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现状及形态进行分析,认为内生性体育社会组织、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和共生性体育社会组织是当前存在的3种组织形态,指出政府职能转变慢、组织合法性不足、自组织能力弱化和监管机制不完善是其发展困境根源所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政府应从行政管控到多元治理、组织应从被迫组织到自我组织、地位应从流浪身份到合法席位、监管应从双重监管到合规监管的体育社会组织培育路径。

  • 标签: 社会治理 体育社会组织 自组织 合规监管
  • 简介:虚拟世界的到来让更多的人可以说出内心真实感受,网络的互动增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既现实又虚幻,许多的匿名评价展现出了使用的真实想法和使用效果,田径课程通过网络平台评价,检验了学习的成果,提高了改进的速度,更为快捷地满足了人们的健身需求。田径网络课程评价体系依据“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评价研究成果,利用基本的理论框架使得田径课程教学与评价成为一体化模式,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标签: 课程评价体系 田径课程教学 网络平台 现代教育评价 一体化模式 内心真实
  • 简介: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与社会体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到社会体育活动当中。因此,提升大学生有关社会体育的了解与认知水平,对于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因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辽东学院体育社团的成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必要性进行调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能够充分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发展形势、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 标签: 普通高校学生 参与 社会体育实践 必要性 途径
  • 简介:采用SWOT-PEST分析方法,结合非体育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提出四种战略——强势学科结合的专业增长型战略,多元学科交叉渗透的摆脱型战略,多领域优势互融的转型发展战略,募集优势资源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为非体育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提供战略参考。

  • 标签: 非体育师范院校 社会体育专业 发展战略
  • 简介:近年来,马拉松突然火爆起来,并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以“马拉松热”为代表的跑步热潮。根据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研究发现:首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和社会身体观的变迁为跑步热潮的孕育提供了土壤;其次,资源投入、技术进步和人力推动加速了跑步热潮的来临;再次,健康意识与自我精神的觉醒是形成跑步热潮的核心要素;最后,马拉松引领了跑步的新热潮、新风尚。推动马拉松运动产业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不仅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还能为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马拉松 马拉松赛事 体育旅游 体育产业 身体观 新时代体育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影响下国人体育观的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及20世纪20~30年代出现的“土洋思想”交锋,伴以西方社会思潮而至的西方体育,在传播的同时亦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国人体育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晚清时期,强兵、御侮和强种、强国的思潮,促使国人开始探讨体育救国之路;在军国民体育思潮的熏陶下,体育救国成为人们一种“理想化”的选择;而在民主与科学思潮激荡下蜂拥而至的实用主义体育与自然体育思潮、国粹主义体育与民族体育思潮,则使人们更加全方位地了解传统体育和西方体育,使人们从融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的角度开始走向体育的真义与本质。这是中国体育在由传统向近代转变过程中国人体育观变迁的最主要特点,也是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 标签: 体育观 军国民体育 民主与科学 实用主义体育 自然体育 国粹主义体育
  • 简介: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以移动设备为传播载体,网络传播技术为传播手段的网络媒体对体育文化传播的参与,极大地影响着体育文化的普及、传承、以及与时俱进的发展。运用传播学基本原理,结合近期网络体育热点,通过对比传统媒体体育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分析当前网络媒体在体育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传播方式,传播特点,传播优势与局限,探索有助于我国体育文化信息有效传播的网络传播发展路径。

  • 标签: 网络传播 信息传播 体育文化传播 网络媒体
  • 简介:分析了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及其特征: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及国际、国内环境是其发展的社会基础。其中,社会清教思想、中产阶级群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如下:第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发展理念,拓宽体育产业发展的群众基础;第二,大力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业态基础建设;第三,优化体育产业的外部环境,创新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础。

  • 标签: 体育产业 社会基础 体育基础 体育消费 成长环境
  • 简介:在我国两种类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和工作的并存发展中,有关立法和政策文件一直按照志愿服务的方向对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进行建设,并逐渐明确其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性质定位。由于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志愿服务却没有与国家的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对接,这就使得理顺其与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关系成为改革发展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当务之急。研究认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应当在国家志愿服务体系中实现特色化发展,根据当前的形势任务发展,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将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纳入我国志愿服务体系所具有的充分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并就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对接志愿服务体系的主要路径提出了有关建议。

  • 标签: 社会体育指导员 志愿服务 全民健身 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 发展路径
  • 简介:以2013—2017年129篇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参考论文写作的国际和国家标准,对论文的技术手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寻求对策,以期对提高体育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促进体育科学知识规范生产,推动学科建设。研究分析了体育人文博士学位论文技术手段的陈述合理性、技术手段使用的规范性与逻辑性。并提出以注意整体合理性、与研究对象契合、坚持规范性操作、把握开放性尺度来共同保证技术手段的合理选用。

  • 标签: 体育人文社会学 博士学位论文 技术手段 国家标准 统计分析
  • 简介: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教学程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活动,是毕业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展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环节。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逻辑分析法对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三种毕业设计的新模式,以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 标签: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毕业设计 新模式
  • 简介: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立项的类别、数量不断增多,课题研究内容不断拓宽,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明显,群众体育领域始终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体育产业领域成为新兴研究热点等。同时,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存在缺乏理论深度、实证研究不足、学科建设研究滞后、地区分布不平衡、学术队伍总体素质和研究团队整体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当前,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集中在体育发展战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四个方面。体育在新时代国家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价值、体育系统内的整合发展和体育系统外的联动发展、构建多元平等、交流互鉴的世界体育共同体、体育发展方式改革和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成为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

  • 标签: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现状 体育发展战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简介:为更好地指导并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262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情况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群体运动比单独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更最显著;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的经历越长,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高;在一定范围内,锻炼的频数与强度的增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存在正相关,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影响更显著。

  • 标签: 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
  • 简介:以CNK12000-2016年所收录的体操运动研究的2947篇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体操运动研究现状、主题分布以及主题变迁和发展趋势,结论如下:(1)体操运动研究成果2008年以前发文量呈现波浪式上升,随后发文量出现下降的趋势;(2)我国体操运动科学研究的力量主要存在于传统的体育学院和师范类大学中;(3)体操运动研究的热点依次为健美操、竞技健美操、艺术体操和竞技体操,并以这些项目为中心进行关于竞技体育、体育教育教学、群众体育三大类主题进行研究;竞技类热点集中在竞技体育,成套动作,难度动作,女子体操,运动员等方面,教学类热点则集中在健美操教学,体操教学,大学生以及体育教育方面.自2008年起,研究主题由以竞技体育为主逐步过渡到到体操运动相关的体育教育教学方面;(4)体操运动研究者之间缺乏紧密有效合作,合作对象以本机构为主;机构之间缺乏密切合作,形成了几个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研究团体;跨学科研究比较欠缺,学科基础集中于训练学和教育学.

  • 标签: 体操运动 知识图谱 可视化
  • 简介:1983年。苏联“体育与运动出版社”出版的《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科学保证》一书第3章,刊载了“对游泳运动员的比赛分析”一文。译者当年将该文译出。并刊载在1985年广东高校体协游泳专项组编发的《游泳与科学》(冯妙苑任主编)第16期上。根据这篇文章的思路。由于仙贵、林振彬、朱泰昌、肖渝滨、刘刚、沈学先等多人组成的调研组。开始在广州举行的全国游泳赛开展比赛分析工作。

  • 标签: 优秀游泳运动员 比赛分析 运动员训练 广东高校 出版社 调研组
  • 简介:对瑞典大众体育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瑞典大众体育具有体育参与率高、体育组织形式多样、重视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政府扶持力度大、志愿组织与政府建立了内隐协定等特征。进入21世纪后,瑞典大众体育的发展进入转型期,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更加注重社会公益创业,既强调大众体育的社会公益性,也兼顾大众体育的商业化、专业化发展;加强了政府对大众体育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对体育的社会效益进行绩效考评。

  • 标签: 瑞典体育 志愿组织 福利政策 大众体育 青少年
  • 简介:目的:研究优秀网球运动员不同落点大力发球的用力特征。方法:采用美国无线DEL—SYS表面肌电采集优秀网球运动员发向内角、中路和外角的大力发球过程中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同步高速摄像记录动作画面。结果:网球运动员不同落点大力发球时.落点在IAR的RB(444.92±179.67μVs)明显高于EAR的RB(222.95±96.82μvs);落点在IAR的RDT(612.83±235.48μVs)明显高于EAR的RDT(388.18±102.51μVs);落点在IAR和MR的RP(131.57±32.73μVs和252.93±118.59μVs)明显低于EAR的RP(252.93±118.59μVs),运动员不同落点大力发球的其他相关肌肉之间的发力大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网球运动员大力发球时,决定发球落点的主要肌肉群是肱桡肌、三角肌和胸大肌;2)网球运动员不同落点大力发球时,腕关节肌肉群、核心部位肌肉群和下肢肌肉群的发力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表面肌电 网球 大力发球 不同落点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我国社区体医结合健康促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社区体医结合健康促进,不仅对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加快转变社区公共健康服务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提升健康促进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催生健康服务业新型业态的发展效益显著.

  • 标签: 体医结合 体育健身 医疗保健 健康中国 社区
  • 简介:对世界三大马拉松赛事组织的评级指标和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WMM、IAAF、AIMS三个世界马拉松赛事组织认证,总量最多的赛事位于欧洲、亚洲,参与认证赛事数量最多的国家为日本、意大利、中国、美国等国家,顶尖赛事以美国数量最多。国际顶尖马拉松赛事WMM更注重赛事善款筹集、比赛成绩、参与人数、赛事线路和赛会品质五个方面。

  • 标签: 马拉松 路跑 世界马拉松大满贯 国际马拉松
  • 简介:随着足球比赛的对抗程度日趋激烈,任意球破门得分已经成为世界强队得分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如何有效地踢出不同弧线的任意球直接破门得分就成为任意球高手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对足球运动训练中的力学原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足球运动员踢球瞬间脚面运动的轨迹可影响足球飞行的轨迹,踢球瞬间脚面的指向可影响球的最终落点;(2)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会受到速度和旋转等因素的影响;(3)足球在空中飞行受重力、阻力、升力和偏转力共同作用,其中,阻力、升力和偏转力是不断变化的,只有重力保持不变;(4)足球在空中飞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科学问题,在空中飞行中还会产生“川流现象”,这个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 标签: 力学原理 足球运动 伯努利原理 马格努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