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高校不同年级、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经济基础的读者在图书馆电子阅读方面的行为与结果差异,指出图书馆可以通过主动提供阅读器免费租赁等电子资源配套服务,招募电子阅读能力欠佳者加入管理团队,建立微信读者服务平台等方法,缩小读者在电子阅读方面的'信息沟',提升整体阅读水平。

  • 标签: 高校 图书馆 读者行为 电子阅读 信息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需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遵医行为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其分为遵医组及不遵医组,分析影响其遵医行为的原因。结果49例患者中,18例遵医行为差,余者31例遵医行为较好,分析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可知,遵医行为差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缺乏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等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负担大、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自身受教育程度及经济原因等是导致患者不遵医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护理中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维持血液透析对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 标签: 维持血液透析 不遵医行为 原因分析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与儿童”(CTC)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饮食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吴忠市两所条件相似的幼儿园为本次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98名大班儿童为传授组,由幼儿园所指定的老师对大班儿童进行营养教育,176例中、小班儿童为辐射组,采用CTC模式进行营养教育,让传授组儿童向辐射组儿童传播营养知识和合理饮食方法,对照组82例大班儿童为传授组,187例中、小班儿童为辐射组,均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采用问卷方法,对干预前后儿童营养知识、饮食行为的变化以及对营养和食物的态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干预教育结束后,传授组和辐射组儿童对于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以及对营养和食物的态度与干预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儿童对营养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和干预前相比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传授组和辐射组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和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与儿童”(CTC)模式是一种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与饮食状况非常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 标签: 儿童与儿童&rdquo 模式 学龄前 营养教育 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