治者的“专利”转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众娱乐游戏,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象棋教育活动也随之繁荣起来,其教育文化活动经历了由统治者垄断到逐步平民化的过程,即由上层统治阶级的娱乐活动项目逐渐过渡到文人雅士之间的研究对弈,再到平民阶层的普及扩展。

  • 标签: 宋代 中国象棋 象棋待诏 棋师
  • 简介:儿童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未来新国民”、“独立完整的人”、“小战士”或“小英雄”、以及“社会主义新儿童”的多重形象变迁。儿童自五四时期“被发现”以后,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对儿童的“教”、“养”、“救”等方面的关注。作家通过对现实儿童的观照和理想儿童的形塑,推动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对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脉络,儿童与国家、社会、家庭之间复杂关系,以及现代儿童文学的张力等方面的梳理,以增进对中国近代儿童史的深入研究。

  • 标签: 儿童 近代中国 儿童文学 研究述评
  • 简介:为使中国的学校教育摆脱行政过度干扰的困境,并使管、办、评等相关机构和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尽心尽责、推进教育的良性发展,必须对管、办、评的相关权责作具体合理的划分,并加强相关的法律规范与多方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还学校教育一个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

  • 标签: 学校教育 管、办、评分离
  • 作者: 何静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文章解读了《本草纲目》诗中关于爱情、文学、政治这三大主题的文化内涵,并对其作了一定的思考,指出其国人对爱情的两种悲剧选择,文坛过于阴柔,以及政治中庸的害处。
  • 简介:中国画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画中所涵盖的众多文人思想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见解,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对于学生中国画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为主,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中职中国画教学策略
  • 简介:尺八乃中国古乐器,地位相当于今天小提琴,元明时国内消亡,传至日本后,得到良好的继承创新,现已成为日本的一个音乐产业,其魅力渐摄全球;十多年,尺八又逐渐回传中国,产业复兴势头蒸蒸日上。

  • 标签: 尺八 音乐产业 回归中国 复兴 逆复兴
  • 简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不是地方规划;是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不是局部领域的专项改革,是做"苗圃",不是做"盆景",被视为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风向标和试验田,不可避免地将首先对周边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深远影响。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 标签: 上海 杭州 自由贸易试验区 影响 对策
  • 简介: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前是我国政权更替较为频繁的特殊时期,这段时期内各个阶段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诉求均有所不同。这一时期女子初等教育价值取向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辛亥革命时期的“贤妻良母”,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母性主义”,中央苏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服从战争的需要”。探索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前女子初等教育价值取向,寄望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女子初等教育 价值取向 贤妻良母 母性主义
  • 简介:现代学徒制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和基本趋势,也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借鉴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最鲜明的特征是校企"双主体"协作育人和学生—学徒"双重身份"交替出现,试行困境主要体现在政策解释、利益表达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实践突破需要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集体行动。

  • 标签: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内涵 困境 突破
  • 简介:中国初期,高校政治课教师极其缺乏,教师队伍亟需建设。无论是政治教授还是政治助教,都是高校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因而极其重视其政治素质。教师建设以强政治干预的方式影响了知识分子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作为体制内的知识分子,高校教师接受了国家对其教师身份的塑造,并保持与国家理念一致。

  • 标签: 新中国初期 上海高校 政治课教师 塑造教师
  • 简介:学术自治与科层制的矛盾在不同国家与文化中的表现既有相同点也不同点,其矛盾根源于韦伯官僚制理论,两者矛盾冲突的历史表现形式包括四种类型。目前我国学术自治与科层制协调治理的实现路径应以未来为导向、理性和法制为基础、负面清单管理为突破口、激活基层学术组织为动力,不断调整、优化学术自治与科层制的关系。

  • 标签: 学术自治 科层制 大学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