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施和珠襦是中国古代玉殓葬的两种重要形式。施是专用殓葬玉,东周流行;珠襦在东周既为生服,亦作殓服,至汉代仍可见。施仅用于男性高等级贵族,珠襦的使用则无性别限制。施和珠襦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是春秋战国厚葬风俗的产物,是东周特有的玉殓葬方式,体现当时人们以珠、玉为贵的崇玉思想。

  • 标签: 珠襦 鳞施 东周 玉殓葬
  • 简介:契丹小字(以下简称)1996年9月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朝克图山的耶律祺家族墓地二号墓.墓志现藏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志盖,正面的斜面刻十二生肖像,中央台面没有刻字(图一).背面刻契丹小字27行(图二).志石刻契丹小字21行(图三).二石共刻契丹小字51行.出土情况已有报导1.现对墓志作一考释.如有不妥之处,尚希诸家博雅不吝赐教.

  • 标签: 契丹小字 部署 墓志铭 考释 CHARACTERS 内蒙古自治区
  • 简介:天水胡氏古民居——南宅子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四百年来,胡氏民居一直由胡氏一族连续居住,且保存较为完好.在全国实属罕见。南宅子院落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两千余件民俗文物陈列其中。

  • 标签: 古民居 对联 民居建筑群 文物陈列 保存
  • 简介:两宋金银器中,馔器一项是大宗,此外还有一类是帝后、皇室以及重臣显宦出行时候的随行用器,即所谓"金银从物"。此大类中的各种用物又可大致别作两小类:一是茶汤熟水用器,一是盥洗清洁用器。茶汤熟水用器,可以政和六年宋徽宗诏赐蔡京出入金银从物为例,其中属于茶汤器具者有金镀银燎笼一,汤茶合子二具,各匙子全,汤瓶二只,中汤瓶二只,汤茶托子一十只,好茶汤瓶一只,熟水榼子一只,撮铫一只,汤茶盘各二十只1。

  • 标签: 唾盂 用器 金银器 子一 春游晚归图 以政
  • 简介:康通宝银钱考》补说《中国钱币》1989年第三期嵩山、闵学义《康通宝银钱考》一文称康通宝银钱“或出庆州,或出庆陵”,“钱面有一处纵向人为硬器砸痕”。据笔者了解,该钱是从内蒙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浩勒包力吉村一位牧民在辽庆陵故地王沟坟偶得。据...

  • 标签: 巴林右旗 内蒙古 金融研究 西陵 辽道宗 补说
  • 简介:宋钱为宋理宗时所铸,理宗名昀,在位四十年,改元八次,宝庆三,绍定六,端平三,嘉熙四,淳祐十二,宝祐六,开庆一,景定五,起乙酉,终甲子。《本纪》:“宝庆元年七月乙酉,诏行宋元宝钱。”《食货志》:“宝庆元年新钱,以宋元宝为文。”传世“宋元宝”铜钱,背文元、二、三,小平折二均有;铁钱:小平钱背文春、汉、定三种,穿下有年号或仰月,折三铁钱背文三、西三、泉三或利州行使。“宋通宝”有铁制小平钱,旋读,背汉三,更有铜制“宋通宝”楷书直读,背“当拾”大钱一

  • 标签: 大宋 小平钱 背文 铁钱 宝庆 仰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恰逢高僧济公圆寂八百周年,特邀请年近八十高龄,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胡建宁居士精心设计,并请书法家查振梅先生书写了章面印。完善地精铸出了一枚直径80毫米的济公铜章一套两枚,祈祷大师“乘愿再来”!

  • 标签: 济公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 精心设计 研究员
  • 简介:<正>获城(“”古读太、至今人称太获城)在苍溪县城东北20公里的获山,属云丰山支脉。雄峰突起,四周崖峭壁,天生奇险,三面环宋江,一面通铜鼓山,为南宋抗元据点之一。

  • 标签: 遗址 苍溪县 玄妙观 阆州 题款 巴州
  • 简介:<正>一九六○年,湖北省荆门县漳河车桥的战国墓中曾出土一件铜兵器.这件兵器全长22、内长8.3、宽5-6.8厘米,两穿无胡,两面铸脚蹬日月、手持青蛇、耳两青蛇,满身重的人像,内上有铭文四字(见图一)同出物中,还有一把柳叶形铜剑.关于这件兵器的名称、族属、时代及其用途,前辈学者曾作过深入的讨论.或从器形、所铸图象的含义以及与柳叶剑伴出等情况,主张此器为巴人遗物.或因荆门与楚郢甚近,楚王又

  • 标签: 兵器 甲骨文 左传 十七年 周武王 典籍
  • 简介:王莽以发行不足值货币搜括天下财富,最后自食其果。然其货币品种繁多,式样奇特。异书“泉五十”出水于襄樊汉江,其四字巧妙相连,为各谱未载。

  • 标签: 大泉五十 货币 王莽
  • 简介:明清自嘉靖以下,道光以上,十二个朝代的钱币书法,字体呆板、粗劣,毫无书法艺术的气息。至咸丰三年鼓铸大钱,书风才有变化。

  • 标签: 咸丰 大钱 嘉靖 钱币 朝代 明清
  • 简介:<正>一、汶口遗址与汶口文化汶口文化的发现,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这支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和苏皖两省邻近山东的地区,其年代大致在公元前44世纪至前24世纪之间。由于它的发现,使这个地区的史前历史,从龙山时期上推了大约两千年。汶口文化因汶口遗址而得名。遗址位于泰山脚下的汶口镇附近,跨于汶河的南北两岸。1959年夏,在济南市博物馆主持下,由该馆副馆长刘锡曾和山东省文物管

  • 标签: 大汶口文化 大坟口文化 遗址 发掘报告 汉口 大墩子
  • 简介:泉五铢较少见,偶有谱录报道。如上海朱卓鹏、马传德合编的《钱币漫话》中,卫月望先生所写《凉城发现的“泉五铢”》一文,就记录了若干年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凉城县发现的两枚“泉五铢”钱(甘肃省庆阳市也发现一枚)。文中的泉五铢,形,直径25.5mm,孔径9.5mm,大小与汉武帝的五铢和王莽的泉五十相同。

  • 标签: 大泉五十 内蒙古自治区 五铢 庆阳市 甘肃省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