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中医整脊学经过两千多年临床积累,形成其富于东方传统文化特色治疗学。在中医传统思维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科学进行研究,形成独具中国特色脊柱运动力学理论,即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脊柱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应力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和椎曲论。这些理论,施杞教授高度概括为“一圆一说两论”。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下,现代中医整脊学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运用手法、针灸、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练四大疗法以防治脊柱劳损病。在临床应用这“三则”“四法”,同时,根据辨证论治法则,实施“医患合作”“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腹病治脊”“腰病治腹”八大策。

  • 标签: 中医整脊学 脊柱圆筒枢纽学说 治疗观 辩证 现代医学科学 脊柱轮廓应力
  • 简介:中医学中并无颈椎病、腰椎病病名,与颈、腰椎病相应描述散见于“痹证”、“项强”、“头痛”、“眩晕”、“颈筋急”、“腰痛”等条目之下。《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胭如结,踹如裂”。此所描述症状与颈、

  • 标签: 腰椎病 治疗 整体疗法 头痛 中医 素问
  • 简介:颈、腰椎病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形神互伤一类疾病。颈、腰椎病病因除外伤和劳损外,多为神伤心志、内伤七情、正虚邪入。就“形病”而言,筋肉病导致骨病,其病理机制为筋、肉、脉挛缩,导致气滞血瘀,局部形成病灶,继而影响人体神各种功能;就“神病”而言心神伤导致五脏神伤,脏腑功能失和,气机紊乱,经络气机阻滞,如此筋、肉、骨失养,进而发生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退行病变,最后形成神病一形病一神病一形神合病恶性病理循环,使脊柱整体失稳及人形神整体失和。所以,颈、腰椎病多由患者自身因素所造成,根据本病神病伤形、形病伤神形神互伤病理变化过程,其病位在皮、在筋、在肉、在脏、在经、在骨、在神,因此,治疗这类病宜医患合作,充分发挥患者自我表现调控能力,综合运用中医多种疗法,对患者形神辩证施治本病整体和局部部位,则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达到治病又治人,治病必求本目的。

  • 标签: 颈椎病 腰椎病 形神整体 病因 病机 病位
  • 简介:脊柱整体推拿手法源于中医骨伤科正骨、推拿按摩、矫正脊椎手法不属按穴松筋手法,一套整复脊椎骨位移手法,他不是单个椎体整复,而是整体同一方向同步整复。依靠宏观思维,用标准身体去衡量活人体形去辩认正常否,由外揣内脊椎骨曲线变形状况,以此实施推拿手法,脊柱推回到正常标准位置。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云“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 标签: 脊柱整体推拿法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骨伤科 按摩疗法
  • 简介:当前,脊柱劳损病不仅具高发病率,而且具高复发率。随着我国社会老龄人群比例增高,本病发病人数逐年升高。据北京市2007年调查,颈腰痛占老年人患病第二位,高达43%。因此,如何提高脊柱劳损病防治,已是社会迫切需求。中医整脊科,运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人体脊柱系统功能解剖、运动力学,用手法为主中医疗法调整气血、筋骨,使气血协调并恢复或改善脊柱力学平衡以防治脊柱劳损伤病学科。现代人群中患病率最高颈腰痛等脊柱劳损病,其主要病因病理慢性劳损导致脊柱骨关节失衡而发病。因此,对错位骨关节进行“整复”,中医整脊科研究目标和诊疗目的。整体中医核心理论,对脊柱进行整体调整,

  • 标签: 中医整脊 人体脊柱 慢性劳损 高发病率 老龄人群 高复发率
  • 简介:临床上脊椎错位,包括微小错位(称错缝),产生病机——神经血管障碍,介入各科病率很高;目前又被医界所忽视,误诊误治率极高疾病,定名为“脊障”;因此,椎动脉颈椎病关键也是查找“脊障”。查找“脊障”在病因学上一大发现.并诱发治疗学上一场大革命。韦以宗教授从全新角度诊治“脊障”途径,一个大突破、大飞跃、各科大横向联系;在临床上有独特疗效,中国整脊治疗模式丰富发展,治疗学上一大进步。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床体 脊椎错位 血管障碍 误诊误治 整脊治疗
  • 简介: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方式变化,人们屈颈机会增加,颈椎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一种现代病。其中脊髓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clopathy,简称CSM)由颈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病理变化引起一种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中老年脊髓功能障碍常见类型,约占颈椎病5%-10%,且致瘫率高,其病理基础脊萌遭受外部压迫和脊髓血运障碍。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疗效观察 手法治疗 功能障碍性疾病 临床 颈椎间盘退变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根颈椎病如何辨因论治规范化治疗。方法:通过观察260例符合神经根颈椎病诊断病例,其中男145例,女115例,平均年龄47.45岁。采用手法、颈椎牵引、电针刺激、中药离子导入、物理治疗、中西药物等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以及微创手术及常规手术治疗,通过观察治疗效果,进一步总结本科室多年来治疗CSR方法和经验,并结合文献报道加以论证。结果:260例中,痊愈101例,占38.85%;显效:109例,占41.92%;有效:50例,占19.2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辨因论治方法治疗CSR疗效肯定,合理、规范选择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对CSR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规范化 治疗
  • 简介:椎动脉颈椎病(CSA)临床上以头晕为主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单纯或合并有椎动脉刺激颈椎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神经根而位居颈椎病分第二位。有人统计,约70%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且椎动脉颈椎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经过我们多年研究发现,椎间失稳发生,尤其在椎动脉颈椎病发病病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临床上我们采用以颈椎定点旋牵复位手法为主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病历完整173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椎间失稳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 治疗 X线检查 旋牵复位
  • 简介:颈椎病常见病,有人误认为治不好,原因出自一般治疗都是对症治疗,没有很好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以下简称“颈曲”)。因此,反复发作。中医整脊科对颈椎病治疗,是以“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治疗原则,治疗目标是以调曲为主,使因病导致颈曲紊乱,得到改善或恢复。这是我们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得出经验。

  • 标签: 颈椎病 颈曲 对症治疗 防治 生理曲度 反复发作
  • 简介: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疗效。方法:以临床症状定位,触诊定位以及影像学定位三步神经定位方法对神经根颈椎病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对颈椎横突部阳性反应点,关节突阳性反应点为主要治疗点。同时与针刺治疗作对照。结果:针刀组80例中痊愈38例,显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7.5%,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结合三步神经定位法能使针刀微创治疗更加精确,对疼痛改善优于针刺疗效显著,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针刀治疗 微创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整骨理筋法结合中药治疗脊髓颈椎病,以补益脾肾兼用疏筋活血通络之法,达到培补固元,使病人达到自身修复,治愈疾病目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整骨推拿、手法复位术(定点旋提复位法等)、颈椎牵引法及结合中药内服法,对120例脊髓颈椎病在临床上治疗观察;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脊髓颈椎病4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整骨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脊髓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低风险性,可重复性等优点。总有效率91.67%;随访1年未再复发。结论:整骨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脊髓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旨在科学客观地评价、进一步验证此法治疗脊髓颈椎病优越性。确定其治疗脊髓颈椎病有据可依,验证其法治疗效果,整骨复位角度、力度、方向,证明此法安全有效便于推广。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整骨推拿 手法复位术 中药内服
  • 简介:舒张指揉法我科前主任沈健群老师创建一组采用一指禅推、四指平推、滚法、摩法、提拿、点按、揉法、抹法、扫散法复合推拿手法。为了探讨舒张指揉法对椎动脉颈椎病治疗价值,笔者对8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行舒张指揉法加电脑间隙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则使用电脑间隙牵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揉法 对照组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治疗 观察 临床运用
  • 简介:目的:本课题从神经根颈椎病颈胸枢纽关节紊乱导致椎曲改变生物力学原理立论。应用调整颈胸枢纽纠正椎曲紊乱治疗神经根颈椎病,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运用传统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和运用颈胸枢纽调曲法治疗治疗组。观察了符合纳入标准病人80例,其中对照组35例,治疗组45例。二组病人均采用颈椎牵引,但手法分别为作颈肩推拿对照组和颈胸枢纽调曲治疗组,连续治疗20天,每10天1疗程,中间休息1-2天,再治疗10天,共2疗程20天,结束疗程。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临床治愈率为31.4%;治疗组总有效为100%,临床治愈率为86.7%。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极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并通过颈椎生物力学分析,说明颈胸枢纽调曲法科学意义。研究证明,颈胸枢纽调曲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安全可靠和高疗效疗法。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组 调曲法 枢纽 临床研究 生物力学原理
  • 简介:交感神经颈椎病发病率虽低,但确较难处理一种疾病。我们近年来应用中医微创疗法结合中医整脊技术,对本病进了临床研究,结果取得满意疗效。材料与方法:本文介绍了符合诊断标准交感神经颈椎病36例,经用中医微创针刀疗法对病变部位压痛点,横突后结节,小关节囊进行闭合性松解,然后应用中医整脊技术对病变椎体进行整脊复位,恢复颈椎力平衡,使颈椎达到新力学平衡,结果:治疗36例有效32例,有效率93%以上。结论:颈椎劳损致颈椎肌肉产生异常运动,横式应力环境改变,使颈屈发生改变,产生力学平衡失调,产生交感神经颈椎病主要原因。应用中医微创疗法加中医整脊技术,治疗交感神经颈椎病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 标签: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中医微创 中医整脊
  • 简介:目的探讨寰枢关节错位诊断标准和分以及整脊疗法效果。方法根据215例寰枢关节错位临床表现,X线片颈椎曲度以及张口位寰椎侧块与齿状突间距位置关系改变为依据,提出本病诊断分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运用寰枢端转复位法为主整脊治疗。结果寰枢关节错位分为侧偏、前倾和混合;并以寰齿关系、症状体征恢复程度为疗效标准,用整脊手法为主治疗,治愈和临床治愈率为88.4%。结论运用整脊疗法,根据分法辨证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诊断分型 整脊疗法 X线检查 颈椎曲度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牵引推正法对神经根颈椎病(颈椎失稳)治疗后疗效指数及颈椎失稳X线片改善情况两者相关性,以推理牵引推正法正骨治疗机理。方法:30例神经根颈椎病忠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列为一组,用牵引推正法进行治疗。对每一病例手法治疗10次后依打分法确定疗效指数;并根据治疗前后X线片分析确定治疗颈椎失稳最终疗效,并对两者进行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R^2=0.448,F=22.669,P〈O.O1,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片显示位移改变=-1.080+2.429疗效指数。结论:牵引推正法对神经根颈椎病(颈椎失稳)治疗后疗效指数及颈椎失稳X线片改善情况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失稳 牵引推正法
  • 简介:目的:研究仰卧拔伸手法结合牵引治疗颈和神经根颈椎病。方法:对86名颈和神经根颈椎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仰卧拔伸手法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取颈椎牵引治疗。结果: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中将颈椎牵引与仰卧拔伸手法结合治疗颈和神经根颈椎病,能恢复患者颈椎生理弧度,调整椎间盘与神经根位置及钩椎关节,具有操作方便,疗效满意,安全可靠等优点。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仰卧拔伸手法 牵引治疗 颈型 颈椎病患者 神经根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