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奥西林库斯希腊》残篇是20世纪古典文献整理工作中的重大发现。这部作品对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的古希腊政治军事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提供了许多有别于色诺芬《希腊》的珍贵信息。20世纪中期以来,关于两部作品地位高下的争论十分热烈。根据现存文本显示的证据来看,《奥西林库斯希腊》在历史观、客观性和文字表述水平方面存在着明显缺陷,其总体史学价值明显低于色诺芬《希腊》,而这部作品对修昔底德传统的模仿与借鉴也往往流于形式。

  • 标签: 《奥克西林库斯希腊史》 色诺芬修昔底德 古典史学
  • 简介:2003年5月底,美国著名法国革命专家蒂莫西·塔特(TimothyTackett)教授应邀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讲学活动。塔特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在法国革命政治文化方面造诣精深,写有《十八世纪法国的宗教、

  • 标签: 法国 革命史 塔克特 北京大学 学术讲演 “多疑症”
  • 简介:通》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史学理论名著,它在诸多方面为我国的史学批评开辟了道路。在《通·补注》篇中,刘知几总结了唐朝以前史注的主要成就,划分了注的种类。他褒扬训解式注而贬低补阙式注,鄙弃自注。这些观点引发了后代史学家许多争议,开创了注研究的议题,客观上推动了注批评的发展。

  • 标签: 刘知几 史通补注 裴松之 三国志注
  • 简介: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家崔述对先秦历史疑古辨伪,求实考信,不但澄清许多古书记载的谬误和古史传说的疑团,而且表现出深刻的考理念与考见识。其“不以传注杂于经,不以诸子百家杂于经传”的考理念,表现为以经证则去古未远的考原则;强调“不应后人所知。乃反详于古人”的考理念。表现为对古史传说循流溯源祛疑解惑的考方法;反对“凡说上古者,皆以后世例之”的考理念,表现为朴素历史主义的考史学风。他的这一系列考理念和考见识,对中国古代历史考证学理论与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崔述 史考 史识
  • 简介: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搏”(蒙语: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是蒙古族先进文化的结晶.

  • 标签: 博克 体育娱乐活动 蒙古族 先进文化 结晶
  • 简介:《安宁》和《伊米德》是姊妹著作。本文对这两部著作的版本、结构、内容进行了比勘。认为此两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结构方面基本相同,内容方面可以相互补充和纠正,在历史和文献学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标签: 比勘 米德 安宁 文献学研究 相互补充 学术价值
  • 简介:在周代的规谏劝诫制度中,包括所谓"献书"一类引人注目的特殊形式.它一方面对周王统治能起到政治上的规谏补益之效,另一方面则开启了鉴思想的端绪.以史为鉴思想实肇始于周公,复经记事史官的载笔实践,终促使其后来发展完善起来.

  • 标签: 史官 献书 以史为鉴
  • 简介:<正>塔西陀的生平事迹,我们所知不详。他大概出身于山南高卢或那波尔高卢的一个骑士家庭。自小受过良好教育。从他自己的作品中得悉,他曾师承当时罗马的大演说家阿佩尔和塞孔杜斯学过修辞学和散文写作。

  • 标签: 塔西陀 编年史 阿古利可拉 日耳曼人 罗马人 执政官
  • 简介:关于敦煌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上驼铃阵阵。他经过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驼队缓缓行进在落日下的大漠,清澈的月牙泉静卧在连绵起伏的鸣沙山中,沙山碧水相依……关于'敦煌'一词,东汉应劭的解释是:'敦,大

  • 标签: 伤心史 史振兴 振兴史
  • 简介:中外既有的书籍史研究为数甚夥,就西方书籍史研究而言,目前正在由书籍史研究转向更为强调读者角色的阅读史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对晚清书籍/阅读史研究情况作了梳理。参考中西方书籍/阅读的研究成果,在所掌握的史料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关于开拓晚清书籍/阅读史研究的一些设想,希望能对读者有些许提示作用。

  • 标签: 书籍史 阅读史 阅读 文本 读者 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研究
  • 简介:在年初省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我得到了一本省党史研究室编著的,随即展开,悉心阅读.全书记述了姚同志青少年时代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奔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毕业后即来到安徽淮北地区,参与和领导了这里的革命斗争和地方工作,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领导安徽经济建设的全部历程.书中特别着重写出姚同志在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全面进攻我淮北解放区,在我军政领导机关撤退的情况下,他留在原地,担当起中共洪泽湖工委书记的重任,领导坚持洪泽湖艰苦卓绝的斗争事迹,十分感人,可歌可泣.姚同志是淮北党的功臣,人民心中的一面光辉的旗帜.他不幸逝世已经30余年了,人民还都在景仰他,怀念他!

  • 标签: 抗日救亡 日军 怀念 延安 记述 时代
  • 简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中,南瓜属于再普通不过的瓜类蔬菜之一了,以至于很少有人会在意它的来龙去脉问题。李昕升著的《中国南瓜》(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恰恰是突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甚至看似没必要深问一个所以然的惯性知识界限,将南瓜这一广为熟悉的农作物品种给充分地对象化、问题化,从而以长时段的视野呈现了南瓜在中国从无到有的历史演变过程。

  • 标签: 南瓜 科学技术出版社 历史演变过程 农作物品种 日常生活 中国
  • 简介:刘迈先生长期从事史志工作:于工作之中深感中华典籍浩如烟海,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遂闲暇之余,以七言歌行体,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抒情达意,表现力强,且声韵皆合,读来琅琅上口,经久难忘。“读能益智,鉴古可察今。”对于这些历史基本知识,每一位中华儿女均应有所了解。至于史志工作者则应视为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不仅要系统掌握,而且应了如指掌,如此则自会得益于编审及研究之中。本刊将分三期刊载刘先生之《中华歌》,以飨读者。

  • 标签: 刘迈 《中华史歌》 史志工作 编撰工作
  • 简介:<正>俄国东西伯利亚的哈萨克游牧民、蒙古布里亚特游牧民、哈莫尼干游牧民,以及其他号称南方教徒的部落民,都是忠顺的臣民,他们的远古历史无文字记载。古人传说,卫拉特人和布里亚特人都是蒙古成吉思汗的臣民,他们的祖先是个名叫阿速罕的女巫。有一天,女巫在贝加尔湖边行走,发现一条青(牛亡)牛,嘴里直冒白沫。她心想,(牛亡)牛见了人不会有这种怪相,这肯定是天老爷暗示我和它有缘份,女巫尚未出嫁,顿起淫念,

  • 标签: 布里亚特蒙古人 贝加尔湖 布里亚特人 东西伯利亚 游牧民 部落民
  • 简介:你刊1997年1月号于“信息录珍”栏目刊载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书出版的消息后,此书即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对孩子剧团在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给予肯定和好评。认为该书的内容丰富而翔实,符合孩子剧团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本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 标签: 郭沫若 周恩来 张国焘 阳翰笙 剧团 国民党
  • 简介:与《诗经》同时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显示出中国文学和中国古代强大的艺术叙事和记事能力的文学样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史.即以完整而有条理的、构思严密的文字——散文的形式.以文学形象化的语言,翔实而生动地记叙下来的历史文学作品,相对于“史诗”,它们或许可以被称作“文”。我们之所以将这含有特殊意义的“文”与“史诗”相提并论.是因为它们无论从产生的历史阶段、实际内容和社会影响、文学价值来看.地位和意义至少是相当的。它们实际上就是中国汉民族的“史诗”.不过因为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它们未以诗的形式来表达和流传.

  • 标签: 中国文学 随笔 《诗经》 文学样式 艺术叙事 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