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9 个结果
  • 简介: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王建朗所长、代表近代史研究所领导班子祝贺《台湾历史研究》创刊一周年暨台湾史研究理论方法术座谈会的顺利召开!向分别来自南京、福州、厦门的崔之清教授、谢必震教授、陈小冲教授,不远千里积极参加我们的会议,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北京大学臧运祜教授,以及来自本院各所的专家学者代表,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 标签: 学术座谈会 历史研究 台湾史 创刊 欢迎词 领导班子
  • 简介:藏语史研究的理论方法探析江荻1.1藏语的发凡大概是很久远的事了。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王松赞干布一统雅鲁藏布江流域时,其祖先已有32代之期了。约始于公元前110年左右。当然,由于缺乏古代书面文献,远古的这段语言原始面貌已不可考,但是设想藏语远古存在的...

  • 标签: 理论和方法 汉藏语言 语言史 词汇扩散 声母 探析
  • 简介:食货派的史学理论方法具有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如下:"接近唯物史观,却不是唯物史观"的社会史观;从探寻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到"新经学"的研究旨趣;重视史料但不忽视理论的治史主张;倡导分工合作的治史路径等。他们的史学思想对推动社会史论战之后学风的转变起了一定作用,在四十年代中后期也一度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抗战爆发以后,食货派未能从史学发展中去理解和把握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没有对唯物史观认真总结,致使其史学思想黯然失色。

  • 标签: 陶希圣 食货派 史学理论 治史方法
  • 简介:<正>中法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法两国的学位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国有博士称号则始于公元前220年,法国有博士称号则始于公元8世纪。两国的学位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和改革过程,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现行学位称号。然而两国学位的结构和级别,都是根据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各级高等教育的职能而设置的,相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结构,相同的级别也有不同的内涵。同是一个学位称号,学术水平也有差

  • 标签: 学位条例 高等教育 法国 博士学位 学位制度 比较研究
  • 简介:<正>语法学是研究造句和用词规律的学科。训诂和校勘是解释和校正古书的学问。古书主要是古语言的记录。古语言不可能离开古语法。因此解释或校正古书时常会遇到语法上的问题。如果运用古语法知识来解释和校正古书,就会把问题看得更全面、更正确,更便于说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不过语法学在我国发展较晚,《马氏文通》以前,我国只有些研究虚词的书,如《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等,而没有系统的语法学。近代和现代虽然有些人研究古语法,但也很少有人应用古语法知识来解决训诂、校勘中的语法问题。因此不但前代人不会运用古语法知识,乃至在训诂、校勘上发生语法上的错误,就连现代人也常常犯同样的毛病。

  • 标签: 语法学 古语 训诂 主语 “之” 《吕氏春秋》
  • 简介:<正>一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是与体质人类学(PhysicalAnrhropology)相对应的人类学两大分支之一,该学科名称于1901年由美国学者霍姆斯(1846—1933)首次创用,且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又有不同的传统称谓,如;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SocialAnthropoloyy);在欧洲大陆各国称“民族学”(Ethnology)。近年来,“文化人类学”有逐渐取代“民族学”而成为通用术语的趋势。意指从历史的及进程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当强调社会制度做为文化的定型的组织或一种

  • 标签: 文化人类学研究 文化人类学理论 民族学派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理论方法 文化涵化
  • 简介:民国校勘学是现代学科意义上校勘学理论的滥觞时期,在这一理论嬗变过程中,梁启超的校勘学方法奠基了现代校勘学的理论基础。陈垣提出的“校勘四法”标志着现代校勘学的正式创立。胡适的《校勘学方法论》集理论方法、历史于一身,对校勘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使它更加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张舜徽的理论创新则使校勘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民国校勘学理论方法的嬗变促进了这一学科的快速发展,也为校勘学屹立于现代学术之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民国 校勘学 理论 方法 嬗变
  • 简介:桂学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地区的地方学,同样具有学术研究的普遍性以及跨学科研究的现代学术范式特征。无论是广西桂学研究文献和地域文化资源,还是广西沿边沿海的区位,都暗藏着深刻的跨文化、跨地域比较的元素和特征。跨文化的比较文化学理论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发现和掌握桂学的文化发展规律,彰显其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丰富性;有利于凸显桂学研究的特色。

  • 标签: 桂学 跨文化 比较文化学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简介:清代宗藩关系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都十分关注。本文包括三个部分:一、宗藩关系的发生学分析;二、清代宗藩关系的语用学分析;三、清朝与属国宗藩关系的法理学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个人见解。

  • 标签: 清代 宗藩制度 历史法学 宗法制度 儒家思想
  • 简介:2005年10月25日至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5位史学界专家、学者相聚于安徽芜湖,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及安徽省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理论方法: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学术研讨会”。在瞿林东教授的主持下,刘家和教授、王世华教授、邹兆辰教授、蒋大椿研究员、张文杰研究员、杨豫教授在大会上先后做了发言。在分组讨论中先后又有46人做了小组发言。

  • 标签: 理论与方法 学术研讨会 历史比较 史学界 研讨会综述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我是1955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被分配到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学习的。我们这一届是本科生第二届,以前招的是专科生和短期培训的在职干部。学院的教职员工,大致是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党的老干部,以党委书记刘镜西为首,包括郭迪、刘昂、徐敬之、赵吉贤、鲁直等;另一部分是以院长钱端升为代表的老教授,如雷洁琼、严景耀、吴恩裕、曾炳钧、戴克光、黄觉非等,以及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大部分老教授是不让开课的,他们的任务是学习(思想改造),只有严景耀教授给我们上过“资产阶级国家法”,吴恩裕教授给我们上过“西方政治学说史”。

  • 标签: 法学院 北京 反右 中国政法大学 全国统一 在职干部
  • 简介:<正>社会统计调查资料在地方志编纂中的运用李炜在《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指出,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方志首先是实地研究中快速获悉地方历史脉络的最为重要的资料;其次是社会变迁研究中甚为珍贵的纵贯

  • 标签: 地方志编纂 中国地方志 志书质量 地情资料 地方历史 志稿评议
  • 简介:<正>志书编纂的一些新认识段柄仁在《北京地方志》2010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提出志书编纂的新认识:1.修志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性工作。2.修志是对历史的再梳理、再认识、再借鉴。3.志书编纂的三个重要原则——明确主旨、抓住

  • 标签: 志书编纂 修志 史志 旅游资源 篇目设计 志书质量
  • 简介: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东吴大学法学院(简称东吴法学院)始建100周年。在抗日烽火中的东吴法学院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弦歌不辍,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迎接抗战胜利的到来。一东吴法学院于1915年始建于上海,它既是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法学院,也是一所成功地移植美国教会大学模式的法学院。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了外国人在华办学须由华人担任主要行政职务的条例,1929年东吴法学院在国民政府教育部注册为私立

  • 标签: 抗日烽火 东吴大学 弦歌不辍 卫理公会 国民政府教育部 南京国民政府
  • 简介:本文就沙斐仪两次编撰《法源论纲》的前后经历讲述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的精神及他编撰《法源论纲》的起因。

  • 标签: 沙斐仪 教法学 《法源论纲》
  • 简介:面对世界信息社会的走势,理论贫困是我国学术界的一大难题,它致使学术体系呆滞、研究方法呆板、思维方式僵化。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约30年的学术实汪,以马克思主义的三句话,即以世界是转化过程的集合体构造体系,以“在头脑里建筑房屋”构建方法,以“为自己求理解”重组思维,进而对学术创新问题,从特定角度进行了探索。这是在新千年对新一代的学术馈赠。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体系 方法 思维
  • 简介:著名法学家陈光中,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孜孜以求,奉献卓识才智,为祖国的刑事法治建设和法学教育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倾注了毕生的心血。1952年夏,陈光中北大毕业时,因品学兼优留校任教。随后,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以及辅仁大学的法律系、

  • 标签: 陈光中 法学家 教育家 教授 师风 教学生涯
  • 简介:一、法语现状世界上法语国家和地区的人数约为一亿七千万,占世界人口的3.2%,其中欧洲为44%,非洲为46%,美洲为7.6%,亚洲为1.8%.在欧洲大陆,讲法语的人数为七千一百万,英语为六千万,而德语则为九千万.可见法语在国际上的用场有限,而且面临德语和英语的强劲挑战.

  • 标签: 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 人才培养机制 复合型人才 法语教学 培养方式
  • 简介:民族法学是一门介于法学与民族学之间的交叉性学科。中国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时沿袭了规范主义研究范式。对内生理论的探寻寿在着先天不足。放眼未来,问题导向、规范集成与回归田野构成了制约中国民族法学发展的三重因素。因此,这三重问题理应得到中国民族法学界的理论关怀与精准回应。问题导向,所要谋划的是中国民族法学活动场域的空间架构;规范集成,所要研讨的是中国民族法学学科属性的定夺;而回归田野,则是对中国民族法学未来发展面向的方法论解构。

  • 标签: 中国民族法学 部门法学 领域法学 田野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