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伴随着新的生活方式,中国民间剪纸不仅面貌发生了转变,而且传承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民间剪纸是通过母女之间、婆媳之间、村内剪花巧手和劳动妇女之间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一辈又一辈地传承着。而新剪纸的传承方式打破了这一局限,它产生了教材和"作品集",以出版的方式扩大传播,参与创作人员更加广泛,作者有作品意识与署名权,在传承方式上发生了质的改变,使得新剪纸作品提升到与主流文化艺术相提并论的地位。

  • 标签: 民间剪纸 新剪纸 传承方式 创作群体 文化地位
  • 简介:对于画家来说,画画是表达自己的方式,画展是表达自己方式的延续。对于观众来说,时下有着太多画展,重要的是作品是否让人记忆和回味。什么是值得记忆和回味的作品呢?当然是好的作品。什么是好的作品?说实话哪怕专业人士也讨论不清楚。那么,什么才是不好的作品呢?倒可以聊聊。“行、俗、野”应该算是不好的作品,“行、俗”是审美品味问题,不可治;“野”有审美问题,也有技术问题。画画这种事,宁愿技术有问题,千万不要审美有问题,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 标签: 山水画作品 审美品味 专业人士 审美问题 “野” 画画
  • 简介:中国山水画学到了明董其昌时代,出现了以禅喻画的“南北宗”之说。董其昌以唐之禅分两宗比拟当时的青绿、水墨两派画系,可谓开中国画学流派分析之先河。北宗重渐悟,南宗重顿悟。北宗画家(以李思训为始)画法谨细,风格粗硬;南宗画家(以王维为始)画法清逸,风格淳秀。北刚南柔,是董其昌对山水画分宗立派的标准。董其昌这一理论的另一创见,是旨在发扬南宗画(文人画)天然淡雅、逸笔草草的风格。故南宗笔墨成为了中国画学之核心,使它的表现最大限度地挣脱了写物的束缚,树立了绘画作品中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因此,董其昌的南北宗说,即使到了今天,于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乃至当代艺术的发展仍具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禅宗 董其昌 南北宗 文人画 笔墨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的政治主张和民主自由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奔赴延安。这些知识分子来到延安后相继参与到了边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为边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陕甘宁边区的农民的文化层次与认知水平与自身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的情况下,延安知识分子如何引导民众们参与到边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又是如何建构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社会与农民形象的?本文以延安时期木刻版画为切入点,从启蒙、代言、想象三个层面探索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构建农村的几种叙述方式

  • 标签: 延安时期 知识分子 叙述方式 木刻版画
  • 简介:女性先锋艺术家南希·斯佩罗1926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1949年在获得了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学士学位后赴巴黎美术学院深造。斯佩罗是一位反传统的斗士,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女性运动的发展,以及艺术主题、材料、视角的扩展,艺术家能够始终坚持个性,并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宣示女性价值。她通过对不同时代的女性图像有如百科图书式的收集和世代相传的女人故事来表达画面,艺术家从中发掘出超过300个恰当有效的形象,这些丰富的积淀慢慢形成了庞大的图像库,她的艺术所带来的全新视觉感受在图像时代中进发出了辉煌的光彩。

  • 标签: 斯佩 图像时代 女性主义艺术 芝加哥艺术学院 克利夫兰 巴黎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