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管造影中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体会。方法以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6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及造影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成功率、检查时间在5min以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检查中的心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级图像质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等各个阶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检查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图像质量,临床意义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64排螺旋CT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与下肢动脉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关系。方法41例趺阳脉为涩脉的患者,先用NX-3型多功能脉图仪,对切诊为涩脉的病例将脉象仪的传感器探测点置于被测试者趺阳脉搏动最明显处描记脉图,选其中与参照脉图基本一致的作为的样本测取数据,从脉图上读取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然后在同一下肢用彩超检测动脉壁和血流,分别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探查股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趺阳脉)。测得对应下肢动脉各段斑块、狭窄处的最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各取其平均值。结果指切法与脉图法符合率70.69%,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分别与平均血流速度(x1)、平均阻力指数(x2)成二元线性回归(P<0.05),主波高(y)与主波升支角(P)成一元直线相关(P<0.05)。结论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与下肢动脉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趺阳脉 涩脉 下肢动脉血流速度 下肢动脉阻力指数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测量偏头痛大鼠颈总动脉流动力学参数,观察针刺对大鼠颈总动脉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从血流动力学方面初步探讨针刺对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4组,每组各6只.对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进行造模,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必理通组予必理通灌胃治疗,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大鼠颈总动脉的直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心率(HR),计算颈总动脉流量、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Vs/Vd),对各组颈总动脉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必理通组、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流量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双侧颈总动脉流量轻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流量明显升高(P<0.01).与必理通组比较,针刺组右侧颈总动脉流量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PI数值升高(P<0.01).与必理通组比较,针刺组右侧PI升高(P<0.01).各组颈总动脉直径、Vs、Vd、Vm、RI、Vs/Vd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大鼠的颈总动脉流量有明显改善作用,颈总动脉流量、PI与偏头痛密切相关,可作为治疗偏头痛较好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超声 偏头痛 针刺 井穴 颈总动脉血流量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各血流参数测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200例中医各型高血压病患者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并与30例正常血压者作对照。结果:肝火亢盛型平均血流速度增快,搏动指数正常;阴虚阳亢型平均血流速度增快,搏动指数轻度增高;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减慢,搏动指数明显增高。结论:经颅多普勒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衍化进程。

  • 标签: 高血压 中医辨证分型 经颅多普勒 椎基底动脉
  • 简介:为观察化湿利水泄浊法(DTM)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管结构的影响.27只12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B)、化湿利水泄浊组(C)、依那普利组(D),另选同周龄大鼠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灌胃给药8周.测量清醒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壁厚度/管外径(WT/LD)、管壁面积/管面积(MA/WA)、管腔面积/管面积(LA/WA),主动脉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收缩压B组明显升高,C组明显下降;B组ET浓度升高,C组下降;B组主动脉超微结构见中膜纤维化改变,细胞间隙增宽,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等改变;C、D组动脉超微结构改变较轻;B组平滑肌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强,C、D组降低.提示化湿利水泄浊法能部分逆转SHR主动脉的超微结构改变,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 标签: 自发性高血压 化湿利水泄浊法 中医药疗法 主动脉 血管结构
  • 简介:目的:观察养冲调经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流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门诊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养冲调经膏方组)30例,对照组(归肾丸加减颗粒剂组)30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观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月经失血图积分、综合疗效、子宫内膜厚度、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可增加月经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螺旋动脉流状态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养冲调经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进步效果明显优于归肾丸颗粒剂,且服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在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月经过少 肾虚血瘀 养冲调经膏方 疗效观察 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