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1914-1996)是法国当代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剧作家。1984年,小说《情人》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从此获得世界性声誉。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过程中,她写下了30多部小说,10多部戏剧作品,指导参与了20多部电影的拍摄完成。

  • 标签: 当代小说 玛格丽特·杜拉斯 龚古尔文学奖 《情人》 电影剧作 戏剧作品
  • 简介:<正>这些本是我们的固有文化价值,现在却再次西风东渐。我指的是"新价值",近三十年,在全球范围内,人们渐渐认同的一套新的价值观。当做得过于教条时,人们讥称之为"政治正确主义"。但是一旦出现问题,人们又会诉诸这套价值。十八世纪西方工业化时代,开始形成两套互相环扣的价值观:一套促进产业的数量化发展,例如为起点公平而设的自由竞争,所谓浮士德精神,个人主义,适者生存;另一套对产业的数量化发展起制动作用,例如为终点公平而产生的劳工权利,社会保障体系,例如为分散权力而产生的民

  • 标签: 西方工业化 浮士德精神 固有文化 制动作用 劳工权利 十年
  • 简介:<正>一“缪斯女神”与“经济提担”结缘是资本主义背景下繁茂芜杂的文学发展变化的突出现象之一,我们对此并不感到疑惑不解。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它不象封建制度中的自然经济,生产目的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牟取利润,进行市场交换。尽管商品经济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已经产生,但只是其萌芽阶段,处于从属地位,是简单的商品经济。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则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的普

  • 标签: 文学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 出版商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制社会 美国作家
  • 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大文豪海明成站着写作的怪癖几乎是无人不晓了,难怪海明威的墓碑上刻有这么一句双关妙语“恕我不站起来了”。实际上海明威并不是非要站着才写得出那铁骨铮铮的硬汉小说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腰部曾因飞机失事而受伤,站着写可以减轻一些痛苦。海明威真正的习惯是在动笔之前一个劲地猛削铅笔。纵观世界文坛,以怪诞而有趣的方法创作的文人不在少数,只是我们少有所闻而已。就写作时的姿势来说,可以称各不相同:美国大作家马

  • 标签: 西方作家 世界文坛 美国当代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飞机失事 卡波特
  • 简介:1“狼”和“龙”西方文化中,“狼”有如中国的“龙”。都是文化意象。都是动物的图腾。都象征着非凡的力。都伴随着文化的历史发展常演常新。龙有麒麟的头、蟒的身、鹰的爪、龙是自然力的集合,象征着超自然的

  • 标签: 西方文学 西方文化 文化意象 现代文明 艾略特 上帝
  • 简介:本文从西方社会历史的视角,提出了全球性的概念.作者认为,这个概念贯穿于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整个欧洲历史."全球化时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常见的、对于人类当前状况的特征表述.我们也不可能忽视与全球性有关的本土性问题.针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作者提出了一种积极的策略:"从全球角度来思考,从本土角度来行动".

  • 标签: 作者 视角 本土性 文艺复兴 全球性 西方社会
  • 简介:西方比较文学研究现状刘介民比较文学一直被认为是国际学术界的一门“精英学科”,然而,“比较文学的危机”却在学科内部争论不休。在各种理论和学术思想的激烈碰撞中,国际比较文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近些年来的研究趋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表现在对文...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比较诗学 文化模式 文化相对主义 形象学
  • 简介:性别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差异,对人类的文化、文学甚至思维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女性主义批评的眼光就西方文学中最为经典的三个文本:希腊神话、《圣经》、莎剧作具体分析,揭示其男性逻各斯中心主义存在的基本模式及其内在运作机制。

  • 标签: 男权话语 女权主义 《圣经》
  • 简介:西方女权运动和文学批评肖淑蕙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49年的解放,妇女也相应得到解放。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利,例如妇女普选权,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参政权,妇女受教育权,和妇女在...

  • 标签: 女权主义者 文艺批评家 西方女权运动 女作家 女性写作 父系社会
  • 简介:意义研究是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主要成就之一。西方人文科学的理解转向、语言转向和随之而来的意义理论研究的兴盛,推动了文学意义的研究。本文从意味与涵义之争、意义讨论的两种思路以及语言符号的意义问题三个方面概要分析了20世纪文学意义理论的成就得失,指出交往和对话意义观对相互性、尊重和平等的追求有助于克服传统意义观的客观主义和当代意义讨论中的相对主义,代表了文学意义理论发展的方向。

  • 标签: 文学意义 意味 交往 语言
  • 简介:<正>“具体诗”(conretismo)亦译“实体诗”,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流行于欧洲与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新型诗体”。瑞士、西德、巴西等国最为盛行。近二十年来此种“诗体”影响欧美不少国家的诗坛。但是,至今还不能确切地讲出它的文学渊源。关于它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不少推论与解释。本文拟就这一诗歌流派作三方面评析。一、“具体诗”的来历有人认为“具体诗”这种诗体产生于拉丁美洲。这种说法有一定根据。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过两位企图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诗歌创作的先驱者,一位是智利著名诗人比森特·乌伊

  • 标签: 拉丁美洲 新诗体 诗歌创作 五十年代 三十年代 现代主义诗歌
  • 简介:<正>历史记下了这样的事实:五四新文学的本体论,特别是那些直接回答文学本质及艺术形态的命题,无一不是缪斯女神的馈赠品。“文学是人生的反映”这一五四时代影响深远的文学本体论命题,就是茅盾直接从西方文论中引进的。茅盾在《文学与人生》中曾说:“西洋研究文学者有一句最普通的标语:是‘文学是人生的反映’”,他还进一步解释这一命题说,这就是告诉人们“人们怎样生活,社会怎样情形,文学就把那种种反映出来”。“文学是心灵的表现”这一五四时代激动人心的文学本体论命题,则是创造社诸君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宝库中移植过来

  • 标签: 文学理论 影响深远 西方浪漫主义 西方文论 五四新文学 文学本体论
  • 简介: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鲁德亚德·吉卜林的获奖作品《基姆》是部有争议的小说.本文将吉卜林的印度题材小说分为3个时期,并将《基姆》作为其第三时期代表作.尽管书中还残留着不少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痕迹,但它还是全面地体现了吉卜林关于东西方融合的观念.

  • 标签: 殖民主义 对立 融合 修改
  • 简介:步履维难的行程──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情况介绍孙凤城如何评价西方现代派的问题是在“四人帮”垮台后出现的。在这之前,即从1949-1978年间,极少有中国人知道“现代派”这个词。众所周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外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比...

  • 标签: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实主义 外国文学研究 卢卡奇 布莱希特 情况介绍
  • 简介:<正>回顾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获奖的29个国家的87人当中,亚洲只有3人,即以色列的阿格农、印度的泰戈尔和日本的川端康成。而具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学和别具特色的现当代文学的我国,至今仍没有人获此殊荣。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没人获奖呢?有人认为是由于我国作品在国外翻译得不够,即翻译出版数量少和翻译质量不高,使外国学者对中国文学了解得不多;有人认为是政治上的原因,即庸俗文艺政治学的限制,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东西审美意识的差异,即东方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神人合一”的差异。如此等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在探讨原因之余,也有人提出,中国文学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要敲开诺贝尔文学奖那座陌生殿堂的大门,就必须走中西结合,以中为主的道路。应该说,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因为“在现今国际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不想自

  • 标签: 文化意识 民族传统 当代中国文学 古代文学 审美意识 现当代文学
  • 简介:王国维和叶嘉莹先生,俱是上个世纪在词学研究中开风气之先的著名学者。两人的治词观念与方法也原则上相似,这是因为他们在学术上都很有渊源。据叶先生自述,在词学理论与词学研究上,她受王国维的影响最深。

  • 标签: 词学研究 叶嘉莹 王国维 词学理论 略论 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