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软组织损伤称“伤筋”,伤筋不仅有“瘀”“有热”,而还有“未破皮”与“破皮”之分,前者多属瘀血凝滞,后者除瘀血外,常有风毒之邪乘隙内侵,毒瘀互结,日久壅而发热,内腐血败,从而出现受伤部位的红肿热痛。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骨髓炎 治疗 伤科 瘀血凝滞 软组织损伤
  • 简介:胸背筋膜炎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是在既往文献基础,结合临床实际编写的。现将本《指南》编写的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背肌筋膜炎 诊疗指南 编写
  • 简介:筋膜炎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急性或慢性反复发作的颈肩腰背部疼痛。我们根据多年的治疗经验研制成“通络搽剂”,自2003年4月起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通络搽剂治疗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通络搽剂 肌筋膜炎 外治法
  • 简介:小儿斜颈俗称“歪头”,是指头向患侧倾斜,颜面旋向健侧为主要特点的病症。引起斜颈的原因很多,如先天性颈椎异常、颈椎结核、颈椎损伤等,而以性斜颈较为多见。性斜颈的主要病理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其病因尚未完全确定,有不同看法:1.认为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因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化形成挛缩。2.认为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血运供给不足,引起该缺血性改变,肌纤维水肿、坏死及继发性肌纤维增生最后引起肌肉挛缩造成性斜颈。

  • 标签: 小儿肌性斜颈 推拿治疗 胸锁乳突肌 纤维性挛缩 肌纤维增生 临床
  • 简介:目的:观察小针刀在治疗颈肩背筋膜综合征中作用及疗效。方法:择定治疗点,按常规采用小针刀松解剥离局部病灶,共观察60例患者,结果:经1~5次治疗,6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54例,占90%,有效患者4例,占7%,无效2例,占3%。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颈肩背筋膜综合征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痊愈率高、复发率低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疗法。

  • 标签: 颈肩背肌筋膜综合征 针刀 治疗 注意事项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祛腐生散对大鼠建立骨髓炎相关模型的治疗作用,通过X线及组织形态学观察消炎抑菌等实验。结果:祛腐生散对骨及软组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抑菌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该药对骨髓炎有抗炎和吸收坏死组织及修复作用,是一种治疗骨髓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祛腐生肌散 骨髓炎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为了解人类腰大的作用及其与腰曲形成的关系,选取家兔作动物实验,观察家兔腰大的作用与腰椎运动的关系。方法选健康成年家兔3只,首先在全麻下观察厉肢正常位和后伸位(正常家兔的活动度范围)其腰椎曲度的X线片改变,再解剖暴露腰大,观察其起止点以及正常活动度的前屈后伸与腰椎活动关系.然后高度后伸后肢(模拟人体站立)状况下,观察腰大的紧张度和长度,并摄取X线片,再分别在切断一侧腰大、双侧腰大和保留腰大切断腰背,高度后伸后肢状况下,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变化。结果家兔的腰大能带动腰椎向腹(前)向背(后)运动,高度后伸后肢腰椎刚出现向腹(前)的弯曲。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动物实验 家兔 竖脊肌 X线检查
  • 简介:目的:评价针刺骨骼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12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并对其疗效进行判断。结果: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5.83%。结论:针刺骨骼法能有效治疗颈肩腰腿痛。

  • 标签: 针刺 骨骼肌 颈肩腰腿痛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的作用及其与人类腰曲形成的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片,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片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片显示短缩,平均为1.2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腰曲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腰大。结论:腰大的伸缩是腰曲形成和改变的主要运动力。腰椎在站立和端坐下有伸缩运动。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X线检查 伸缩运动 生理机制
  • 简介: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测技术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椎旁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德国生产的西门子SIEMENS.NOVUS.MRI检测扫描仪,对AIS患者49例,男11例,女38例,年龄6.22岁进行凸凹侧椎旁的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左右椎旁群大小、形态变化,(主要是竖脊、腰大)凸侧椎旁较凹侧变短、增粗,凹侧椎旁较凸侧不同程度变细、变长,以顶椎区最明显。结论AIS患者顶椎区椎旁耐力较差,容易疲劳,尤其是凹侧更为明显,相对来讲凸侧肌肉厚,力量较大,故此,即使凹侧经过大量有效的锻炼,还是拉不过凸侧的劳损点的拉力。相反,松解凸侧劳损点,能迅速降低凸侧拉力,调整相对力的平衡,对纠正脊柱侧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 磁共振成像 青少年 椎曲 平衡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利水消肿治疗足踝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4月到2009年4月足踝肿胀临床病例资料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并甘露醇和单独甘露醇,观察各组患者肿胀消退程度,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时间。结果:中药并甘露醇组疗效明显优于甘露醇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活血利水消肿合并甘露醇治疗术后肢体肿胀有着良好的作用。比单独应用甘露醇有一定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利水 足踝肿胀 甘露醇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拉伸带动脊柱伸展应力的生物力学关系。背景资料:脊柱三维结构之六大自由度是刚体运动,未包括肌肉动力作用的纵轴伸缩运动。人类椎曲形成于二足支撑诱导的应力功能性适应,未知主要源自何力。颈腰痛导致脊柱所致力学改变问题远未解决。方法:取家兔12只,分3组,每组4只,解剖后保留枢椎以下完整之脊柱及骨盆、髋关节、股骨,不损伤脊柱前纵韧带及所附着之腰大、以及附着于脊柱背侧的肌肉韧带。置于生物力学拉伸测试仪(日本岛津制作所产AGS-J系列)上端十字头分别夹枢椎(颈胸腰段)。第1胸椎(胸腰段)和第12胸椎(腰段)下端十字头夹股骨上部,分别作有腰大状态下和切断腰大状态下,股髋自屈曲位到过伸带动脊柱自屈曲位到过伸位拉伸试验,测定两种不同状态下脊柱各节段的伸展应力(N/mm^2)。结果:有腰大状态和切断腰大状态下,股-髋-脊柱拉伸后脊柱伸展应力分别为:颈胸腰全段平均为306.6675N/mm^2:78.7167N/mm^2胸腰段为680.8417N/mm^2:373.0375N/mm^2;腰段为1990.7944N/mm^2:523.0608N/mm^2经统计学分析,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大拉伸对脊柱伸展应力影响显著,是脊柱伸展运动主要作用力,颈胸腰段占75%、胸腰段占45%,腰段占74%的伸展应力源自腰大。脊柱运动在腰大作用下产生纵轴伸缩活动度;二足步态在腰大拉伸脊柱伸展一过伸动态下形成颈、腰曲;牵引下肢、过伸悬吊腰椎可解决因病所致脊柱力学紊乱临床问题。

  • 标签: 腰大肌 拉伸脊柱伸展应力 生物力学 运动力学 颈曲 腰曲
  • 简介: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复合型骨折,常伴有胫腓下关节,距上关节的分离移位。踝损伤较复杂,根据不同的受伤机制和病理改变,可造成不同类型的骨折和不同程度的关节韧带损伤和不同方向的骨与关节的错位。据长期临床经验所见,不同的受伤机制,处治的方法也大有区别。因此,在手法整复治疗前,必须根据X线照片、局部损伤症状、受伤机制三方面相结合,明确了骨折的类型,方能使用正确的复位手法,对于双踝和三踝骨折常伴有距上关节脱位和胫腓下关节分离及内外侧韧带的撕裂伤。对于这样一个关节内复合性损伤,治疗时必须把骨折脱位完全整复达解剖对位或近乎解剖对位。

  • 标签: 踝部骨折 手法治疗 胫腓下关节分离 推拿 回旋 受伤机制
  • 简介: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鞘和内层的腱滑膜鞘共同组成。腱滑呈双层套管状,分内、外二层。内层紧包于肌腱的表面;外层紧贴于腱纤维的内面。内、外二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内、外二层相互移行的部分,称腱系膜,内有血管、神经经过。腱鞘可起约束肌腱的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的磨擦。在腕部、掌指足部和肩肱二头肌腱沟等处均有腱鞘。

  • 标签: 一指刀手法 治疗 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