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MR弥散张量成像观察脑老化过程中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即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白质区FA值差异性分析。方法120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按性别及年龄分为女性及男性青年组(≤44岁)和女性及男性中老年组(>45岁),所有志愿者均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检查,人为确定DTI感兴趣区(ROI为18±2mm2),机器自动测出左、右侧中央前回及左、右侧中央后回白质区FA值数据,分别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比较同一年龄组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白质区FA值差异。结果相同性别同一年龄组左侧中央前回与左侧中央后回及右侧中央前回与右侧中央后回白质区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前回白质纤维束完整性优于中央后回。

  • 标签: 脑老化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MR弥散张量成像 FA值 年龄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相关风险以及母婴结局。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存在剖宫产史将其分为瘢痕子宫组和非瘢痕子宫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产妇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术,记录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临床结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5.0%、17.5%、42.5%、20.0%,剖宫产率、子宫切除率、死亡率分别为100.0%、35.0%、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57.5%、20.0%、30.0%、10.0%,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后存在出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风险,且母婴结局较差,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到孕期早期诊断、监测及紧急抢救,对改善母婴预后十分有利。

  • 标签: 瘢痕子宫 中央性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相关风险以及母婴预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8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是否存在剖宫产史将其分为瘢痕子宫组和非瘢痕子宫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产妇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术,记录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临床结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5.0%、17.5%、42.5%、20.0%,剖宫产率、子宫切除率、死亡率分别为100.0%、35.0%、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57.5%、20.0%、30.0%、10.0%,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后存在出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风险,且母婴结局较差,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到孕期早期诊断、监测及紧急抢救,对改善母婴预后十分有利。

  • 标签: 瘢痕子宫 中央性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们救治的58例中央型脑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判断预后,其中恢复良好28例,中残2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中央型脑疝不仅仅见于重型颅脑损伤,还可见于其他双侧幕上病变。重视中央型脑疝问脑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早开颅减压,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央型脑疝 临床特点 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相关风险以及母婴结局。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存在剖宫产史将其分为瘢痕子宫组和非瘢痕子宫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产妇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术,记录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临床结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5.0%、17.5%、42.5%、20.0%,剖宫产率、子宫切除率、死亡率分别为100.0%、35.0%、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57.5%、20.0%、30.0%、10.0%,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后存在出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风险,且母婴结局较差,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到孕期早期诊断、监测及紧急抢救,对改善母婴预后十分有利。

  • 标签: 瘢痕子宫 中央性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满足研究入选条件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分为宫腔纱条填塞组(UP组,24例)和TACS组36例。比较两组出血量、干预时间、有效率等。结果两组产妇的分娩妊娠周、分娩前妊娠妇女的血红蛋白(Hb)、新生儿体质量以及前壁胎盘和胎盘粘连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ACS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的简便、有效、快速的方法。

  • 标签: 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缝合技术 治疗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并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出血原因,宫腔纱条填塞指征、方法及效果。进行接受宫腔纱条填塞时出血量与填塞治疗效果比较。结果7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其中65例(92.86%)宫腔纱条填塞法成功,5例(7.14%)宫腔纱条填塞失败,行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量与填塞治疗效果比较显示,术中宫腔纱条填塞时出血量越少,填塞效果越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给予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纱条填塞 中央型前置胎盘 术中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