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通量和常规血液透析等方法对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情况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慢性肾衰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为期三个月。然后对比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皮肤瘙痒程度情况及生活质量的高低。结果发现观察组中轻度瘙痒、中度瘙痒、严重瘙痒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而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这种治疗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钙和磷代谢紊乱有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因此,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应当进一步推广和使用,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推广。

  • 标签: 高通量 常规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钙磷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时间段2017年1月--2018年3月,研究对象;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4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20)、研究组(n=20),给予对照组低通量治疗,给予研究组高通量治疗,观察治疗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对比显示,研究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睡眠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尿毒症心肌病患者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与对照组(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各39例。两组均连续治疗7个月。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和心脏彩超结构变化(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以及生化指标(尿素氮、血清肌酐和白蛋白)。结果(1)治疗前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常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心脏彩超结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射血分数增高,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尿毒症心肌病
  • 简介:摘要基因测序是肿瘤精准治疗实现必要环节,科研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可以利用基因测序数据、个体病症以及药物分子信息等资料,从分子层面对疾病的发生机理进行分析,进而提高治疗用药的精准性。精准医学就是在现代医药科技的基础上建立的,将相关理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尽可能避免误诊和误用药的情况,进而提高肿瘤的治愈率。针对于此本文就基因测序的工作方式和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基因测序 肿瘤精确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74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HCV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者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RNA核酸定量均为阳性的标本,采用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应用一步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Taqman技术对HCV进行Ⅰ型和非Ⅰ型的荧光PCR分型检测。结果检测74例标本共检出两种基因型,分别为Ⅰ型基因30例,非Ⅰ型基因44例;74例感染者有输血者40例。结论74例感染者各基因型男女感染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无性别差异。综合分析,HCV基因分型对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个体化用药以及愈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块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基因检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赣州市人民医院从2015年1月~2018年5月的40例细胞块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细胞学涂片+细胞块HE及免疫组化),其中20例经过纤支镜活检证实。用二代测序法检测EGFR(18、19、20及21号外显子)。结果:其中20例行纤支镜活检的诊断结果与细胞块及免疫组化诊断结果一致。EGFR总突变为30%(12/40),其中21号占58.33%(7/12),19号为41.67%(5/12),两者同时突变8.33%(1/12)。结论:细胞块结合免疫表型可用于标准诊断肺癌及其分类。细胞块可用二代测序法检测EGFR。

  • 标签: 细胞块 免疫组化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的多态性与主观认知减退(S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CD患者130例为SC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20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ApoE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SCD患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常见的基因型是ε3/ε3,SCD组为64.61%,对照组为67.86%,SCD组ε3/4(18.46%)及ε4/4(6.15%)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14.17%,0.9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139、4.173,P<0.05)。SCD组和对照组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7.69%、7.91%,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36),两组ApoE等位基因频率均以ε3最高(SCD组为75%,对照组为81.67%);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与SCD患病呈正相关性(OR=1.922,P=0.036)。结论ApoEε4基因是SCD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载脂蛋白E 主观认知下降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中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β内酰胺酶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样本,所有患者均取痰液标本检验鲍曼不动杆菌,并取鲍曼不动杆菌克隆体进行基因检验。结果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31.65%。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60%,与基因阴性者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中,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β内酰胺酶基因变异率较高。基因变异呈阳性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更高。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beta 内酰胺酶 基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