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作者: 赵爱明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中,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引导学生分析与直线有关的三个“最多”问题,通过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归纳法,多法探析,归类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相关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一般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知识量的陡然增加,二是突然从初中老师的“严盯死守”下“解放”出来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这给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为此,我校借鉴衡水中学“一个教学函数式”的解读、洋思中学“三清”的做法、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等名校经验和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实施“小组自主互助”教学,大大提高了历史课堂效率。

  • 标签: 自主 互助 历史课堂效率
  • 作者: 邓以林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在数学教学之中,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培养。在职中数学课的教学之中,我们要结合职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结合职中数学实际,抓好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培养。如何才能抓好职中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培养呢?我认为:“比较法”是一种能切合职中学生特点,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并且掌握的一种好的有效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职中数学课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十分重视“比较法”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