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吸烟和空气污染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为 0.5357‰,每年新增的肺癌患者占所有癌症病例中的18.74%,确诊后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15%,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ease, COPD)是以吸烟为主要诱因,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的全身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肺癌及COPD并存,可能与两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有关。肺癌合并COPD化疗效果欠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与化疗后炎症反应增强有关。因此,探索肺癌合并COPD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化疗 塞来昔布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护理对肺癌晚期疼痛控制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历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BPI-C评分和PSQI评分,通过几组数据来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肺癌晚期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和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护理 肺癌晚期 疼痛控制 睡眠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湖北襄阳441000【摘要】目的:探讨在周围性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经皮肺穿刺和支气管镜活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可疑周围性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肺穿刺诊断,而实验组采用支气管镜活检,并对两组患者诊断情况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调查显示,实验组患者周围性肺癌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并且其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及灵敏度等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性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支气管镜活检诊断率相对较高,并且术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

  • 标签: 经皮肺穿刺 支气管镜活检 周围性肺癌  中医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灸联合经筋刺法治疗阳虚型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阳虚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研究需求,采用差异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患者不同治疗指导方案,对比患者最终治疗效果,指标观察治疗前后NRS评分及阳虚证评分。结果:患者治疗前NRS评分对比无差异,数据差值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数据差异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整体好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前阳虚证评分对比无差异,数据差值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数据差异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整体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阳虚型肺癌患者癌性疼痛治疗而言,给予患者精灸联合经筋刺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所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推广该治疗方案。

  • 标签: 精灸 经筋刺法 阳虚型肺癌患者 癌性疼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期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早期周围期小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分析60例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60例早期周围期小肺癌患者均可见典型影像学征象。结论 多排螺旋CT技术可以在早期周围期小肺癌的诊断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技术 早期周围期小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全麻联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6h、12h、24h、48h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统计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及血管活性药(如去氧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应用情况;监测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5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20min(T3),清醒即刻(T4)各时间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去氧肾上腺素及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0时两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MAP水平较T0时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1、T2、T3、T4时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两组HR水平较T0时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2、T3、T4时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物的用量,提高镇痛效果,使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胸椎旁神经阻滞 肺癌根治术 VAS评分 动脉压 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