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叩排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方法,旨在帮助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效清除肺部痰液,改善呼吸道通畅。本文通过科普方式介绍了叩排痰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护理技术,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叩背排痰 护理 呼吸系统 呼吸道通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耳穴豆联合心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我院在2022年3月~2023年5月期间内的98例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耳穴豆联合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显著的改善,相较于对照组,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豆联合心护理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耳穴压豆 双心护理 急性心梗 PCI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压缩雾化结合拍叩击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肺炎患儿78名,都接受压缩雾化结合拍叩击治疗。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2.56%,比对照组15.38%低,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7.44%,比对照组82.05%高,P<0.05。结论:于小儿肺炎压缩雾化结合拍叩击治疗中用护理干预,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疗效的提升。

  • 标签: 小儿肺炎 压缩雾化 护理 拍背叩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俞穴平衡罐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俞穴平衡罐法治疗,参照组接受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胀腹痛)、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参照组较高(P<0.05)。结论: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实施俞穴平衡罐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背俞穴 平衡罐法 功能性便秘 中医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调节肠道微生物,探讨俞穴位埋线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40只NASH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NASH并分别予不同中医外治方法干预治疗4W,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HE染色肝脏组织形态、肝功能、血脂、血清内毒素、炎性因子、肠道菌群改变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俞穴埋线组、腹部穴埋线组、俞穴针刺组肝组织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假手术组无明显改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功能、血脂、血清内毒素、炎症因子升高(P<0.05),俞穴埋线组、腹部穴埋线组、俞穴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均不同程度下降(P<0.01,P<0.05),其中俞穴埋线组改善显著优于其他干预组(P<0.01),假手术组无明显改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均有不同程度改变(P<0.05),与模型组比较,俞穴埋线组、腹部穴埋线组、俞穴针刺组大鼠肠道菌群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P<0.05),其中俞穴埋线组改善显著优于其他干预组(P<0.01),假手术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俞穴位埋线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减少炎性因子对肝脏的“二次打击”,从而阻断NASH进展,发挥防治NASH的作用。

  • 标签: 背俞穴位埋线 NASH 肠道微生态 炎症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普遍采用负伤口治疗手段治疗各类很难愈合性的创面。然而,临床中,在负治疗当中,确定负值大小,不同研究人士有着不一致的观点。本文阐述负伤口治疗内涵、负值大于-200 mmHg的应用、负值-100~-200mmHg的应用、负值小于且等于-100 mmHg的应用、负治疗特殊群体伤口,以期提供借鉴,利于更有力发挥负伤口治疗的价值。

  • 标签: 负压治疗 负压值 选择 成效
  • 简介:目的观测在右侧卧位下,吸气峰联合PETCO2的变化预判右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110例行胸科手术患者插入Mallinckrodt右DLT,在侧卧位后发生导管过深移位共25例。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正位肺通气(s1)、右侧过深单肺通气(s2)及右侧正位单肺通气(s,)三个阶段,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S2的Ppeak比s1增加75.5%,S,比s1仅增加44.1%;S2的PETC02比s1下降17.5%,S3比S1仅减少8%。以单肺通气时的Ppeak≥S1Ppeak的1.6倍,PETC02值比s1下降10%,结合OLV时的Ppeak达到24cmH2O作为判定管端错位的截止值,特异性和预测阳性率分别达到85.7%和90%。结论侧卧位下,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联合运用动态监测气道峰和PETCO: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

  • 标签: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吸气峰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预防疮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2 月于本院接收的 101 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单双数两组,单数为对照组 51 例实施常规护理,双数为试验组 50 例实施早期介入疮护理小组护理服务。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试验组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疮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

  • 标签: 脑卒中 压疮 护理 早期 预防
  • 简介:摘要: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各种骨科疾病行动不便,丧失自理能力而导致卧病在床,长时间缺乏运动更容易导致疮的产生。本文通过疮的综合分析、评估以及对医院骨科患者进行疮的预防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成效,促进疾病的愈合,缓解患者的痛苦以降低患者的疮发生率。

  • 标签: 卧床 骨科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 ICU进行治疗的高危疮患者接受专案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8年 11月到 2019年 11月期间,对 58例高危疮患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29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专案,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生存质量评分以及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比组,疮发生率低于对比组( p<0.05)。结论:采用护理专案能够有效降低高危疮患者的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得到高效护理。

  • 标签: 护理专案 高危压疮 压疮率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疮患者疮预防应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措施将本批次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措施,对比高危疮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疮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对高危疮患者的疮发生风险进行降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腕关节镜诊治腕侧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0例腕侧囊肿病人行腕关节镜的治疗,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为关节镜下完成,随访6-13个月,平均7.8月,腕关节无明显瘢痕,无感染,无功能影响,有2例复发,其中1例较细小,未做特殊处理,1例行开放手术切除。结论随着腕关节镜技术的日趋成熟,腕侧囊肿的微创治疗得到广泛开展,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功能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主-间隙(即胸主动脉至左肺下叶段支气管的垂直距离)的宽度作为衰老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度判定为两肺正常的62例健康体检者,以≤60岁和>60岁分为男女研究组和参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测量结果。结果研究组主-间隙宽度显著小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主-间隙能有效反映肺部衰老情况,简单、直观,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肺CT衰老指标主-背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