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西柳10断前期压裂规模偏小,缝长不够,裂缝导流能力不够。经实验研究,采用提高排量降滤失,改用大粒径或其与中粒径组合支撑剂加大施工规模,提高加砂强度,同时加入降粘剂,强化压后返排,压后12口井均有明显改善,增产效果显著。

  • 标签: 压裂 改造 应用 产量
  • 简介:利用碳氧比测井和注硼中子寿命测井对文46断的油水层进行了定性、定量解释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建立了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确定了油水层的解释标准,并对该断进行了全面的精细解释,利用测井与地质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落实了解释成果的可靠性.

  • 标签: 测井 重新评价 文46断块 油水层 储集层模型 含油饱和度
  • 简介:为了解决海南福山凹陷油气井压裂施工成功率低、增产效果不明显,难以进行经济有效开采的技术难题,分析了复杂断储层的特点,并结合以往油气井压前压后生产动态分析,建立了储层分类标准和改造选井选层标准,形成了针对大跨度多段射孔的斜井薄互层全剖面动用压裂技术、针对多段射孔、且近水层油气井的"前置液投球分层+变排量控缝高"、针对近水层储层的"人工隔层+变排量"控缝高和"探断层压裂"等组合压裂技术,实现了适应储层与油气井特点的"一井一层一工艺"。现场应用17口井,都取得了显著的压裂效果,压裂成功率由不足80%提高到95%,施工有效率由不足75%提高到94.1%。为指导该区块压裂方案设计及现场实施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复杂断块 选井选层 全剖面动用 分层压裂 探断层压裂
  • 简介:针对楚28断主要含油层为Ed2,Ed3,以伊/蒙混合层为主,且伊利石,高岭石含量较高等特点,在油田投入开发时就采取了一系列油层保护工艺技术:对生产井选择合理的工作制度,控制生产压差,尽量延长热洗周期,推广应用热化学清防蜡解堵技术,涂料油管新技术及三芯电缆加热技术;对注水井选择与地层水及岩石配伍的水源,并推广先期防膨技术,该断实施油层保护工艺技术后,油井热洗周期平均延长了20-30d,油田稳产,增产效果显著。

  • 标签: 饶阳凹陷 采油 地层损害防止 清蜡 防蜡
  • 简介:本文用新探区10个断16个重点井层的测试成果,来评价各断油气藏特征的实例,表明恰当选择测试井层和测试工艺,准确严格地录取资料,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释和评价,可以做到应用1—2口重点测试井层的成果,基本能探明该断油气藏主要特征。

  • 标签: 断块油气藏 应用测试 成果评价 测试工艺 地层水 性质参数
  • 简介:针对海南福山油田储层温度高、孔喉细小、多薄层、油气井斜度大、射孔跨度大、塑性强等特点,分析了在该油田实施大型加砂压裂存在着大跨度多段连续射孔且无法分层的斜井容易出现早期砂堵、高温条件下长时间施工液体携砂难度大、大液量注入储层伤害大等难题。增加前置液段塞级数和砂量打磨近井多裂缝降低弯曲摩阻,采用30~50目和20~40目支撑剂组合,降低施工砂堵风险;优选耐高温低伤害压裂液体系,提高携砂流变能力和返排效率,降低储层伤害,在实现深度改造储层的同时,提高了多薄层储层纵向剖面动用程度。该技术在福山油田实施12口井,成功率和有效率均达到100%,大幅度提高了油气井单井产能,较好地解决了大跨度多段连续射孔斜井的增产改造难题,对类似油气井的增产改造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福山油田 高温 大型压裂 砂堵 斜井 压裂液
  • 简介:应用PI(注水井井口压力指数)决策技术,实施区块整体调剖决策,可提高复杂断油田高含水期最终采收率,减缓油藏产量递减,搞好控水稳油。该技术在濮53应用后,油藏各项开发指标均得到改善。PI决策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高含水期油田调剖堵水的需要,但需区块整体调剖与三次采油相结合,才能得到最佳的控水稳油效果。

  • 标签: 复杂油气藏 断块 注水井 调剖 PI决策技术
  • 简介:高浅南区是冀东油田典型的边底水驱复杂断之一,针对油藏采收率低的状况,开展化学驱技术研究。根据油藏特点,分别建立剖面和平面非均质模型,开展了水驱后7种化学驱方式数值模拟研究,选择其中较优的5种方式与聚合物驱进行边水驱条件下、模拟地层非均质性的物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段塞组合驱效果均优于单一化学驱,交联聚合物与活性高分子组成的多段塞组合驱最终提高采收率最高(大于17%)。选择两口注入井开展了现场实验,对应油井采收率提高14%,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复杂断块 边底水 段塞组合驱 现场实验
  • 简介:针对古城油田B125断属普通稠油油藏的特点,对调剖机理、调剖剂的配方、选井选层原则、施工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配套和应用.措施实施后,区块大孔道得到了有效封堵,增油效果明显,在油田稳油控水中发挥了作用.

  • 标签: 古城油田B125 断块油田 调剖技术 研究 稳油控水
  • 简介:通过系统试井了解张海5断的产能,确定了油井产能方程、采油指数、米采油指数及最大产量,确定合理工作制度;压力恢复测试确定了油藏渗流参数、了解了油藏边界情况,为该断开发方案的制定及调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标签: 测试资料 产能 储层 评价 应用
  • 简介:根据苏里格气藏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的地质、工程情况,结合辽河油田压裂工艺实践,有针对性的筛选了适合该气藏的压裂增产工艺技术,即对施工井产层段的施工规模、压裂液体系、用砂强度等进行了优化,成功地实现了提高产能的目的,为苏10区乃至苏里格气田低孔低渗气藏难动用储量的开发提供了压裂改造技术思路和技术保障。

  • 标签: 苏里格气田 低渗透气藏 压裂 压裂液体系 压裂优化设计
  • 简介:了解注水波及系数及油层的水淹状况是注水开发油田动态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高精度电子压力计测取油水井压力恢复(压降)试井曲线,可判断油水两相流动区域,确定油藏的渗流特征,监测地层流体的流动状态,确定地层参数,了解注水前缘及水淹区含油饱和度的变化,从而为注水开发研究和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不稳定试井 断块油气藏 注水 渗透 水窜 试井资料解释
  • 简介:基于胡七南断的生产测试资料、岩心分析资料、相对渗透率资料和油田地质与生产开发状况等资料,运用系统软件,分析该断的剩余油分布状况,确定该断目的层段的剩余油分布富集区及水淹区,并以此为依据对区块进行综合治理,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 标签: 生产测井资料 东濮凹陷 剩余油饱和度 含水率 胡七南断块
  • 简介:为准确定量评价注水油藏吸水效果,引入新基尼系数,改进了传统基尼系数吸水剖面分析模型;定义吸水优劣分界点,区分原有基尼系数相同而吸水分布差异大的注水情况,简化了传统面积比值算法。将新模型用于滨南649区注水井吸水剖面分析,A井新基尼系数1.58,吸水优劣分界点在层厚百分比59.77处,每米吸水百分数33.60,A1层、A2层、A3层、A9层属于吸水较劣层;B井新基尼系数1.62,吸水优劣分界点在层厚百分比54.86处,每米吸水百分数25.94,B1层、B4层、B5层、B6层属于吸水较劣层。解决了传统基尼系数在两口井相同(0.37)而吸水分布差异大情况下无法量化区别的问题。

  • 标签: 新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 吸水均匀程度 滨南649区块
  • 简介:澳大利亚海岸带边缘区域降雨量长期低于平均水平,加之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导致对海岸带水资源的压力增大,同时,也增加了海水入侵的风险。尽管大多数州有过海水入侵报道,而且有证据证明澳大利亚海岸带有一些含水层严重枯竭的事实,但是,海水入侵综合调查只是完成了昆士兰沿海体系,而澳大利亚西部和澳大利亚南部完成的程度较低。评估程度似乎与地下水资源的感知经济价值有关,最详细的研究包括昆士兰的峡谷和盆地,在该区已经开发了区域规模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用于加强预警级管理方法以保护该区域,阻止进一步的海水入侵。过去应对海水入侵的方式包括建立人工补给方式,最主要的是昆士兰含水层。推荐的未来解决方案包括量身定制海水入侵监测方案,继续研究调查方法,利用海水入侵评估和管理的教育项目和编制国家指南,改善知识共享网络。

  • 标签: 海岸带含水层地下水管理 咸水 淡水的关系 水源 澳大利亚
  • 简介:滑坡灾害缓解策略旨在唤醒全社会对滑坡灾害的意识,并将其作为日常行动,以降低滑坡灾害的风险和损失。国家滑坡灾害综合缓解策略采用广泛的科学、规划和政策手段处理各种问题,以有效降低由滑坡和其它地面破坏造成的损失。这种滑坡灾害缓解策略涵盖以下9个方面的内容:

  • 标签: 滑坡灾害 损失 框架 美国 地面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