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戏曲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今天,她扮演着用独特的艺术形式阐释时代,接续古今的角色。顾炎武是中华文明绵延至明清之际的精神符号,也是中国儒家文人的缩影。以昆曲形式呈现顾炎武这个沉甸甸的灵魂,呈现人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无疑是一次大胆尝试。而上海淮剧团创作演出的淮剧现代戏《浦东人家》,立足于'讲好上海故事,传播上海声音',尊重戏曲创作规律,选取普通的上海人家,以浦东开发后的不断变化为原点,推动小家庭与大社会的发展变迁。

  • 标签: 顾炎武
  • 简介:<正>长期以来,中国人物画固守传统题材和古人形象,到了明清两代,则更加远离现实。这个现象令人费解。有些人便因此认为中国画家没有描绘现实人物的能力。事实并非如此。大家知道,清末大画家任伯年笔下的肖像画,寥寥数笔,神完意足,是活生生的现实人物。有些人则认为中国的人物画家历来以粉本相传,不敢自创新稿,所以只见古人,不见今人。其实,粉本只能束缚一般画工和低能画家,并不能在富有创造性的画家身上

  • 标签: 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 中国画家 任伯年 固守传统 肖像画
  • 简介:<正>在中国的音乐文化传统中,"雅"与"俗"的客观存在和主观争论,是贯穿于古今的、富有特点的一个文化现象。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音乐文化中的雅、俗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异。因此,讨论和研究中国古今音乐雅俗的文化内涵及其变异,无疑是摆在音乐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从古到今,音乐雅、俗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音乐种类;音乐风格;审美取向;价值判断。相对而言,前两

  • 标签: 高雅音乐 审美取向 音乐文化 变异 社会文化 转型时期
  • 简介:自古以来,中国的诗、书、画、印是不分家的。在这四种艺术形式中,尤以诗和画的结合最为紧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或据诗意作画,或据画意作诗,都是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层出不鲜。到了现当代更是佳作频出。但不要以为诗配画大都是花前月下、小桥流水,或是文人墨客间的闲情逸致。诗配画,照样可以诠释宏大的主题。譬如主题性画展或摄影展等。因此,诗配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互相辅佐,又互相游离;从而相得益彰,又各显千秋,有着一定的重大意义。

  • 标签: 诗歌 中国画 摄影作品 视觉艺术
  • 简介:丁:您好,请您谈谈您是如何想出画这种题材的画?樊:最近的《状态系列》是画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只是将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借助水墨这一表现形式表达出来而已,而《水墨人体》系列是想以人体做绘画载体,试图打破自己以前固有的绘画习惯和思维模式,在原有的技术层面上做一些整合,以使自己的绘画表达能更纯粹些。

  • 标签: 《状态系列》 生活状态 思维模式 技术层面 绘画 水墨
  • 简介: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就存在长达百多年的"中西古今"之争.但如何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问题.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各有所长,而且事实证明目前中西哲学已在对话中相互吸收、相互容纳着.中国哲学因吸收了西方哲学而正从"传统"走向"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学者也都先后把目光转向中国,希望从独特的中国哲学中得到某些启示.而"新的轴心时代"必定是回顾其文化源头、传承文化命脉、会通古今之精华的新时代.在21世纪,中国哲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上,融会"中西古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新哲学体系,取得辉煌的成就.

  • 标签: “中西古今” 中国 西方文化 哲学思想 传承文化 文化交流
  • 简介:《三原色》引起我的兴趣,是在无意之中。那是一天在频繁调台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十分漂亮的画面:一望无际的大苇田,远处一片红红的地毯般的碱草,一座掩没在苇丛中的极普通的旧房子——这是我十分熟悉,并在那里生活了整整十年的地方。镜头钻进那座房子,一个满头白发、风烛残年的老妇人孤孤零零地盘坐在炕上,打着毛活,一只可爱的小猫与老人扯线玩。画面摇着,换着,人物始终没一句台词,静谧中一股孤独、冷落之情,令人备感

  • 标签: 三原色 文学文本 电视剧 电视文学 语汇 画面
  • 简介:文学和军事向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我们世界文学的经典里面,伟大的经典多数都与军事关系密切。人的本性当中和灵魂深处,所包含的最善良的、最丑陋的、最勇敢的和最懦弱的东西,都会在战争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暴露无遗。人的身上最高贵的品质和最卑劣的特性,也都会在战争这个特殊环境之中得到展示。军事文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人的灵魂的揭示和刻画上,落实到对人的性格的塑造上,要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

  • 标签: 莫言 文学创作 培训班 军事文学 对话纪实
  • 简介:2017年12月,上海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发布《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文创50条")。"文创50条"设计的初衷,就是要在未来的18年间,把上海建设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文创50条"指出,要将上海打造为亚洲演艺之都……重点扶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艺术精品。实施上海首演计划,用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选等平台,鼓励国内外知名院团和艺术家将原创作品的全球首演。

  • 标签: 文化创意产业 上海国际电影节 香港艺术节 影视创作
  • 简介:的小说中充满了超现实图景、人类非理性行为的“鬼魅叙事”,这来自于对传统与西方“鬼魅情节”的传承,也具有自身独立的叙事特征及价值意义。

  • 标签: “鬼魅叙事” 传承 价值意义
  • 简介:自先贤孔子的"仁者乐水,智者乐山"思想开始,中国人在心底已经形成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修为意识,也形成了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观念,山水画作为描绘自然景观的中国画种类,从魏晋时成为独立的画科,到五代、宋,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从明清山水之变到近现代山水画的多元与变革,

  • 标签: 山水画 中西 油画 李伟 自然景观 和谐共处
  • 简介:记者:莫老师,您好!我们看了好多您的作品,您作品中写的我爷爷我奶奶父亲母亲七叔等等,感觉好像都是您身边的故事,其实他们和您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吧?莫:这实际上就是叙述的视角或者说是讲话的语调,比如说“哎,我给你讲讲我爷爷的故事我奶奶的故事”,就是这种语气,这个爷爷奶奶跟我生活中真实的爷爷奶奶没有关系,基本是虚构的。记者:那么您为什么要虚构那些人物、那些故事呢?莫:当时写《红高粱》正是中国文学最

  • 标签: 莫言 作家 作品 写作 小说家 记者
  • 简介:对于莫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陈晓明肯定了其小说创作的中国文化本源,剖析了莫小说的本土化气质和西化风格,认为莫的创作具有很强的介入性和超越性,体现深刻而独特的世界观,以及不懈的创新精神和旺盛的创作力,强调莫获奖提升了中国文学的信心,中国当代文学已进入到成熟的阶段。

  • 标签: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观 创新精神 中国当代文学
  • 简介:朱向前: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莫的新作《生死疲劳》。莫是我的同学,是你们的大师兄,尽管他脱下了军装,所写也并非军旅题材,但我们还是乐意关注他的新作。而且他又刚刚获得一项洲际大奖,所以也借讨论这部作品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和祝贺。

  • 标签: 莫言 疲劳 生死 对话 军旅题材
  • 简介: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带给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灵感,电影、管弦乐组曲、诗歌、话剧等均是在绘画作品内容基础上的创作,形成了对原有作品新的艺术解读。

  • 标签: 富春山居图 解读 创作手法 语境
  • 简介:在当代中国画坛,闽籍中国画名家荟萃,占据较高的地位."鸾翔绘集"画展的举办,构筑了艺术的交流平台,让我们在家门口观赏当代闽籍中国画名家高水平作品的同时,感悟他们创作的特征,领略他们的作品特点.

  • 标签: 闽籍画家 中国画 创作特征 作品特点
  • 简介: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之辨,的确道出了艺术创作中的转瞬若失的妙味!不过,郑板桥还是补充一句"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意"有"有意"、"无意"之分,中国绘画受老庄道家思想影响颇深,"无意"为首,这也很类似康德的"无所为而为"的观赏。"有意"次之,因为多少有名理、概念之累。故而在"意在笔先"这个定则下,

  • 标签: 意在笔先 朱光潜 画理 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 简介:小说以西方世界熟知的文学经典大家的艺术手法作为构造中国现实的建筑经纬,而丰富复杂的中国历史与现实、民间艺术、传统文学手法等则成为这一宏大建筑的一块块砖石,构建出一个中西结合的独特世界。作家在迎合阅读期待与制造期待受挫这对矛盾中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满足了欣赏者求新求异的猎奇心理,不断刺激读者已有的阅读先验,又以读者较为熟悉的形式拨通了理想的解码器,迎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在刺激与迎合之间保证了其作品强大的召唤力。

  • 标签: 莫言小说 期待视野 期待受挫 外来影响 民族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