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陈皮中的橙皮属于一种活性成分,抗菌、消炎以及抗病毒等作用显著。文章主要论述了陈皮中橙皮的提取与药理活性的研究方向,供人们参考。

  • 标签: 陈皮 橙皮苷 提取 药理活性
  • 简介:摘要为提高牛尾菜中皂类活性成分的成药性,对分离出的牛尾菜皂E和C进行了溶解性和渗透性研究,并初步研究了其吸收机制。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溶解度测定方法对其进行了溶解度测定,采用MTT法进行细胞转运实验来判断其渗透性。实验表明,牛尾菜皂C和E均具有低溶解、高渗透的特性,属于生物药剂学中的第II类(即低溶解性、高渗透性),为被动转运吸收机制。此项研究结果为开发以牛尾菜皂为主要原料的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牛尾菜皂苷E和C 溶解度 渗透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叶洋地黄双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视废劳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滴眼液治疗。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屈光检测数据差异较小,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极大,p<0.05,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极小,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视疲劳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屈光情况,同时缓解视疲劳。

  • 标签: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青少年 屈光不正视废劳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甘草炮制方法对甘草以及甘草酸的含量影响.方法:对甘草采取不同的方法炮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的炮制条件下的甘草当中甘草以及甘草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甘草在不同的炮制条件之下,甘草酸与甘草回收率均〉96%,回收率相对较高.当中,甘草应用25%蜜灸并于60℃下进行60min烘焙时,甘草酸与甘草含量均相对最高,分别为2.02%与1.72%.结论:甘草应用25%蜜灸并于60℃下进行60min烘焙方法相对简单且可靠,同时重现性更好,可对甘草质量进行控制控制.

  • 标签: 甘草炮制方法 甘草酸 甘草苷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联合依匹斯汀在慢性湿疹治疗中所发挥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9月诊治的慢性湿疹患者94例进行治疗分析,依照平行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联合依匹斯汀治疗,对照组采用患处涂抹哈西奈德溶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1%,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21%,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湿疹的治疗中,复方甘草酸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效果更确切,联合用药安全性好,显著缓解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依匹斯汀 慢性湿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β-七叶皂钠应用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6年4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完成患者划分工作,即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β-七叶皂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肿体积和血肿体积。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DS评分、水肿体积和血肿体积无过多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最终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应用β-七叶皂钠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患者NDS评分明显降低,并且水肿体积减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beta -七叶皂苷钠 脑出血后脑水肿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胃癌患者中采取血清胃泌素17联合胸激酶1检测的效果。方法本次数据分析实验组选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参与纳入且收治的16例胃癌患者,参照组选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参与纳入且收治的1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观察比对实验组和参照组血清胃泌素17、胸激酶1水平。结果实验组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胸激酶1水平对比参照组,P<0.05,统计学显示组间数据参比检验意义。结论将血清胃泌素17联合胸激酶1检测应用在诊断胃癌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纳入借鉴。

  • 标签: 血清胃泌素17 胸苷激酶1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74例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按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患者使用常规剂量泼尼松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联合小剂量泼尼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2%,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②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8%低于单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1%,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雷公藤多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较为理想,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服用安全性比较高,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小剂量 泼尼松 老年 肾病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脑肌肽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天;给予观察组患者脑肌肽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天,尼莫地平片口服,3次/天,两组均治疗20天。采用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MMSE各项评分均在治疗后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好,组间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接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在治疗后显著提高,观察组分值更高,组间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3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24/37),P<0.05。结论脑肌肽注射液与尼莫地平联合用药,可发挥协同作用,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显著增强脑组织血流量,促进大脑神经代谢,减少自由基损伤,降低缺氧性损害,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保护神经元,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苷肌肽注射液 尼莫地平片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两组均接受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复方甘草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B)、血清白蛋白(Alb)、肌酐(C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安全有效方案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普萘洛尔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多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8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雷公藤多,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降低,但研究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雷公藤多方案有助于控制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进展,改善症状,以及保证患者临床治疗安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依巴斯汀 雷公藤多苷 症状评分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肝炎使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103例慢性肝炎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使用复方甘草酸治疗,研究组52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患者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的ALT、TBIL、AST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A有所上升,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ALT、TBIL、AST比对照组低,PA比对照组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酸镁比复方甘草酸更加优秀,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肝炎 异甘草酸镁 复方甘草酸苷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节脂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脂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智力状态及认知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MoC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MoCA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神经节脂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缺损程度,提升智力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奥拉西坦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智力状态 认知功能缺损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2月--8月收治的8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参照组(n=42)予以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n=42)予以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脂治疗,较比二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2.86%>73.81%),实验组ADL评分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神经节苷脂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节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选取100例患儿进行调研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实施常规基础治疗、常规基础治疗联合神经节脂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节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病症,提高预后效果,提升患儿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指标 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应用注射复方甘草酸联合喜炎平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喜炎平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复方甘草酸联合喜炎平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PAS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应用复方甘草酸联合喜炎平治疗方法,能够获取较高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喜炎平 寻常型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联合去乙酰毛花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47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23例采取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治疗,研究组2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去乙酰毛花治疗,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83%较对照组69.57%高(P<0.05);治疗前2组LVEF、SV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F、SV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采取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联合去乙酰毛花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其心功能。

  • 标签: 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 去乙酰毛花苷 冠心病 急性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节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营养脑细胞等对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神经节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方法,并分别在7、14d时进行新生儿神经测定评分,并于第14天评价两组患儿的总体疗效。结果在两组患儿的神经测定评分中,观察组的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神经节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对促进新生儿受损神经的恢复,减少神经功能性障碍,降低新生儿的伤残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节苷酯钠 新生儿抚触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再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脂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为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脂(博司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的100例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博司捷治疗;观察组增加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接受了两周治疗,对两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hs-CR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hs-CRP水平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有效率是90%,对照组是72%(P<0.05)。结论脑出血保守治疗可以使用博司捷联合依达拉奉,患者的炎性反应显著减轻,日常活动能力改善,其有效率高,效果好,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出血保守治疗 神经保护治疗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依达拉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