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综合开发“两河”流域的意义综合开发雅鲁藏布江中游、年楚河、拉萨河流域地区,即所谓的“两河”流域,是西藏自治区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从事政治、经济工作的同志,在充分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所取得的共同认识。“两河”流域的农业综合开发,对西藏经济和

  • 标签: 农业综合开发 西藏社会 年楚河流域 农业开发 两河 相结合
  • 简介: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全省军民的十年团结奋斗,具有挡潮蓄水引水通航功能、科学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科技含量高的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胜利建成。1980年5月1日,被

  • 标签: 九龙江北 工程福建 引工程
  • 简介:西藏,这个被称为世界屋脊,面积占祖国领土八分之的地方,直是个被世界瞩目的区域。1990年,西藏两河中部流域地区综合开发,被国家列为“八五”和“九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开发建设实施以来更加引起了区内外、国内外人们的关注。全面介绍两河开发建设情况,对人们进步了解开发、认识开发,重视和支持这项造福西藏人民的伟大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开发建设 中部 世界 西藏 流域开发 地区
  • 简介:太仓港,“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古称刘家港,因元时漕粮海运而隆盛,又因郑和七下西洋始发于此而名扬天下。时历六百载,古港叉起雄风,仍然是在这片江海交汇的土地上,太仓人民秉承着郑和的探索精神、开拓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续写了“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的华彩乐章。

  • 标签: 太仓港 七下西洋 探索精神 开拓精神 务实精神 创新精神
  • 简介:张宪文。1975年生于甘肃通渭。甘肃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宁夏大学美术系,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jb主画院郭石夫写意花鸟高研班、中国美协第三届创作高研班。其作品入选“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序列展_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

  • 标签: 花鸟画艺术 作品欣赏 张宪文 花语 梦幻 中央美术学院
  • 简介:人生世,殊难预料,有人平凡生,有人大起大落.黑白颠倒。亢虎,早年充满爱国激情,在清廷顽固派眼中.简直就是革命党人,个令人畏惧的“洪水猛兽”。后来,他又极力倡导社会主义,这在当时是何等的激进!然而。还是他.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却不顾民族大义.出任汪伪政府考试院院长之职.成了汉奸.

  • 标签: 中华民族 大起大落 爱国激情 革命党人 社会主义 汪伪政府
  • 简介:本色语文,近年风靡大江南北,在语文界刮起阵“黄旋风”。本色语文已成为语文界不可忽视的力量,黄厚已成为种现象。学习黄厚,研究黄厚,则显得非常有意义。黄厚现象背后究竟掩藏着什么密码?本文谨从以下几方面对黄厚现象作破译。

  • 标签: 高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俗称“涵头”.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唐武德五年(622),复置莆田县.涵直隶属莆田县。贞观元年(627).境内围海造田,筑涵(即水闸)排涝,故称其地为“涵头”。宋代.“刘氏初开水心河”,始有“涵”之称。1984年,

  • 标签: 古镇 秦汉时期 莆田县 直隶 刘氏
  • 简介:1985年5月,随着中央军委声令下,福州军区和南京军区合并为南京军区,拥辉作为福州军区最后任司令员,功成身退。被誉为“铁流勇将”的拥辉早年投身革命,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而成长为名高级军事将领;和平年代致力于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潜心研究现代军事理论;中央决策裁军100万,他积极响应,保证了福州军区和南京军区合并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勇江拥辉 铁流勇
  • 简介:沿着滚滚长江东下,我们曾先后登临过岳阳楼、黄鹤楼、太白楼,也去过南昌的滕王阁,“中国四大名楼”已尽收眼底。可是心中总还觉得有“遗珠之憾”,那六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和大学士宋濂为之写记的阅楼,何时能够倚天而立,为龙盘虎踞的石头城再添道旖旎的风景呢?

  • 标签: 大学士 江东 明太祖 黄鹤楼 石头城 朱元璋
  • 简介:浙江余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尤其有明代,姚人物甲天下,孙、王、谢三大家族,并立邑中,名扬全国,其中孙氏尤盛。邵廷采《姚孙氏世传》称:“孙氏自燧及嘉绩六世,世以文章忠孝嗣其家绪,蔑有废坠。海内高仰之为当代宗臣。”

  • 标签: 明代 孙氏家族 族谱 姚江
  • 简介:<正>先父炳灵(1885—1972),字庆林,湖北沔阳县②下查埠人。先父十岁时祖父便病逝。先父兄弟四人,他为长子,最小的叔叔当时还在襁褓中。由于早年丧父,维持家中日常所需都极为困难,仅靠曾祖母与祖母纺织﹑耕种为生。依靠亲友的照顾,先父才在免交学费的条件下断断续续读了几年书,在祖父病

  • 标签: 炳灵 沔阳县 革命党人 讨袁军 中华革命党 施方白
  • 简介:据有关谱牒资料记载,张化孙是张氏入闽始祖张端的五世孙。张端是唐韶州别驾张君政的第二十二代孙,张九龄的第十八代孙,原居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镇,于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年)入闽居宁化县石壁都葛藤凹(今南田村)。张化孙(1175~1267年),讳衍,字传万,宋岁贡生,赐进士,以诰赠中宪大夫终老,原住宁化县石壁村,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迁居上杭北乡深坑尾西洋村(今自砂镇茜洋村),建宅于宫店前上吉街。元配陈氏(1174~1262年),谥慈大娘;德配阙氏(1184~1271年)谥惠二娘,俱赠恭人。生18子,有108孙。其墓在上杭县白砂镇茜洋村李屋背头大坪岗上,墓地呈“金盘载珠”,又称“倒插金钗”自然造型,碑石上书。

  • 标签: 张化孙 中国 福建 生平 《百忍歌》 谱系考证
  • 简介:丁文于1912—1926年的14年间,任过上海南洋中学教员、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地质调查所所长、北票煤矿公司总经理、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1930—1934年,他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教授,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教书育人1912年,丁文在上海南洋中学教书,用生物演化的观点撰写中国第部动物学教科书,并调查了扬子芜湖以下的地质地貌,考察长江由中江、北江、南江人.海走向;1921年丁文在北大“地质研究会”著文,对于海岸线的进退速率予以评估,为古史工作者从事吴越文化研究提供了古地理古气候研究的资料。1930—1934年5月,丁文任北大地质系研究教授。此间,他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

  • 标签: 丁文江 地质调查所 地层古生物 古生物学者 中央研究院 区域地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