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常用健脾中成药组方规律。方法:收录《新编国家中成药》中的健脾中成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等方法,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茯苓、白术、甘草、党参、陈皮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白术、茯苓""甘草、茯苓""甘草、白术"等;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陈皮-〉白扁豆""陈皮-〉半夏"等。结论:处方用药中除常见的健脾中药外,尚包括具有健脾作用的部分理气药、消食药及其他类药物。

  • 标签: 健脾药 关联规则 熵聚类
  • 简介: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是中医特色和生命力所在,证候中药新药研发符合中医药治疗传统特色和优势。对证候的界定和证候评估标准的确立,是目前证候中药新药研发研究的难点和瓶颈之一。方证作为方剂用药的临床指征,将方药与证候有机联系在一起,从方证研究入手来确立证候中药的评估体系,是解决证候中药研发关键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现代临床的研究结果和思考,提出了基于方证的证候中药新药研发相关思路的初步设想。旨在抛砖引玉。

  • 标签: 方证 证候类中药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 简介:医药人文社会学科作为医药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其科研效率对促进整个医药领域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使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46所开设人文社会学科的医药高校进行科研效率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医药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科研效率整体偏低,而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导致整体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2005-2012年纯技术效率提升速度最慢。因此医药高校应大力提高现有科研技术的运用能力以提高科研整体效率。

  • 标签: 医药类高校 人文社会学科 科研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MALMQUIST指数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二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统计.方法:对1000张二精神的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的统计方法为DUI(药物利用指数)与DDD(限定日剂量).结果:8种二精神药品被经常使用,据统计,这8种常用二精神药品的DUI≤1.00,而男性病人的使用量要高于女性.用药次数最多的则是地西泮片,占38.80%.结论:我院二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 标签: 二类精神药品 应用情况统计 药物利用指数 限定日剂量
  • 简介:本科教学是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本科中药学/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药学/药学专门人才.实验教学在中药学/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占了约1/3~1/2的比重,它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培养适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雄踞重要地位,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我校长期以来,致力于实验课的教学改革,通过学习其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1-4],结合本校的实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比较合理的药学实验教学体系,现分享于同道.

  • 标签: 药学 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 人才 质量
  • 简介: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我校中医各专业本科学生,进行有关本科生中医药英语能力及相关教学需求的调查,了解中医本科生专业英语水平现状,发现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存在问题,挖掘潜在的专业英语教学需求,为制定英语课程计划,探索中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提升途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中医药 英语 能力 大学英语改革
  • 简介:目的分析奥氮平治疗苯丙胺兴奋剂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苯丙胺兴奋剂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利用奥氮平进行治疗,利用相关量表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分析。结果利用奥氮平对患者进行治疗,4周后疗效总有效率为97.5%。治疗4周后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结论利用奥氮平对苯丙胺兴奋剂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奥氮平 苯丙胺类兴奋剂 精神障碍 行为障碍
  • 简介:目的:通过活性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为控制桑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市场上常见的桑黄品种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ispolon和原儿茶酸含量。色谱柱为UItimateAQ-C18(4.6mm×250mm,5μm);(A)测定hi-spolon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检测波长363nm,(B)测定原儿茶酸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256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hispolon及原儿茶酸分别在线性范围1.3-0.043mg/mL(r=0.9997),0.4-0.025mg/mL(r=0.9998)线性关系良好。鲍氏针层孔菌、裂蹄针层孔菌、火木针层孔菌、忍冬木层孔菌不同种、不同宿主的9个样品均含有原儿茶酸,含量42.8-96.8μg/g。松木上生长的不同种桑黄,均未检出hispolon,其它样品含有hispolon,含量90.9-223.3μg/g。结论不同桑黄样品均含有原儿茶酸,可作为桑黄的指示成分进行检测。受试样品hispolon含量差异大,表明品种、宿主和生长环境对桑黄成分具有明显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宿主,松木上生长的桑黄,均未检出hispolon。监测hispolon含量,对控制桑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桑黄 hispolon 原儿茶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炮姜中5种姜酚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14个不同产地炮姜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UPLC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BEHC18(100mm×2.1mm,1.7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5种姜酚成分呈现较好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8%、99.41%、97.70%、97.64%和97.51%;14批不同产地炮姜中5种姜酚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实验方法快捷、稳定、重复性好,能够准确地测定炮姜中5种姜酚成分的含量,为评价炮姜的质量和炮制工艺提供了分析方法。

  • 标签: UPLC 炮姜 姜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