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俄苏文化符号学以形式主义为其重要思想来源,后者对前者所产生深远影响毋庸置疑。对此,本栏目曾刊文探讨。山岁月变迁,俄苏文化符号学已经获得了巨大发展,并对其它符号学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期刊发三篇文章,分别对俄苏文化符号学发展、嬗变及其对西比奥克符号学理论影响进行阐述。

  • 标签: 文化符号学 嬗变 符号学理论 渊源 重要思想 形式主义
  • 简介:文化是每个民族所拥有的最重要财富之一。异域学者文化研究,不仅是窄室内案头工作,还是世界各民族对话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历史条件,各民族文化特点和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交流机会各不相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学者们在合作完成论文中强调,对这些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科学研究必要性显而易见。

  • 标签: 中国文化研究 俄罗斯科学院 90年代 民族文化 案头工作 历史条件
  • 简介:苏联文化符号学与俄国形式主义有着极深渊源,都有共同语言观和符号学观,谈及文化符号学就不可能不提及俄国形式主义,而俄国形式主义迅速湮灭可谓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所以,对于“形式”之殇反思和总结会对文化符号学开放性发展产生积极意义,有助于中国文化符号学发展稳定、开拓、创新和流长。

  • 标签: 俄国形式主义 形式 文化符号学 开放性
  • 简介:在开始讲述苏联时期电影音乐之前,想先讲几句关于电影艺术在俄罗斯起源。1896年5月4日(16)俄罗斯第一场电影在圣彼得堡消夏公园“水族馆”放映。1900年至1918年间俄罗斯电影迅猛发展,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下诺夫哥洛德、巴库、第比利斯、叶卡捷琳堡得到很好地传播和普及;外国电影也得到广泛传播。

  • 标签: 电影音乐 苏联时期 圣彼得堡 俄罗斯 电影艺术 外国电影
  • 简介:在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当代俄罗斯著名剧作家万比洛夫得到多样化、本土化和实验性改编与剧演,在剧目选择、导演理念、表演队伍、演出团体、受众群体、演出效果等方面别有特色,值得总结反思。整体说来,《长子》经历了从青年成长到人性挖掘演剧转变,《外省轶事》经历了从道德批判到金钱人性演剧嬗变,《打野鸭》经历了从俄国视角到中国立场演剧转换,《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经历了从环境冲突到内心矛盾演剧转型。这既说明万比洛夫戏剧永恒艺术魅力,也推动着万比洛夫戏剧中国化进程和传播接受范围。万比洛夫在当代中国舞台诠释,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态势、中俄文化交流关系、文学总体态势以及时代主流话语等不同因素密切相关,大致经历了一个从遮蔽到发现到认同发展历程。这与当代俄罗斯戏剧在中国译介、接受和传播可谓遥相呼应。由此,万比洛夫在中国舞台诠释和接受态势,成为诠释当代俄罗斯戏剧在华演出和当代中俄文学关系一个生机勃勃象征性符码。

  • 标签: 万比洛夫 舞台诠释 当代俄罗斯戏剧 跨语际实践 诠释符码
  • 简介:依据鲍里斯·安德烈维奇·乌斯宾斯基提出艺术文本结构视点理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长篇小说《金色笔记》通过不同层面的叙述“视点”,在“内”与“外”视点融合中,由“黑”、“红”、“黄”、“蓝”本不同笔记与“自由女性”叙事交织,随着时间进程演变,在意识形态、话语、心理等不同视点中呈现出不同意义,构成了小说复杂而又有序独特叙述形式,从而形成了艺术价值极高文本结构,形成了小说对话机制。

  • 标签: 视点理论 乌斯宾斯基 《金色笔记》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演出了不少卫国战争戏剧,在尊重原著前提下,中国创作者对此进行了自己阐释,显示出了一些共性。在思想表达上,这些作品强调对战争中个人命运和道德关注,并以人道主义思想贯穿其中;在艺术表达上,这些作品充分表现出对抒情诗意追求,而在舞台设计上既突出了俄罗斯风格又在多处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的特点。

  • 标签: 卫国战争戏剧 中国话剧 人道主义 诗意
  • 简介:记忆对于纳博科夫文学创作至关重要,其作品中记亿呈现深受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时间和记忆哲学,尤其是其“绵延”概念影响。纳博科夫作品中记忆表现为将过去和现在融合起来、超越当前知觉并打破时间局限空间化视觉记忆意象。这种记忆呈现方式与纳博科夫本人流亡生活经历相关,而这种主体化个人记忆也成为对抗非个人化历史进程方式。

  • 标签: 记忆 绵延 视觉记忆意象 流亡
  • 简介:东正教神学思想与俄罗斯当下社会问题是布尔加科夫理论关注两个焦点,这直接促成了他独特宗教哲学思想形成。对索非亚学说诠释是布尔加科夫宗教观具体体现,为其文艺批评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对文艺界定和具体文学作品解读中,布尔加科夫确立了“宗教一美学文艺评价标准”,以此来挖掘文学作品与作家精神世界联系,并认识到个体精神与民族集体性宗教无意识特点。

  • 标签: 东正教 索非亚 文艺评价标准
  • 简介:俄国著名学者乌斯宾斯基是原苏联塔尔图一莫斯科符号学派代表人物,而柄谷行人是日本现代三大文艺批评家之一。在这两位大师思想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结构主义影子,但是他们又不仅仅局限于结构主义。柄谷行人通过分析日本现代文学起源,发现了隐藏在日本现代文学当中“颠倒”成分。而乌斯宾斯基是通过分析西欧中世纪造型艺术视点结构,发现了隐藏在西欧文艺复兴以后艺术作品当中“颠倒”现象。

  • 标签: 乌斯宾斯基 视点 柄谷行人 颠倒
  • 简介:从作为方法论范式视角来审视俄罗斯百年符号学史,可凸显“历史事实”中所蕴含“历史意义”,从而为准确把握其学理内涵及其发展、演化些许规律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就作为科学体系世界符号学发展史而言,俄罗斯符号学对其所做出贡献是多方面的,文艺学研究中形式主义范式、历史学研究中文化认知主义范式以及语言学研究中结构-系统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范式等,或为俄罗斯所首创,或为俄罗斯所创新,它们所体现认知事物符号学新方法,不仅有效拓展和深化了学界原有的思维定势,更为提升学术研究理论和实践价值提供了范型。本文结合俄罗斯符号学百年发展阶段,着重从研究范式嬗变视角对其学说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梳理和缕析,以在理论上为后续研究提供批评依据。

  • 标签: 俄罗斯符号学 百年回溯 研究范式 历史意义
  • 简介:托马斯·西比奥克是当代符号学发展史上关键人物,其符号学思想核心就是建模系统理论,围绕作为“意义形式”模型及其构建方式而展开。西比奥克建模系统理论主要是受到塔尔图学派洛特曼和伊万诺夫影响,但它与塔尔图学派模拟系统概念从一开始就有着本质不同。要想透彻理解这个看似带有形式主义色彩关键符号学理论,就必须要认识到西比奥克建模系统观实际上经历了两个不同时期,尤其需要注意该理论前期阶段与塔尔图学派渊源,因为这奠定了整个建模系统理论后期发展基本路径。

  • 标签: 西比奥克 洛特曼 塔尔图学派 建模系统理论 模型
  • 简介:《他&她/她&他》是当代俄罗斯大众文学作家奥列格·罗伊和戴安娜·玛什科娃合写一部情爱小说。虽然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也曾有过舍写小说先例,如苏联时期伊里夫和彼得罗夫,二人曾共同创作了著名讽刺小说《十二把椅子》。不过,《他&她/她&他》却仍堪称一个创举.因为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两面书”,同一个故事由男女作家从各自角度分别构建,这种别开生面的性别书写.将一个普通婚变故事演绎成一出深刻社会性别心理剧。

  • 标签: 俄罗斯 大众文学 《他&她/她&他》 性别书写 性别心理
  • 简介:“索尔仁尼琴文学奖”从肇始到落地一直是一个艰难复杂过程,其中充满了索尔仁尼琴苦难意识和诸多诉求,其授奖章程、评奖机制以及授奖对象都成为索尔仁尼琴苦难意识和精神关怀、历史记忆和文学价值、民族认知与道德意识表达者,成为认识索尔仁尼琴道德意识一面镜子。在文学商业化、市场化今天,“索奖”及其评奖委员会珍视俄国传统文学价值,注重文学评奖独立性,这值得加以关注。

  • 标签: 索尔仁尼琴文学奖 道德意识 文学价值 历史记忆 民族认知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俄苏文学研究逐步形成了若干重要学术群体,除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几所高校外,上海地区部分高校也有较强研究力量,其中华东师范大学俄苏文学研究群体颇为学界关注。这支队伍不仅有俄苏文学研究和译介传统,而且拥有一批优秀俄苏文学学者,并有一些独特研究领域。

  • 标签: 华东师范大学 文学研究 学术队伍 中文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