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能力。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日常生活 活动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我院 2018年至 2019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抽取 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各 30例。观察组接受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药物常规治理,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状况( FMA)和日常活动能力 (MBI)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运动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上均高于只服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其中 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社区康复治疗协助药物治疗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所以非常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 活动能力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脑瘫患儿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收的即将出院的110例脑瘫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有55例患儿,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66.22±7.65)分,对照组患儿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44.22±7.42)分,对比两组患儿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t=15.309,P=0.000);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6.36%,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要明显强于对照组(x2=7.314,P=0.007)。结论脑瘫患儿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可以明显增强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十分有效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延续护理 脑瘫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促进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恢复。方法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早期地应用于康复组30例病人中。结果对康复组和对照组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通过Barthel指数计分法进行评价,康复组比对照组ADL能力明显提高,两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康复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功能恢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有良好的影响。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6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肌力、关节、床下行走等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均显著提高,护理前后Barthe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急性脊髓炎 早期康复护理 活动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期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患者后续康复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64例脑损伤患者分为A、B两组,急性期,A组行常规内/外科治疗,B组同时还行康复治疗;恢复期和维持期康复治疗两组相同。分别在入选(M0)、入院(M1)、入院治疗3个月(M3)以及出院后3个月(M6)进行相关评定。结果M0时两组康复情况评分相似,但A组平均住院时间较B组长,并发症较B组多;M1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两组相似,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B组较A组明显(P〈0.05);M3及M6时,A组评分变化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但B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脑损伤患者急性期介入康复治疗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为后续康复治疗打基础,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损伤 急性期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1月收治脑梗塞患者156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早期介入治疗)两组。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实验组综合有效74例(94.87%),对照组综合有效64例(82.05%),(p<0.05)。实验组无效4例(5.13%),对照组无效14例(17.95%),(p<0.05);治疗后,患者的社交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等均有提升,不良情绪和疼痛感指标有所降低,综合指标对比(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方式可以提升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理想,建议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早期介入 脑梗塞患者 日常生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渐进式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把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脑外伤术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考组,每组150例。参考组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给予渐进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ADL评估分数。结果:护理前,两组的ADL评估分数均较低,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ADL评估分数均提高,其中试验组高于参考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渐进式护理用于脑外伤术后患者,能够明显提高ADL,提升康复质量。

  • 标签: 渐进式护理 脑外伤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康复训练,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改善情况、手运动功能状态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STEF评分、BI评分、NIHSS评分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STEF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实施。

  • 标签: 针刺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 标签: 三级康复护理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于脑卒中应用中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接收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08例,病例筛查时间2018年5月到2020年6月,采用电脑抓阄方式分设小组,常规组予以患者传统康复治疗,早期组予以早期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MSE评分具有一致性,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升高,早期组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六字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1月入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PSCI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六字诀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六字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六字诀的训练,共训练12周。干预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观察变化。结果:最终两组各16例完成试验。两组干预前后MBI评分和SS-QOL总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六字诀组SS-QOL总分及精力、语言、个性、思维四个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可有效改善PSCI患者的生活质量,对PSCI患者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六字诀 脑卒中 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ADL是指躯体损伤后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包括进食、穿衣、大小便控制、洗澡和行走。脑瘫儿童存在ADL障碍是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现象,福利机构由于供养模式的特殊性,如何提高脑瘫儿童的ADL能力,从而提高其自主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以院一名脑瘫儿童为个案,着重研究应用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 标签: 作业治疗 脑瘫儿童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个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四肢联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计4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四肢联动训练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痉挛情况、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痉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好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两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联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四肢联动训练 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渐进式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9-2017.9收治的脑外伤手术患者3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渐进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外伤术后患者实施渐进式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渐进式护理 脑外伤 活动能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快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脑卒中偏瘫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早期快速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快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早期快速康复治疗 原发性脑卒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通过ADL活动训练将辅助手转变为实用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偏瘫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跟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三组,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1、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辅助手ADL训练,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治疗效果用FIM评分。结果实验组1和实验组2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和实验组2与对照组治疗前FIM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1和实验组2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辅助手精细运动也好于常规组。结论通过ADL训练将辅助手转化为实用手在偏瘫患者中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ADL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偏瘫患者 辅助手 日常生活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