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为医院特殊部门,其虽然不直接为患者提供临床服务,但其为医院各科室提供无菌物品,是处理医院污染物品的重要阵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有着直接的关系。既往各科室对使用过的器械、物品加以清洗、包装后送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处理,这往往存在清洗不彻底、包装不合格等情况,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概率。因此,加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力度、优化各流程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1年尝试改革管理模式,即应用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模式,并将2020年度应用传统管理模式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旨在分析新型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的防控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感染防控 强化质量监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见传染病的社区预防控制和管理措施。方法:对本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相关人员(6名)以及随机选择就诊患者(90例)进行调查,总结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上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案。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6名研究对象中,有83名(86.46%)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人员与就诊患者对于传染病防治了解程度良好,有79名(79.17%)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持肯定态度。在防治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传染病防治宣传渠道有限、防治管理工作不到位、相关人才缺乏以及应急传染病管控体系有待完善等方面。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上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要积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防治管理工作体系、完善人才建设、做好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和规划,从而为当地居民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 标签: 常见传染病 社区预防控制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手术器械质量缺陷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CSSD2019年2月—2022年2月3月分别采用常规处理和采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后处理的2组手术器械,每组230件,在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再处理质量缺陷、满意度和防护行为评分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PDCA 消毒供应 中心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肛肠科常见疾患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出其原因和规律;通过对病人进行手术等介入治疗,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尽快康复。方法:选取172名符合入选条件的肛肠科常见病病人,进行手术前后的痛苦状况观察、随访,并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总结和统计。结果 经临床观察,172名肛肠科手术病人,术后6小时到10小时,24小时后出现的疼痛高峰时段为80人,占46.51%。术后第一次痛主要表现为裂痛、灼痛、刺痛和胀痛。术后的痛苦会随着触碰而加剧,随着症状的消失,逐渐消失。

  • 标签: 肛肠常见疾病 术后疼痛情况 疼痛干预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供应无菌物品的部门,负责医院复用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工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高低,将对整体医院医疗质量以及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具有密切关联性。故此,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采取有效管理模式十分关键,能够为临床医疗质量提供积极保障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医疗以及生命安全。本文将围绕安全管理模式展开,探究其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 标签: 安全管理模式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病的治疗与预防保健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本院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阴道镜、B超等妇科病检查,总结妇科疾病的种类、治疗措施和预防保健措施。结果:妇科疾病的类型十分多样,从多到少依次为炎症性疾病、良性子宫肌瘤、恶性肿瘤及其他妇科疾病。临床上治疗妇科疾病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等措施为辅。结论妇科疾病要注意预防保健,加强对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普及疾病知识等预防保健措施,能够大大降低妇科常见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妇科病 治疗 预防 保健
  • 简介:摘要:疾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相对的,也是相互并存的,面对人类生命和医学的复杂,医者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全面了解患者信息、采用多种诊断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加强多学科协作、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完善反馈机制,提高疾病诊疗过程中的确定性,降低其不确定性。

  • 标签: 诊疗过程 确定性 不确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此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与提升护理质量、满意度中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01-2020.12期间,选择我中心所调配药物:41968例调研。将其分为2组(传统常规管理)20984例、(持续质量改进方案)20984例。总结实施结果。结果:相比之下对比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反之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期间,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普及与实施。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类疾病阴阳毒的护理中药物治疗与副作用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共计70例风湿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与副作用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情况,分析并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整体疾病缓解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且副作用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减少依赖药物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优势。结论:中药治疗与副作用管理在风湿类疾病阴阳毒的护理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常规治疗方法,中药治疗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低。因此,中药治疗与副作用管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应用于风湿类疾病的护理中。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仍然需要进行,以进一步评估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 标签: 风湿类疾病 药物治疗 副作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胃镜室感染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胃镜室未实施护理管理时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胃镜室实施护理管理时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胃镜室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镜室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实施胃镜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胃镜室感染的发生率,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体验。

  • 标签: 护理管理 胃镜室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妇产科接受的100名孕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0名孕产妇(即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50名孕产妇(即观察组)行蒙医预防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孕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2.00%),P<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的患者中使用预防风险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常见风险 预防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于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的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抑郁程度,判断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在2020年至2023年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方法,比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发现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结论: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以后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评估 手术 不良事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实习是护理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毒供应中心又是医院的一个独立专业领域,我国长期以来对消毒供应专业认识存在局限性,缺乏专业理论研究及培训教材,各大中专院校实习大纲与消毒供应中心实际工作和发展脱节,大部分学校缺乏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第一手资料,实习大纲内容陈旧,或对实习无具体要求。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文章介绍了在护生的带教工作中实行总带教老师负责制取得的满意效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教育 护生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癫痫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对其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癫痫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奇偶抽签结果将其分为2组,综合组(n=51,综合性护理)与对照组(n=51,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不确定感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分。结果:不确定感评分,综合组不可预测、不明确性、信息缺乏、复杂性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社会支持方面,相比对照组,综合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以及总分等数据更低(P<0.05)。结论:癫痫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能明显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升社会支持情况,对帮助患者融入社会有较大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癫痫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采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I、RI较低,且P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SV升高,而RI和PI均下降,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SjvO2升高,且CaO2和O2ER均下降,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1、6个月的NIHS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对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选取骨科手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较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来说,通过合理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产后全面护理的优势和相关流程,并在剖宫产产妇中应用后讨论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方法:院内将收录来的剖宫产产妇信息作出列表,列表内遴择100份纳入至2020年5月实行的护理研究内,该部分信息按照双盲法的执行理念,分别与研究内的措施(产后全面护理、常规护理)一一对应,并将总结日期规定在2022年6月,讨论内容均取自血栓发生情况、态度调查。结果:全面组在各个阶段对产妇的下肢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组内产后出现的血栓情况较少,经调整后产妇的下肢血液循环正常,差异达到有效性分析要求(P<0.05);全面组调查了产妇对该措施的持有态度,产妇表示该措施的预防性和安全性更适用于产后恢复,差异达到有效性分析要求(P<0.05)。结论:产后全面护理在不同阶段为产妇提供了专业保障和专业服务,对于血栓的预防性较好。

  • 标签: 产后全面护理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以探究在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的效果为目的,并针对患者肝功能指标、肝损伤发生率及整体治疗有效性等作为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102例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判定其符合纳入标准后,展开分组研究,而后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 通过对参与此次研究的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两种治疗方案后得出:实验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肝损伤发生率仅有4/51(7.84%),同时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50/51(98.03%),研究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P值均<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预防性保肝治疗,其是最佳的配合方案,无论是在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上及肝损伤的控制等方面均起到了关键的干预作用,且临床整体治疗有效率显提升,此项保肝治疗方案可从本质上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应用价值良好,可推进整体临床疗效,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性保肝治疗 老年初治肺结核 肝损伤 影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