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连接连接鼻胆管和引流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应用鼻胆管引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改良连接连接鼻胆管和引流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连接鼻胆管和引流袋。比较两种方法的连接异常(松脱、漏气、打折、弯曲、成角、阻塞、受压等)情况、临床操作难易评价。结果实验组出现的连接异常情况少、临床操作和平率高。结论应用改良的连接连接鼻胆管和引流袋能较好地保持引流的通畅性,降低临床操作难度、减少管道冲洗操作次数、减轻护理强度,实用性强,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鼻胆管引流术 改良 连接管 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髋关节错是由髋关节过度外展外旋运动时,将关节囊,关节内脂肪,圆韧带挤压在股骨头与髋臼之间,使股骨头不能复位所致。临床上以小儿多见,成人较少见。现收集我院2008年至2010年小儿髋关节错15例,现报告总结如下。

  • 标签: 手法小儿髋关节错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报告经手术治疗2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引起梗阻15例,纤维索带压迫1例,输尿管肾盂高位连接2例,异位血管压迫6例,行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20例,肾盂Y-V成形术1例,纤维条索松解术1例,异位血管切断肾盂复位术1例,肾切除1例。结果22例术后随访3—36个月,21例痊愈,1例发生再次狭窄,二次行肾盂成形术后痊愈。结论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外科手术 泌尿系
  • 简介:摘要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cldns)是构成紧密连接复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上皮细胞的极性1。它的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如家族性、伴发高尿钙和肾脏钙质沉着的低镁血症,鱼鳞病和肾囊肿有直接关系2-4,近年来发现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cldns在急性肾损伤中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紧密连接 Claudins 急性肾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颈椎小关节错患者,经过中医针灸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颈椎小关节错使用针灸疗法,治疗周期一般是3天至15天之间。此次研究中共有42例患者成功,12例有效,6例无效。结论采用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医针灸 小关节错缝 临床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连接管在臭氧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临床诊断明确、可应用臭氧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对照比较,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应用臭氧,试验组采取自制简易连接管应用臭氧,操作过程中均使用MS400便携式臭氧检测报警仪进行跟踪检测室内臭氧浓度,结果自制简易连接管应用于臭氧治疗中安全、方便、节省成本,臭氧无泄露。结论自制简易连接管完全可以应用于任何臭氧治疗,可临床使用。

  • 标签: 自制 简易连接管 臭氧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连接管在臭氧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60例临床诊断明确、可应用臭氧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对照比较,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应用臭氧,试验组采取自制简易连接管应用臭氧,操作过程中均使用 MS400便携式臭氧检测报警仪进行跟踪检测室内臭氧浓度,结果:自制简易连接管应用于臭氧治疗中安全、方便、节省成本,臭氧无泄露。结论:自制简易连接管完全可以应用于任何臭氧治疗,可临床使用。

  • 标签: 自制 简易连接管 臭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导致肾积水造成肾功能损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可造成肾功能不可逆损伤,对患者造成严重损伤,及时发现并积极手术治疗非常重要。开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曾经被誉为治疗UPJO的“金标准”。近年来腔镜器械及技术飞速发展,UPJO微创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已达到开放手术水平,逐渐成为治疗UPJO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各种微创手术方式的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直接与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以下简称吸痰管、吸引连接管)连接备用在吸痰操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60套备用吸痰装置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法,对照组则按传统方法,将吸引连接管浸泡在84消毒液瓶内备用。对两组备用状态中的吸引连接管、吸痰管细菌培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备用状态中的吸引连接管管口细菌培养均为0,实验组吸痰管接口端和病人端细菌培养结果均为0。结论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切实可行,安全快捷,值得推广。

  • 标签: 吸痰 吸引连接管 一次性吸痰管 备用
  • 简介:摘要目的PPH术中肛镜扎器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方法在透明肛镜扎器刻度标记“3”和“1-2”处各开一长方形小槽,长约3-4cm,宽约0.5-0.8cm。根据两侧坐骨棘间距及肛门凹陷程度,选用刻度标记“3”或“1-2”间小槽,从其槽内行粘膜下荷包缝合8-10针,置入PPH吻合器头端至荷包线上方,进行环切钉合一次完成。结果从其槽内粘膜下荷包缝合的方法,经临床20例应用观察分析,其优点为肛镜扎器刻度等距离粘膜下缝合,粘膜下压平整,不会凸起,便于操作,针距均等,荷包缝合线位于同一水平,切除粘膜完整,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后的肛镜扎器,手术操作更趋简便,解决了从肛镜扎器对侧缝合,粘膜易凸起,不易操作,上下及水平间距不整齐的困难,有利于手术操作,吻合口整齐,吻合缘厚薄一致,吻合仓内切除粘膜组织完整。

  • 标签: PPH 肛镜缝扎器的改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输氧连接管对氧疗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需氧疗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注射器连接组(改良组),玻璃接管连接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氧疗过程中的脱管率。结果注射器连接组与玻璃连接组比较,注射器连接组脱管率为11.7%,较对照组的脱管率30.0%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氧连接管改良后脱管率降低,患儿用氧安全系数及氧疗效果提高。

  • 标签: 输氧连接管 氧疗 脱管率 结构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在早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先兆早产的60例孕妇,取宫颈阴道分泌物,做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分析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水平与孕妇孕周、临产时间的关系。结果60例先兆早产孕妇中,fFN阳性22例(36.7%),阴性38例(63.3%)。fFN阳性者,在7d内、14d内及>14d分娩的例数,均明显比fFN阴性者更多,P<0.05;fFN阳性组中,分娩孕周<34周及<37周的例数,均明显比fFN阴性组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兆早产孕妇,进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可为孕妇早产预测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其在早产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先兆早产 预测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十字交叉扎法治疗腱鞘囊肿效果,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4年期间,选腱鞘囊肿疾病患者,共76例,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用十字交叉扎法治疗,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拆线时囊肿均不明显,3个月后两组复查囊肿完全消失,随访1年后发现,A组复发6例(17.73%),B组复发1例(2.73%),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字交叉扎法治疗腱鞘囊肿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十字交叉缝扎法 腱鞘囊肿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临床反应,并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的时间在3~15d。治疗成功、有一定效果和失败的病例分别为42例(700%)、12例(20%)和6例(10%)。结论对于颈椎小关节错的治疗,采用中医针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医针灸 小关节错缝 临床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随诊的60例颈椎小关节错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针灸 颈椎小关节错缝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