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老师认为绝经前后的病机特点是肾虚,肾中阴阳失衡,肾、心、肝、脾多脏受损之证。治疗当平衡阴阳,燮理脏,身心同治。

  • 标签: 绝经前后诸症 综合辨证 身心同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绝经前后证(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期间,选取96例绝经前后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大于对比组的79.1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改善水平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的改善水平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绝经前后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 标签: 中医治疗 绝经前后诸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自拟方治疗女性绝经前后证的疗效观察。方药十三味更年静汤(选用本院中药房提供的免煎颗粒剂)治疗本病9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5%.提示该方法对本病有滋阴降火,镇静安神,养血通络,调整阴阳,肺腑气血平衡之效。

  • 标签: 绝经前后诸证 中医药疗法 十三味更年静汤
  • 简介:摘要月经前后证是指每于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反复性出现乳房胀痛、头痛、肢体浮肿、身痛、泄泻、吐血、衄血、发热、情志异常等一系列症状者。本文根据其病因病机、众医家治疗经验及对病例分析,对月经前后证有一定的认识。

  • 标签: 月经前后诸证 中医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前后的女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8-09至2010-08所有第一次因心前区或剑突下不适入院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女性患者908例,按照是否绝经将其分成绝经前组396例,绝经后组512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绝经前女性与绝经后女性相比,冠心病(29%比60%)、2型糖尿病(12%比25%)、高血压(36%比45%)、高脂血症(18%比29%)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女性具有更多的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

  • 标签: 绝经 女性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绝经综合的病因分析,较系统地阐述了绝经综合的成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一步认识和诊治绝经综合,使广大妇女健康渡过这一时期。

  • 标签: 绝经综合症 卵巢功能衰退 诊治
  • 简介:(仙桃职业学院湖北仙桃433000)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前后女性子宫内膜癌的特点及病理变化。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0年12月1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绝经前与绝经后分为二组,绝经后79例为绝经后组,绝经前37例为绝经前组,对二组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病理特征等进行分析,总结绝经前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情况。结果二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分期及浸润情况显示,绝经后病理分期Ⅲ-Ⅳ患者及浸润深度大于1/2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绝经前组,二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组年龄、孕次、产次、高血压四方面因素与绝经前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二组患者中约20%的患者具有家族史。结论子宫内膜癌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绝经前长期不排卵,孕激素的分泌减少,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绝经前妇女一旦出现月经紊乱及其相关临床表现时,应及时检查。绝经前患者病理类型以Ⅰ期为主,肿瘤分化较好、肌层浸润深度较浅,若早期诊治、及时治疗可保证预后良好。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 绝经前 绝经后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绝经综合的病因分析,较系统地阐述了绝经综合的成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一步认识和诊治绝经综合,使广大妇女健康渡过这一时期。

  • 标签: 绝经综合症 卵巢功能衰退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围绝经期和绝经妇女社区医学干预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08-2010年,对龙凤街社区居民年龄在45至55岁的妇女,进行围绝经期的综合的认知,知晓率,健康宣传教育,以及对围绝经期综合绝经的妇女进行劝导激素替代治疗。结果健康宣传教育—认知—治疗—随访,这一社区医学干预模式,社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症状改善和绝经的妇女生活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结论观察通过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的努力,社区围绝经期综合绝经妇女,进行健康宣传教育—认知—治疗—随访。这个模式值得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推广。

  • 标签: 围绝经期 医学干预 激素替代治疗 生活质量的提高
  • 简介:你有以下这些情况吗?消瘦,营养不良;滥用烟酒;户外活动少;第一次月经来得晚、绝经时又很年轻;接受了卵巢摘除术或者化疗药物治疗;钙、维生素D、维生素C摄入量低而蛋白质、磷、钠摄入量高;有糖尿病、慢性消化道疾病、慢性肝病、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抗癫痫药、肝素等药物;家中老人曾经得

  • 标签: 绝经后 防治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绝经期综合是指围绝经前后出现的由于性激素减少而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里症状,严重者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绝经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可能发生的一系列症候群。

  • 标签: 治疗 绝经期 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绝经前后内分泌变化症状合理用药指导改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绝经前后内分泌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药替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前后内分泌失常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绝经期前后 内分泌变化 症状 改善 合理用药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提前到来,其发生率逐渐上升。尤其是容易发生骨折等并发可致残、致死,耗资大,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骨质疏松的防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文章从膳食的指导上充分考虑绝经期女性患者的辩证分型。从而减轻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症 辨证施膳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湖南省益阳市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相关因素,为防治围绝经期妇女抑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60岁的益阳市围绝经期妇女442例,通过自拟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再根据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10(ICD-10)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出抑郁组110例和非抑郁组332例,然后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生活压力、生活水平、人格特征及躯体严重不适对抑郁组的影响明显高于非抑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的发生与其生活压力、生活水平、人格特征、躯体严重不适等因素明显相关。

  • 标签: 围绝经期 抑郁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龄、职业、学历、月收入的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普遍的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结论要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知识的认知程度必须要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使其得到所必须的健康知识,从而达到预防和延缓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生。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围绝经期妇女 调查 OP知识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并发的防治。方法产生并发后可以采取止血、重新缝合等处理方式。结果无1例明显并发发生。结论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手术过程中严谨操作可以尽量预防出血和血肿并发,其它并发只要止血、修补得当,一般预后良好。

  • 标签: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并发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男性AMI,探讨绝经期、围绝经期、绝经后及老年期等不同年龄段女性AMI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女性AMI和154例男性AMI分别统计住院期梗死部位、并发、病死率,卡方检验。结果①女性较男性晚6年发生AMI;②Q波梗死与性别之间无差异(P>0.05),女性随年龄增加,非Q波梗死发生率增加;③女性AMI并发略高于男性,但无差异(P>0.05);④女性AMI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提示随年龄增加,AMI中女性发生率及Q波梗死增加,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激素替代疗法可能降低女性冠心病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女性 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