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群急性损伤是田径径赛、跳跃项目运动员在速度训练或比赛中常见的损伤,这种损伤大部分发生在短距离跑的途中跑阶段。目前国内外对引起股群急性损伤的原因机理探讨以及对预防和治疗股群急性损伤的方法介绍报道较多,他们都是从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角度提出的。教练员们都知道伤口的完全愈合不能代表受伤部位力的完全恢复,更不能说就能投入正常的训练或比赛。本文只想谈谈股股群急性损伤如何进行机体和心理上的康复性

  • 标签: 股后肌群 急性损伤 运动员 康复训练 速度训练 教练员
  • 简介:业余田径运动员(短跑),特别是基层学校运动员,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训练或比赛当中损伤股(多为拉伤),致使不能正常训练和比赛,更甚者耽误加试遗憾终生

  • 标签: 田径运动员 练习 基层学校 比赛 训练 短跑
  • 简介:在专项力量训练,提高腿部肌肉群力量,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多数训练都是强化大腿前肌肉群,如在练习中所采用的蹬伸练习、高抬腿跑、加速跑以及许多下肢力量练习的方法和手段,股力量相对强化得较少,并且练习方法相对较少。

  • 标签: 技术训练 短跑 专项力量训练 力量练习 预防 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血清、骨骼HSP60含量变化、相关关系及其对骨骼的保护作用。方法26名成人(15男11女)进行60min的功率脚踏车运动,运动负荷为70%的最大摄氧量(VOmax)。于运动开始30min,结束即刻、1、2、8、24、48h采集血样、股外侧活检,检测HSP60、肌酸激酶骨骼同工酶(CK—MM)含量。结果血清HSP60和骨骼内HSP60含量变化是一致的,血清CK的变化相比HSP60的变化是上升的晚,下降的早。结论剧烈运动HSP60在血清及骨骼内含量增加,血清HSP60可能是由骨骼肌细胞分泌。

  • 标签: 运动 HSP60 肌酸激酶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简介:笔者选用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为200-220g,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C,16只),快速力量训练组(PT,24只),快速力量训练6w,PT组又分为快速力量训练对照组(PTC,12只)和快速力量停训组(PTD,12只),PTC组继续进行训练,PTD组进行6w停训观察,对大鼠左侧后腿腓肠肌进行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力量训练停训,肌肉ATPase快速下降且不易恢复,SDH、LDH和Gn都呈现先下降恢复,但并不同步,SDH和Gn都是先下降先恢复.

  • 标签: 快速力量训练 组织化学 糖原 科学训练
  • 简介:通过建立大鼠下坡跑运动损伤模型,研究运动损伤骨骼超微损伤和恢复发生的机制。主要结果:运动大鼠肱三头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电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紊乱,Z线异常(包括Z线流、Z线模糊、Z线扭曲和Z线消失),肌细胞膜模糊、溶解,线粒体肿胀、空泡样改变等。这些现象随运动时间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运动24h表现最为明显,而后逐渐恢复;运动72h恢复明显,但没有完全恢复。运动即刻血清CK活性(2035.42±426.49)U/L与对照组血清CK活性(293.66±76.07)U/L相比,非常显著增高(P〈0.01),达到了峰值,而后逐渐恢复。运动72h组血清CK活性(425.51±143.34)U/L与即刻组血清CK活性相比已显著恢复(P〈0.01)。结论:运动24h骨骼的损伤程度最为严重,72h可明显恢复;大强度运动对CK的活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血清CK活性的变化能够反映运动骨骼超微结构损伤的状况。

  • 标签: 运动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超微结 肌酸激酶
  • 简介:目的:采用低强度电刺激治疗腓肠肌拉伤,观察其对于肌肉损伤部位成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14组和D14-40Hz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腓肠肌拉伤动物模型。于造模第5天D14-40Hz组开始予以电刺激,其余组继续喂养。正常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当天,模型组在造模当天,D14组和D14-40Hz组在第14天进行在体力矩测试,测试结束处死动物,分离腓肠肌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测定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关节最大等长力矩值为0.236±0.045(Nm),模型组肌肉拉伤即刻关节最大等长力矩下降为0.176±0.034(Nm),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14天D14-40Hz组最大等长力矩值为0.247±0.038(Nm),与D14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测定结果:肌肉拉伤第14天MyoD蛋白表达D14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是MyoD蛋白表达D14-40Hz组比D14组增强明显(P〈0.05);肌肉拉伤第14天,D14-40Hz组Myogenin蛋白表达明显强于D14组(P〈0.05)。结论:腓肠肌急性拉伤,早期采用低强度电刺激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关节力矩,并促进了MyoD与Myogenin的表达,对组织修复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 标签: 腓肠肌拉伤 电刺激治疗
  • 简介: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等速力测试过程氧饱和度的变化特征,以期探讨氧饱和度与局部肌肉耐力之间的关系。采用等速力测试,以北京国安三线10名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20次240°/s的膝关节屈伸运动方案,同时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连续监测运动股外的氧饱和度变化。结果:氧饱和度下降幅度与做功下降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肌氧饱和度 等速肌力测试 近红外光谱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补充活性肽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染色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活性肽对运动性骨骼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依分别补充安慰剂和活性肽,运动与不运动。以及运动0h、12h、24h和48h等不同时间随机分为10组,所有动物膳食平衡1周,进行实验。运动组大鼠以(20±1)m/min的速度,坡度为-16°,持续性跑台训练120min。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动物在膳食平衡期间每天分别进行灌胃15%活性肽饮料2mL和等量的安慰剂。结果:补充活性肽可减轻大鼠离心运动骨骼结蛋白免疫染色的丢失,增强波形蛋白的免疫染色,明显减少血清酶CK、LDH的漏出。

  • 标签: 活性肽 骨骼肌 中间丝蛋白 免疫染色 离心运动 大鼠
  • 简介: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综述了运动补充酸的作用机制.认为,酸作为一种能量补剂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运动补充酸作用的潜在机制与能量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酸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短时间全力运动的输出功率;补充酸也可能刺激氧化磷酸化,促进运动糖原的积聚,为补充酸提高耐力运动水平的理论依据;补充酸还可能具有直接抗氧化特性,从而延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提高机体运动能力.

  • 标签: 补充肌酸 运动 能量代谢
  • 简介:日本一位名叫野村照夫的副教授开发了一种可用来测定游泳时的牵引张力的装置,在游泳训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野村给一位女蝶泳运动员作了测试,他操纵电脑,在显示屏上显

  • 标签: 牵引张力 测定装置 游泳训练 绕线轴 运动员 蝶泳
  • 简介:我们的身体是由九个器官系统组成的。例如,使人具有现代人的体形和产生各种运动的是运动器官系统,专司营养吸收的是消化系统,而供给氧气和排除废气的是呼吸系统,排泄新陈代谢产物的泌尿系统,输送营养和排泄废物又离不开血液循环系统,延续我们人类种族的是生殖系统,还有管理身体生长发育的内分泌系

  • 标签: 肌肉内 运动器官 生殖系统 营养吸收 血液循环系统 器官系统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再生过程神经组织形态学以及失神经支配的腓肠肌肌细胞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构建坐骨神经截断后神经再生室,以5Hz和100Hz电针刺激患侧环跳、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每次治疗10min,隔日一次,每周治疗3次,设对照组.各组治疗时间为14周.神经组织HE染色、神经纤维银染、髓鞘砂罗铬花青染色以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电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再生组织形态学变化;取腓肠肌组织HE染色,应用PixeraProPlus专业图像分析系统(美国产),测量肌细胞直径、截面积,取其平均值.结果:电针刺激能明显促进坐骨神经损伤神经组织形态及失神经支配腓肠肌肌细胞的恢复,其中以5Hz电针组治疗效果最佳,从而说明电针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运动损伤 电针 坐骨神经 周围神经 再生 形态学
  • 简介:对于非赛季容易发胖的健美运动员来说,怎样在增大肌肉块的同时避免体脂迅速增加,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采用下面三个步骤可有效解决这个难题。

  • 标签: 运动员 有效解 健美 赛季 体脂
  • 简介:2011年阿诺德传统赛后,肖恩·雷与弗菜克斯·惠勒一致认为詹尼·杰克逊是参赛选手中进步最大的一位。詹尼是力量最好的健美选手之一,也是爆发力式训练的狂热推崇者。阿诺德传统赛后,国外健美发烧友纷纷在网上发言表示,詹尼的背部群与斜方是全场最棒的。而赛后仅仅两周,他就用220公斤的杠铃进行爆发力式深蹲训练,如同用60公斤杠铃热身一样轻松!而且还不戴护膝。布兰奇·沃伦说,自从和詹尼·杰克逊再次搭档训练,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自己的大腿围度增长了5厘米。

  • 标签: 爆发力 参赛选手 阿诺德 杰克逊 训练 发烧友
  • 简介:罗利·温克拉是增大肌肉块的顶尖高手,他参加奥赛时的体重高达265磅,他的手臂群和三角像牛腱子肉一样夸张。当然,他的其他部位也毫不落后。在接下来的文章,这位“肌肉巨兽”将分享他的增法则。

  • 标签: 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健美运动 健身运动
  • 简介:不推荐。不论男女,不是说增加某一类营养品的摄入,就可以加速增的。因为肌肉的增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训练计划是否合理、训练强度是否达到、营养的摄入是否足够(而不是过量)、睡眠的时间是否充足,等等。所以,千万不要把增想成一个单一方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过,酸本身会对于增加肌肉力量有帮助;所以,在合理使用酸的前提下,能帮你增加训练时的力量,强化对肌肉的刺激,让更多的肌纤维破损增粗。

  • 标签: 肌酸 肌肉力量 女性 训练计划 因素影响 训练强度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角速度重复训练期间腰背屈伸群等速向心运动时峰值力矩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瑞士产CON-TREXTP500型人体腰背力评估和训练系统,测评了8名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男大学生进行三种角速度(45°/s、90°/s、135°/s)各13组重复训练期间(共39组)腰背屈伸群抛物线主动补偿模式下等速向心肌力指标。结果:1)在13组的重复训练期间,随着训练组数的增加,受试者的伸和屈峰值力矩均呈现先上升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于第7组(135°/s)时即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2)在前6组重复测试,三种速度下,第3组与第4组间的峰力矩值均高度相关。3)基于第3、4组的数据,45°/s时背伸群的峰值力矩显著性高于而屈/伸比则显著性低于90°/s及135°/s时的值(P〈0.01)。45°/s及90°/s运动时腰背屈伸群之间到达峰值力矩的平均角度存在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135°/s运动时二者则基本相同(P〉0.05)。结论:腰背屈伸群等速向心康复训练时宜采用3~6组慢速或中速方式;等速力量评价时应以第3组或/和第4组的测试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价。

  • 标签: 等速肌力 腰背 峰值力矩 重复训练 角速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大鼠骨骼αB-crystallin表达和血清CK的变化,及针刺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安静组、运动非针刺组与运动针刺组。运动组大鼠进行一次力竭离心运动,于运动即刻对运动针刺组进行针刺处理。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比色法分析各组大鼠腓肠肌αB-crystallin含量的变化和血清CK的值。结果:一次力竭离心运动,运动针刺组大鼠αB-crystallin含量高于运动非针刺组大鼠(P﹤0.05)。运动针刺24h组血清CK显著低于运动即刻组(P﹤0.01);运动24h组与运动即刻组相比,血清CK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针刺可促使运动诱导的αB-crystallin蛋白进一步表达,可能是针刺促进运动导致的骨骼损伤提前恢复的机制之一。2)针刺通过加强骨骼超微结构损伤修复促使血清CK含量提前恢复至24h水平。

  • 标签: 离心运动 αB-crystallin CK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