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O2O管理模式,把其应用到重症监护病房(ICU)存活患者中,对其作用、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收并对其进行干预的ICU存活患者,共200例,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100例接受传统干预,观察组100例接受O2O管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ICU后综合征症候群、家属照顾者负担相较于对照组对比更优,P

  • 标签: O2O管理模式 干预 ICU随访诊所 预防 ICU后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春节休假回来,办公桌上那盆茉莉死了。10来天没人浇水,它枯萎了。人过节去了,花呢?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被忽略了。照顾了它半年多,已经很清楚这盆花需要勤浇水。休假期间谁给它浇水的问题曾在脑海里转了一下,可惜还是轻易地将其抛在了脑后。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把它搬到走廊,拜托保洁帮忙浇水;可以把它送到门口,拜托保安帮忙浇水;可以带它回家,毕竟它只是那么小小的一盆;也可以拜托假期值班的同事帮忙浇水……

  • 标签: 《问题O啦》 杂文 生活随笔 左朱
3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ABCA3外显子10进行基因测序和分析,初步探讨ABCA3 exon10区域上是否有基因变异或多态性位点分布,探讨其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病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NRDS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于2017年9月-2021年3月在海淀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NRDS患儿26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间段、同群体中26例非NRDS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提取两组基因组DNA,PCR扩增ABCA3 exon10,并将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两组ABCA3 exon10 是否有变异或多态性位点存在。结果:在ABCA3 exon10 rs13332514(F353F)位点存在单个碱基点突变C>T,密码子由TTC变为TTT,第353编码位点氨基酸未发生改变。病例组和对照组均存在该位点点突变,其中NRDS组共有16例,变异率为30.2%,非NRDS组共有7例,变异率为13.2%,NRDS组显著高于非NRDS组(X2=4.498,P=0.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A3外显子10区域上rs13332514 (F353F)位点存在单个碱基点突变C>T,该位点变异可能与新生儿发生NRDS有相关性,等位基因T可能是增加新生儿发生NRDS的易感因素之一。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ATP结合盒转运子A3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一例高龄VancouverB2型股骨假周围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包括术后补充血容量,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效预防大出血的发生;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密切关注隐性失血、血红蛋白值变化,及时调整抗凝剂剂量,有效平衡出血与凝血。运用穴位按摩、穴位贴敷有效治疗腹胀、便秘。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疗效满意,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高龄 Vancouver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在我院因典型或不典型胸痛、胸闷而怀疑有冠心病,然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示CSFP组患者41例,冠状动脉狭窄组的患者48例;无冠状动脉疾病的对照者50例。同时采集股/桡动脉外周血测定血清25-(OH)D水平。分析冠状动脉CSFP组和冠状动脉狭窄组及对照组的25-(OH)D水平。结果 1,25(OH)2D3血清检测结果显示CSFP组(21.896±14.180ng/ml),冠状动脉狭窄组(22.451±14.383ng/ml),对照组(31.168±11.792ng/ml)。1,25(OH)2D3,CSFP组与冠脉狭窄组成对比较无显著意义(P=0.066,>0.05),对照组与CSFP组、冠状动脉狭窄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冠状动脉 慢血流现象 1 25(OH)2D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水胶体敷料治疗压力性损伤(2期/3期)的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罹患压力性损伤的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覆盖纱布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水胶体敷料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压疮评分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PUS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水胶体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在呼吸内科的护理中,探讨了对于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进行了观察。方法将6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一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呼吸内科护理中有20例患者基本痊愈,抢救的30例患者中,好转的有21例。结论在呼吸内科中,针对重症患者的病情的特点是非常急速的、死亡情况较高,所以,护理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以减少死亡情况。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护理方法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前列腺素受体类型繁多,可以偶联G蛋白介导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包含4种亚型:EP1、EP2、 EP3 和EP4。EP3受体由于其亚型多样性及偶联G蛋白的复杂性使其成为众多前列腺素E2受体中较特殊的“成员”。本文主要目的是提供对当前EP3受体研究进展的全面概述,为更好地了解亚型关系轴,加速治疗心血管疾病方法的进展。

  • 标签: 前列腺素E2受体3亚型,前列腺素E2(PGE2),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A、25(OH)D3和E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糖尿病患者,同时选取表观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对血清维生素A、25(OH)D3和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维生素A和25(OH)D3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维生素E水平在两组之间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A和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应当及时检测患者基础水平进行综合补充。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维生素A 25(OH)D3 维生素E
  • 简介:【摘要】目的 霍乱是由O1群血清型或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弧菌中对人类致病的主要细菌,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范围乃至世界性的大流行为特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检疫传染病之一。2022年6月18日8:00,市疾控中心接市一医电话报告,发现一例疑似霍乱病例。疾控中心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流调、消杀、检验应急队伍前往现场开展调查,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检所实验室复核诊断为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毒素基因阳性,对病因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标签: 天门市   霍乱   流行病学   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不断涌现,纳米材料作为一种超微型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在发展过程中与生物医学实现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科,即纳米生物医学。本文主要对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粗浅的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医学诊断、药物治疗、疾病预防三方面的应用,希望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医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纳米注射剂可以充分克服传统注射剂在递送药物过程中不良反应、半衰期短以及药物溶解性低等问题,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纳米注射剂优势,提出了纳米注射剂的技术要求,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与人员提供参考,不断促进纳米注射剂发展。

  • 标签: 纳米注射剂 仿制药 药学技术
  • 简介: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快速制备个性化修复,并能对修复的微观结构进行精密控制,因此在口腔种植修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常规制作牙科修复之外的又一可靠选择。目前,可供3D打印的生物医用材料种类较少,这是制约该项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在3D打印领域,用于口腔种植修复的几类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标签: 3D打印 生物医用材料 口腔修复 个性化修复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化延伸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2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一化延伸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位: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1位:一化延伸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一化延伸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桩体,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一体化延伸护理模式 老年2型糖尿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纳米混悬技术为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望为中药难溶性成分的成药性提供新的解决方法。文章对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纳米技术 药物制剂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时选择不同的穿刺间隙所取得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参考对象,按照穿刺间隙的不同作为此次临床分组的主要依据,对照组39例(穿刺间隙为L3-4)与观察组39例(穿刺间隙为L2-3),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项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其麻醉效果较对照组显著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工作中,将腰-硬联合麻醉的穿刺间隙选择为L2-3,可显著提升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将其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穿刺间隙 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