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情感教育指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一定的变化,使学生的精神领域得到升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初中阶段教师要将情感和文明教育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感动中进人情感教学的情境,令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

  • 标签: 情感教育 文明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入境 教学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
  • 简介:2009年12月18日,《人物》杂志创刊30周年庆典暨研讨会。会场朴素,却掩不住星光熠熠;并不喧闹,却满溢着编、作、读及研究者之间深厚的情谊。因着对这本杂志共同的热爱,这更像是一场朋友之间的聚会。传媒研究领域的专家陆小华、尹韵公(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来了,诚挚地来为这本而立之年的杂志把脉,这样当它站在新的起点上时,不至迷失方向。杂志的老朋友、老作者们来了,他们有的在会上发了言,没来得及发言

  • 标签: 杂志 学院院长 会场 编辑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贺词
  • 简介:2011年7月18日,一个以“书”为缘的感人故事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了。当日下午,我正在办公室专心致志地处理公文。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在我“请进”的声音还未落下的时候,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口中不住地说道:“主任,你好!主任,你好!我今天到甘孜运气好……”看着他,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还在嗔怪他莽莽撞撞。

  • 标签: 修志 办公室 主任 专心
  • 简介:新中国建立初期,许多沿海发达地区的知识分子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边疆、基层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冯志远老师就是其中之一。1953年夏,他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市市南中学当教师,1956年又调到上海第一速成师范学校任教。在市南中学时,他认识了马毓老师,1957年他与马毓喜结连理,同时分到一套40多平方米的住房,生活过得甜甜蜜蜜。1958年11月,当他得知新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处于百业待兴、人才奇缺的建设时期,并且向上海市请求派中小学教师支援的时候,

  • 标签: 新中国 老师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小学教师 沿海发达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
  • 简介:2016年的仲夏——时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十三五"首年,适逢"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国"五四青年节"前夕,我刊第二期开印之际,我们有了新感动,也有了新感受。劳动者过劳动者自己的节日时会怎样地开心?——这怕是当今中国80后、直达90后青年公民的大多数人,至少在感性上即使非茫然亦或不以为然,为什么?——他们没亲历过崎岖历程;他们缺少峥嵘岁月的记忆!

  • 标签: 行中 当代汉语 寻梦 称谓词 “知识分子” 字系
  • 简介:清代浙西派词的中期领袖厉鹗集诗人、词人、学者于一身,锐意于词,继承朱彝尊的衣钵,推姜张、尊南宋、尚清空。他论词标举清华、剐裁浮艳,主张“骚雅”、“意趣高远”,以清空微婉之旨、窈眇绵渺之音,追求清、婉、淡、幽的澄澈意境,追求空灵自由的人格精神。本文试从他的幼年环境、成长经历和交游圈子等方面,就其论词审美取向背后的成因作一些思考与探索。

  • 标签: 词风 审美 取向 成因
  • 简介: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对"感动中国"这一精神品牌栏目进行研究。"感动中国"自2002年播出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学术界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但是,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对精神品牌栏目进行研究的还很有限。因此,本文从全新的视角,以相应的传播心理学效应以及榜样与受众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并给出启示。

  • 标签: 感动中国 传播心理学效应 榜样
  • 简介:收入分配差距、意识形态约束力弱化、官员形象"极端化"、无法正确对待权力观及人情网等等因素,诱致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以身试法,最后滑向腐败的罪恶境地。规避官员贪污腐化行为的发生,必须从制度各层面进行设防。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科学应对上述诸种因素,从而保证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

  • 标签: 腐败 心理动因 反腐倡廉 制度建设
  • 简介: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清真寺对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从清真寺的沿革、兴建清真寺的动因及模式以及修建清真寺的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清真寺的研究添砖加瓦,推动清真寺研究走上新的台阶。

  • 标签: 清真寺 兴建 动因 模式
  • 简介:响应号召来到边疆山村采访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当今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在约10年的过程中,近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与当地的人民一起,书写了波澜壮阔、深沉凄美的历史画卷。我们知道,作为知青,您也有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您一定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 标签: 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 历史事件 历史画卷 人生经历
  • 简介:在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员加入到了城市“流动人口”的行列中。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自然、资源、经济、制度、社会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不仅意味着人口的城乡流动和空间转移,也意味着城市民族交往的扩展和深化,对现代城市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 标签: 少数民族人口 阶层分化 人口流动 驱动因素 社会效应
  • 简介:是研究黄宗羲以及明清之际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并作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观点是许多学者认为的写作是黄宗羲向清朝统治表示屈服和谅解的一个事件.但作者在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的过程中发现,因为时代思潮和史学范式的原因,近人对该文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误读,一些重要问题尚未发掘.本文通过对成书时间的考察以及黄宗羲晚年的活动,得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结论,同时本文认为中提出的政治主张与见解与晚明时代皇权败坏有密切关系,这些主张必须放到晚明皇权与政治的现实背景中才能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从而对我们认识明清之际学者的政治思想的实际内容及其倾向提供更有效的分析和说明.

  • 标签: 明朝 政治危机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政治思想
  • 简介:概述远古图腾文字起源期,书画同源现象,图腾文字符号与原始书法雏型的关系,从自然美到朴素的形式关、形象美产生的背景及动因。史前艺术宝库的基础。

  • 标签: 史前艺术 图腾符号 原始书法雏型
  • 简介:<正>九世班禅额尔德尼自1923年逃离西藏后,在祖国内地居住了14年之久。班禅大师最大的心愿是返回札什伦布寺。1935年6月,国民政府发布密令,决定班禅返藏,并特派专使和卫队护送。但由于英国政府的阻挠和无理干涉,班禅大师返藏受阻,忧郁而终。英国为什么要反对班禅返回西藏呢?反对班禅返藏潜藏着什么样的动机呢?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 标签: 班禅喇嘛 西藏政策 九世班禅 英国外交部 南京国民政府 英国政府
  • 简介:本文以漳州府城为例,分析了宋代以降理学文化空间不断扩张的主要动因。地方政治权力为理学文化空间的形成提供了基本动力,而且为其不受佛教势力侵占提供了庇护。对理学领袖朱熹进行文化建构是提升理学文化空间权威性从而保障其进一步扩张的主要策略。宋以来蓬勃发展的庶民宗族组织构成了理学文化空间扩张的社会基础。

  • 标签: 宋明理学 文化空间 漳州府城
  • 简介:近日,一篇题为《孩子,你为什么不感动》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作者感叹:老师给孩子们讲一些爱国人士、杰出人才、品德高尚的人的故事时,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学生却丝毫不买账。这种现象在我国德育课堂上屡见不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忽视了德育规律和学生思想的实际状况。对于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每位

  • 标签: 德育课 立德树人 品德高尚 教学方法 教育方法 当代学生
  • 简介:近代上海城市交通网络的扩张、工业技术和资本的渗透以及中心市场的整合作用,不仅强化了周边市镇对上海城市的向心力,也将沪郊南汇乡村发展融入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凸现出20世纪初中心城市现代化发展直接带动周边市镇成长的新趋势.

  • 标签: 南汇 市镇 成长 动因
  • 简介:田家炳先生是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他自幼聪敏好学,成绩优异,不幸十六岁遭遇丧父之痛,初中便被迫辍学,开始挑起家庭重担。为继承父业,他远赴越南、印尼,历尽艰辛,创办多家橡胶公司,事业做得风生水起。1958年转至香港发展,创办田氏化工企业,因业绩辉煌,被誉为香港的“化工王国”,他本人也赢得了“皮革大王”的美名。一生乐善好施的他,在名扬四海、富甲一方之后,对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热忱。1982年,他将自己拥有的大部分资金超过十亿港元设立了“田家炳基金会”,专门用于捐办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大陆的教育事业。迄今已在祖国两岸四地资助了90多所大学、160多所中学、40多所小学和20余所专业学校。其中在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45所高校捐资建设了教学大楼,用于兴办田家炳教育书院或师资培训中心;捐资助办了80余所田家炳中学和30多所小学。2012年,他再次将名下剩余资产,即价值20亿元的4座工贸大厦移交田家炳基金会,将每年约7000万元的租金全部用于教育事业。

  • 标签: 田家炳 慈善家 社会公益事业 教育事业 师资培训中心 化工企业
  • 简介:本文从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差别、距离、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等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构成特点,叉从人口流出地分布、行业分布等层次论述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分布特点,最后从个人和社会多重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动因

  • 标签: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构成 特点 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