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对于高职助产专业的《病原生物与免疫》的理论教学,应结合助产专业的特点,加强《病原生物与免疫》基础理论知识与助产专业的联系,在《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中突出助产专业的特色。因此,本文将对助产专业的《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进行总结,让《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助产专业,为后续助产专业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助产专业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PACS建立医学影像图片库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集医学影像资料,2019年7月—2019年9月整理编辑资料,形成完备的医学影像影像图片库;通过金数据软件平台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提交数据进行分析,征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便于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提高教学水平。结果使用基于PACS建立医学影像图片库的满意率(94.1%)>传统教学方式的满意率(81.0%),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基于PACS建立医学影像图片库能够提供丰富清晰的影像图像和生动逼真的视频资料,操作简单便捷,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的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也能使教学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 标签: PACS 医学影像学 图片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脊柱骨折影像检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与X线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CT的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6.4%,X线的手术诊断符合率为76.8%,CT的手术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X线,比较差异具有计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X线诊断来说,脊柱骨折的CT影像诊断价值较高,但是对于轻度骨折的患者,因多不需手术治疗,可首选X线检查;对于重度脊柱骨折患者,应采用CT诊断,值得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影像学检查 临床对比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整合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级我校护理专业的96例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普通组行传统教学法,研究组行问题导向教育法,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各项能力评分。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相比较普通组,研究组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附加病例分析能力及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病原生物及免疫课程整合改革的过程中应用问题导向教育方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附加病例分析能力、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在课程改革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课程整合改革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问题导向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目前已从传统的解剖成像进入了功能和分子显像时代 ,使影像诊断准确率大幅升高。现今 ,X线、 CT、 MRI技术已常规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指导及治疗效果评价 ,医学影像图像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成像 ,甚至是四维成像的功能成像转变。各项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情况。超声分子显像技术是一种潜在的、较为理想的分子显影方法 ,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X线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 超声分子显像技术
  • 简介:【摘要】 让医学更有温度,无数的医学人心怀苍生,感知着苍生的悲喜,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行动传递对生命最醇厚的关怀,对生命情愫最美的守护。医学人的梦实际上和患者的健康梦息息相关,无法割裂,医学人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还需在“两一做”的号召下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去实现“环境温馨、服务温馨、管理温馨、感受温馨”的目标,让患者在富有人文色彩的医疗服务下回归健康,聚全社会之力一起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 标签: 两学一做 中国梦
  • 简介:摘要PBL医学教育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就是将复杂的多学科的医学知识以“疾病”连接起来,将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 标签: PBL 医学免疫学 教学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医疗从业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专业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对颅脑外伤的CT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影像方面的知识。采用的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颅脑外伤CT诊断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组100例颅脑外伤CT诊断正确脑挫裂伤表现病灶呈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其内混杂有斑片状高密度出血灶。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合理应用CT扫描技术,可及时准确反映脑损伤的程度和提高病变检出率,对颅脑外伤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CT 影像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4月5日到2018年4月5日期间解放军第252医院收治的11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控制,观察组施以全科医生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科医生可最大限度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全科医生 高血压 临床措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法医临床鉴定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回顾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260例作为参考,患者均为胸部损伤后导致多发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的依据为患者外伤后3-4周胸部CT的平扫检查和三维重建。结果外伤后的检查中,以胸部正斜位片或CT片检查出的肋骨骨折根数为最终结果。结论肋骨骨折根数的漏诊与误诊与检查位置、检查时间、检查方法有关。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多发肋骨骨折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百步镇恶性肿瘤流行病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百步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记录由上级医院下转的恶性肿瘤登记名册,对近5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百步镇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死亡率最高。年龄主要在50岁以上中老年组,职业以农民居多,女性以二手烟吸入者为主。

  • 标签: 恶性肿瘤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CCC)的影像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搜集我院具有刮宫前影像资料的10例单纯性ECCC患者,回顾分析其影像及病理学特点。结果10例患者均为绝经后老年妇女,4例为局限型,其中2例呈单发息肉状,2例呈局部菜花状;6例为弥漫型,其中4例呈广泛菜花状,2例呈弥漫壁结节状;病灶均突向宫腔内生长。宫腔内可有不同程度积液或积血。2例CT平扫病灶等宫壁密度;MRI检查T1WI病灶与子宫肌层等信号,T2WI与子宫肌层(6例)等或略高信号(2例),动脉期3例病灶基底部明显强化、3例病灶均质中度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呈持续强化。对照影像学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2=2.000,P=0.368),但其一致性一般(K=0.697,P<0.001)。结论ECCC具有较特异的影像表现,而术前影像学分期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

  • 标签: 子宫内膜癌,透明细胞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