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采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其手术治疗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胫骨下段骨折患者50例,采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情况,并进行随访,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的情况;依据Jonherwruh评分标准判定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疗效优32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8.0%。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未出现切口感染、延迟愈合、骨不连、骨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疗效显著,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固定

  • 标签: 胫骨下段骨折 胫骨远端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 临床研究
  • 简介: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GartlandⅢ型骨折不稳定,需手术治疗.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内外侧3枚克氏针经皮交叉固定治疗195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予精心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交锁髓内钉与股骨解剖板固定治疗股骭不稳定型骨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股骨干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患者采用髓内钉治疗,17例患者采用股骨解剖板固定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4.81±2.40)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髓内钉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股骨解剖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患者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股骨解剖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06±1.63)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9±1.9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疗效确切,在减少手术创伤、加快骨折端愈合方面效果优于股骨解剖板固定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骨折 手法整复 髓内钉 解剖板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法整复外固定固定骨折并配合接骨七厘片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手法整复石膏固定组,不配合药物治疗,第2组为手法整复外固定固定组,不配合药物治疗,第3组为手法整复外固定固定,配合口服接骨七厘片组,每组各32例,分别记录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配合口服接骨七厘片组的肿痛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外固定固定组及配合口服接骨七厘片组腕关节功能明显优于石膏固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接骨七厘片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外固定固定效果明显优于石膏固定,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 外固定架固定 接骨七厘片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固定拆除时间、功能康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临床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开放性骨折患者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性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骨折治疗仪 外固定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