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序黑片传来敲击电脑的声音,黑幕上出现输入的文字:“星星:现在是凌晨四点钟三十分,我已经起床收拾完毕,准备出发去成都双流机场。六点十分,我就要从那里起飞,飞向世界的屋脊,飞向青藏高原,去看拉萨,看布达拉宫,看我多年不见的爷爷和奶奶……月亮”飞机的轰鸣响...

  • 标签: 仓央嘉措 布达拉宫 卓玛 大昭寺 庄园 喇嘛
  • 简介:(748—829)是中唐前期成就较高、声名较大的一位诗人。①值得注意的是,至今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李的南游江淮之行,生平只有一次,时间是在德宗贞元末年。⑦而笔者的意见是,李于代宗大历中期即已去过江淮地区。下面,即以李及其友人的存世诗作为文本依据③,以相关史籍为背景资料,对他在大历中期“涉历江淮”这一重要问题予以梳理和考辨。

  • 标签: 江淮地区 李益 中期 考辨 研究成果 背景资料
  • 简介:@我头像是木叶的天才英雄:今天运气太好了!路过书店进去看看,没想到就看到了《锦色》!还好去看了,要不然就错过了。书太美了!赞赞赞!是不是每月都会出一本呢?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1937年,朱光潜曾经是这样评论过废名的诗:废名先生的诗不容易懂,但是懂了之后,你也许要惊叹它真好。有些诗可以从文字本身去了解,有些诗非先了解作者不可。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家与道人的风味。他的诗有一个玄的背景,难懂的是这背景。

  • 标签: 废名 艺术形式 思想特征 1937年 朱光潜
  • 简介:载,刘知几云:"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①时人以为知言.近日翻阅旧刊,有幸读到张中行先生的大作,大力推扬史识之重要,以为在读史时,切不可少.并且具体解释"史识"的含义说:"一,记载有真有假,要有分辨的能力,取真舍假;二,记载的事真,会牵涉是非问题,要能够评定是非."关于评定是非的标准,张先生揭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指出,"评定事的是非(或对错、好坏),要看这事能不能使所有有关(包括受间接影响)的人获得幸福,趋向文明,能者是,不能甚至反其道而行者非."

  • 标签: 史识 冯道 张献忠 刘知几 《旧唐书》 钱谦益
  • 简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不绝于耳,几十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包括几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著作。刚刚出版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别具一格,运用现代性理论,在重新界定文学思潮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做了全新的叙述,从而为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思潮史 “重写文学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杨春时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