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语语音史,主要是讲发展的规律。条件音变就是最重要的一条规律。本文所讲的条件音变,主要是讲由中古到现代的音变。较古的条件音变也讲了一些,如舌头三等变舌上,重唇合口变轻唇等,但讲得不多。讲条件音变,不单是讲普通话的音变,也讲各地方言的音变。这样做,才能较全面地叙述汉语语音史上的条件音变。条件音变只是可能的,不是必然的。因此,甲方言会有这种音变,乙方言不一定也有这种音变。例如广州话"凡"字由[fam]异化为[fan],"法"字由[fap]异化为[fat],但梅县话仍旧读[fam]和[fap]。我家乡的博白话和广州话同属粤方言,但是博白话"凡"字读[fam],不读[fan],"法"字读[fap],不读[fat]。又如,在北京等地,通、宕、遇、流、臻、深等摄的禅母字和床母二等字平声读塞擦音送气,仄声读擦音。但其他方言并不如此。例如广州话,基本上全部都读成擦音[∫]①。条件音变是有时间性的。过了时间,这种音变的条件就不再起作用。例如我们说,中古浊音字在今北京话里,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古入声字属仄声。今天有些古入声字读入阳平(如"毒"、"故")也不送气。这是因为这种音变在入声消失以前就已经完成了。后来虽变为平声,也不能读送气了。又如麻韵三四等字由于有韵头[i],它就影响主要元音[a]变为[e],如"野"[ia]→[ie],"斜"[■ia]→[■ie];但是"家"字为什么不变[t■ie]呢?"吓"字为什么不变[■ie]呢?"牙"字为什么不变[ie]呢?这也只能以条件音变的时代性来解释。这种条件音变的规律只在《中原音韵》时代起作用,后来就不再起作用了。

  • 标签: 条件音变 汉语语音史 广州话 中原音韵 现代北京话 声母
  • 简介:<正>为促进我国语音教学和言语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目前应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语气和语调,韵律与节奏,语流音变,生理语音学及语音对比等。一语气和语调语气可以用语调表示,也可以用语气助词表示。1.语调:汉语语调有两个变量,音高重调和边界调。音高重调传递焦点等信息;边界调传递疑问等语气信息。汉语高重调和边界调的语音表现跟英语的很不一样,有自己声调语言

  • 标签: 语音研究 语音教学 声调语言 调和边界 语流音变 生理语音学
  • 简介:借助对辽代石刻文中能够反映语音现象的别字异文的归纳分析,可以观察到,辽代汉语已经或正在出现一系列不同于《切韵》音系的变化,而所有这些变化,又都与辽僧行均《龙龛手镜》所见差别甚大.

  • 标签: 辽代石刻 辽代汉语 别字异文 语音
  • 简介:<正>一音韵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古老的音韵学是古老的语言学——过去称为"小学",章太炎称为"语言文字学",我们称为传统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年轻的音韵学则是现代语言学即科学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上面这句话省去了"汉语"二字,实际指的是汉语韵学。但是汉语韵学所关涉的语言却不限于汉语,譬如藏语、越南语、朝鲜语、日本语,在音韵学的领域里,都和汉语有密切的关系。下文还会常常省去"汉语"二字,不再注明。

  • 标签: 传统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 语音系统 语言学方法 口语 切韵
  • 简介: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二十多年来,渐获学界关注,一些关键问题已被提出,近代官话'正音'或'基础方言''一直在北京'的'主流观点'已遭质疑.其实,195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主流观点',既'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后学对此应有认识.先期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官话南北两系的局面何时形成、该局面形成后南方官话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如何、官话'正音'是否无地点方言为其标准等焦点问题,其中南方官话即江淮官话尤其值得注意,其历史地位与作用如何将是以后争论的重点.近代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应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展开,同时更须注重新资料的挖掘与探讨,近年的实践表明,海外汉学文献将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近代汉语语音史 官话正音 北京音 南京音
  • 简介:从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研究中发现的新材料来看,有许多朝鲜朝官员、学者关于汉语官话“正音”及音韵学术语、理论的论著,其中体现出浓厚的汉语官话“质正”意识,也有对朝鲜汉字音和中国字音关系及差异问题的讨论,这些新资料对近代汉语语音史和汉语韵学在朝鲜的发展研究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朝鲜朝 汉语 音韵 “质正”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化,英语交流越来越广泛,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英汉语系统的比较,指出汉语几种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现象,诣在使高职学生学会区别英汉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的发音特点,帮助摆脱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 标签: 方言 语音 负迁移 影响
  • 简介:摘要禄劝傈僳族是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世居民族,多数与汉族一起散落地居住在山区,在民族与民族的相互接触中,语言也发生了变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语言接触,汉语借词的影响。本文就主要从声母、韵母及声调三方面简要分析了禄劝傈僳语与汉语借词的语音对应规律。

  • 标签:
  • 简介:汉语方言语音比较是遵循历史比较法中的语音对应原理展开的。亲属语言(方言)语音比较要寻找对等形式的比较。本文根据历史比较法的原理讨论高本汉方言语音比较法、罗杰瑞闽语语音比较法的得失,随后提出方言语音层次比较法这一概念,并通过闽语鱼韵读音的讨论说明语音层次比较法的具体步骤。

  • 标签: 历史比较法 对等形式 闽语 鱼韵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个语音合成语料库。语料的设计考虑了音段和韵律,语料库中包含汉语的音节、词语、独白语句和情景对话语篇。语音的录制在卦限录音室中进行。语料库中还包括了科学的语料管理系统,它具有查询、浏览和更新等功能。

  • 标签: 汉语语音合成 音段 管理系统 三音 语调模式 标音
  • 简介:词汇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一直为人们关注。论文选择国内比较通行的五种初级汉语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教材在词汇处理方面的特点,并提出初级汉语教材词汇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全文共11万字。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共分三章,分别研究教材中的词汇安排、词汇注释、词汇练习。具体来说,论文作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 标签: 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教材 文化内涵
  • 简介:内容摘要本论文从泰国现在主要流行的大陆汉语教材课本《体验汉语》、《快乐汉语》、《长城汉语》为研究对象,针对泰国学生学习特点,分析适合泰国中小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及编写原则。

  • 标签: 教材编写原则《体验汉语》泰国国别化特点
  • 简介:话语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对口语语料的收集和转写。汉语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对口语中特殊话语语音成分(既包括传统的叹词、语气词等,也包括不常受到关注的填充停顿、反馈成分、修补成分等重要交际要素)的转写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首先指出目前学界流行做法的不足,进而立足于汉语语言和文字的特点,结合特殊话语语音成分在口语中出现的位置,提出以汉字使用为中心、分宽、中、严三种方式处理转写问题的原则,以满足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 标签: 转写 口语成分叹词语气词 口语语料库
  • 简介:文化教材与语言教材不同,具有自身的独立性,缺乏适用的文化教材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应该加强对文化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本文从文化教材的基础性和学术性、文化差异、趣味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教材编写的思路。

  • 标签: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文化教材
  • 简介:汉语教材的建设与出版,直接影响汉语国际推广的步伐,是当前汉语教学界和出版界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汉语教材建设与出版面临的背景与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切实改变教材编写“本体系统性”的传统模式与思路,创新机制、体制,用产业化的运作思路整合资源,加速建设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汉语教材,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有效推动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顺利实施。

  • 标签: 汉语国际推广 汉语教材 教材建设与出版
  • 简介:本文着重回顾现代汉语标准语的语音标准形成与确立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三个重要的里程碑;探讨有关普通话语音标准确立过程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试图提出普通话语音标准立体框架的总体构建设想,初步探讨这个框架的确立原则。

  • 标签: 现代汉语语音规范 普通话语音标准
  • 简介:摘要孟加拉国是“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重要国家,对孟加拉国的汉语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孟加拉国汉语教学起步虽早,但通过对孟加拉国汉语教材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孟加拉国汉语教师的汉语教材使用满意度不高,学习者对汉语教材缺乏认知,满意度较高。这说明在教材为代表的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上一直处于起步阶段。调查还发现了孟加拉国汉语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题材、语言、练习、资源的问题,制约了孟加拉国汉语教学的发展。亟待从题材内容、语言文化、资源储备方面实现孟加拉国汉语教材的国别化。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分析现有教材入手,结合语料统计数据,确定商务汉语教材中商务领域词语的范围。依据《商务汉语考试大纲》,对各级商务汉语教材的商务领域词语数量、词语水平等级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研究,构建商务领域词语等级参数模型。

  • 标签: 商务汉语领域词 统计分析 等级参数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对两套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文化项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文化项目主要以知识文化为主,交际文化为辅;为适应不同的学习者需求,文化项目的选择也有不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文化项目的数量和内容也存在差异。对外汉语教材为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求,应该注意价值观的不同,避免刻板印象。

  • 标签: 对外汉语 教材研究 跨文化交际
  • 简介:本文旨在对AP汉语与文化课教材有关文化内容方面的编写提供一点参考性的建议。文章对教材所涉及的文化内容、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文化比较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AP汉语与文化教材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