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临床科室是医院基础的管理层和医院管理的主要执行层,如何对临床科室管理状况进行准确的诊断,以发现临床科室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医院层面进行改善和布局,是摆在医院决策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医院临床科室管理工作内容,采用管理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对临床科室管理进行诊断的基本思路和内容,为广大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临床科室 管理诊断 医院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疑似肠套叠的患儿行急诊超声检查,并将声像图与空气灌肠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肠套叠41例,排除肠套叠19例,经空气灌肠与手术证实39例,阳性诊断符合率95.2%,阴性诊断符合率100%,误诊2例。结论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准确率高、特异性强,其安全简便成为急诊肠套叠患儿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急诊 超声检查 肠套叠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息肉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及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98例子宫息肉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与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腹超声提示49例,检出率为87.5%,漏诊7例。42例宫颈息肉患者经腹超声9例提示占位,18例宫颈肥大,16例宫腔积液。两者的临床表现多为腰痛、月经紊乱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较高,基于其无创、简便的特点,作为子宫息肉的基本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息肉 超声诊断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MCRCC无特殊临床表现,无典型的肾癌“三联症”,诊断主要以B超和CT为主,治疗以肾癌根治术为主,也可行肾部分切除术。1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2,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未发现远处转移及肿瘤局部复发,失访1例。病理TNM分期pT1aN0M03例,pT1bN08例,pT2N0M01例,癌细胞核分级均为G1级。结论MCRC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术前确诊较困难,与多房性肾囊肿鉴别有一定难度。术前怀疑或术中证实为MCRCC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可考虑行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

  • 标签: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肾切除术
  • 简介:汕头超声Apogee1200采用独特而完美的设计理念,在图像质量与仪器外形之间获得最佳的平衡,适用于超声科、急诊、手术室、ICU、病房、出诊等各种应用场合,是一台全身应用,在心血管领域更是出类拔萃的便携式彩超。Apogee1200配备15寸高清医学专用液晶显示器,采用宽景成像、谐波复合成像、多普勒精细血流匹配技术等先进的成像技术配合解剖M型、组织多普勒、血管内中膜自动测量以及新功能综合指数等全面的临床应用功能,使您在各部位的扫查诊断更加得心应手。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 综合指数 汕头 全身应用 宽景成像 便携式彩超
  • 简介:目的探讨红外热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的患者46例和正常人20例,运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其面部皮肤的红外热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例正常人面部红外热像两侧呈对称性均匀分布,为淡红色或浅绿色,两侧皮肤温度无明显差异。35例(76.09%)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红外热像表现为患侧面部皮温与对侧相比明显降低,呈蓝色或深蓝色热图,温差为(-1.53±0.28)℃。11例(23.91%)患者的红外热像表现为患侧面部皮温升高,呈红色或深红色热图,与对侧皮肤的温差为(2.18±0.32)℃。结论红外热像能敏感地反映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面部的温度变化,对其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红外热像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神经卡压
  • 简介: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8例ACS患者(ACS组)和8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7例(NSTEMI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35例(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UA组),观察并比较各组血清NT-proBNP及hs-CR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CS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1264.8±671.8)ng/L比(337.0±10.6)ng/L,(15.42±8.03)mg/L比(6.92±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和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NSTEMI组、STEMI组、UA组及对照组血清NT-proBNP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STEMI组、UA组患者血清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TEMI组与U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患者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亦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NT-proBNP和hs-CRP可以对ACS做出早期诊断,并可作为评估预后和危险分层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