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用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研究促进儿科合理用药的可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儿科科室的用药情况,将进行了用药规范管理的69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另外未进行用药规范管理的53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实际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呼吸系统症状(咳嗽、鼻塞、呼吸急促等)、消化系统症状、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受损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用药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规避不合理用药的风险,经用药干预后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要加强对临床儿科用药选择,用药剂量、剂型,给药方式的干预和管理,确保合理用药,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科 合理用药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儿科腹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科临床常峥综合征,过去一直称为婴儿腹泻。主要表现腹泻与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讨论儿科腹泻病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预防脱水,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继续进食。

  • 标签: 儿科 腹泻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儿童用药的合理性已成为全世界医务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重要医学课题。方法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儿童处方集、规范儿科用药品种、为患儿家长提供有效的用药咨询、充分的临床试验等等。结论要想做到合理用药,必须了解小儿各个方面的特点和药物在小儿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

  • 标签: 儿童 药物 合理性,重要性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据临床研究报道,我国儿科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为儿科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1。儿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患者的年龄尚小,面对穿着白大衣的医生和护士服的护理工作者,往往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因为,据心理学研究发现,“白大衣”在儿科患者眼里,就是“打针”的代名词。由此可见,面对儿科这一特殊的科室,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压力是如此得大。输液作为儿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如果护理不当,也会为患儿带来很大的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因此,积极进行儿科输液护理研究是我国护理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本研究,将对我国儿科输液护理研究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报道。

  • 标签: 儿科 输液 护理 研究 综述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综合探究儿科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时的用药状况。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分析对象,采用回顾式分析法对 80 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用药状况进行探析,同时对所有抗菌类的应用情况一并做出研究。结合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探究,最终对使用药物的临床疗效做出科学评价。 结果 : 80 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用药共计 43 种,经过实验分析,其中 18 例为抗菌药物类型。 80 例患者在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后 60 例痊愈, 12 例患儿为有效层级,其余 8 例患儿的病情毫无好转迹象,经统计,临床药物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痊愈率为 75% 。 结论 :科室医护人员对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用药安全性以及合理性,同时明确致病病原体的类型,给予针对性的用药措施,如此一来,即可有效提高儿科对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科 急性支气管肺炎 临床用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次研究中本文主要针对好患儿消化道疾病的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在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给各大医院研究儿科消化道疾病的实验提供更多的这种基础。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选取了某医院,在2017年1月份到2018年5月份共收治的88名秋季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数据分析的内容中只有一项数据对比的环节,所以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我们都需要进行分组讨论,其中使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都进行了常规的抗炎抗感染治疗。这种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检查结果这两项指标来探讨儿科消化道疾病的护理方法,治疗方法以及疾病原因。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但是两组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而且大便培养并没有检测出致病菌。结论使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儿科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可以促进剂这种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而且针对患者的秋季腹泻情况要结合分辨血液标本检测来进行具体的诊断操作,可以提高诊断的确诊率。当然在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必须要使用常规抗炎以及抗感染药物的治疗。

  • 标签: 儿科 消化道疾病 秋季腹泻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护患沟通是指在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护时,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交流病情信息、护理信息、患者思想感情的过程。研究显示,护患关系普遍存在沟通不足、沟通障碍现象,仅24%的患者对沟通表示满意,许多护士因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而激化了护患矛盾。儿科素称“哑科”,护士不仅要面对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父母等。因此,儿科经常是医院满意度较低,医疗纠纷多发的科室,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同时也是医患关系最紧张的地方,于是,提高护士护患沟通技能水平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护患沟通 儿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并提出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方法 :此次参与研究的儿科患者共计 68例,主要是选取的我院儿科在 2019年 1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患者,需要将该 68例患者按照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对照组儿科患者需要运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需要对其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采取防范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运用防范管理措施后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存在差异,具有实际统计意义( P< 0.05)。除此之外,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0.1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4.59%,组间存在差异( P< 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中运用防范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儿科患者当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利用细节管理方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当中利用细节管理的效果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儿科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就诊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以及安全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安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管理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同时确保了患儿在院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儿科护理 安全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医院儿科收治的 260例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 130例,其中,对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护理,对研究组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并对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不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远远高于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护理的对照组,对照组为( 112/130, 86.15%),研究组为( 130/130, 100.00%),且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 106/130, 81.54%),研究组为( 127/130, 97.69%)。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除了可以降低护理人员工作的强度,最主要还是可以有效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身心损害,进而提高了儿科护理工作中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 护理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前在北美,欧洲,疼痛的诊断被规定为医院的一次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疼痛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五大生命体征,每日的临床查房,镇痛镇静药的使用情况也是医护人员必须汇报的内容之一。护士需要训练有素,具有认真观察正确评估能力,能建议用药方案的护理团队。我们应该让患儿更舒适的度过最痛苦艰难的治疗和检查阶段,护理人员最先接触到病人,最能了解病人的情绪以及痛苦,所以很有必要参与镇痛镇静工作中来,更好的为患儿服务。

  • 标签: 儿科 镇痛镇静药物 临床应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存在于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分析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80例在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患者,对儿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观察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策实施前(77.50%)相比,对策实施后护理满意度(96.25%)较高(P<0.05)。结论存在于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较为复杂,通过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儿科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跌倒/坠床持续预警管理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方法择选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跌倒/坠床管理,观察组采用跌倒/坠床持续预警管理,观察对比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跌倒率,跌倒损伤率分别为2.94%、0%,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坠床率,坠床损伤率分别为2.94%、0%,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跌倒/坠床持续预警管理在儿科病房的应用可降低跌倒/坠床率,防止跌倒/坠床所致的损伤。

  • 标签: 跌倒/坠床 持续预警管理 儿科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