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室缺)采用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6-16至2010-6-22,成功封堵室缺21例(其中同时合并膜室缺5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4~35岁(平均12岁)体重13~74kg,中位数38.8kg。均可于胸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左心室造影显示缺损左心室面直径为(8.9±4.8)mm。结果21例均成功建立动静脉轨道,动脉进路选择右股动脉,静脉进路为19例穿刺右股静脉,2例采用右颈内静脉。选用的封堵器为美国AGA公司室缺封堵器4枚,动脉导管未闭蘑茹伞2枚;德国pfm弹簧圈1枚;国产室缺封堵器8枚;国产PDA封堵器6枚。一般选择封堵器直径>室缺直径3~6mm,本组为(9.8±2.8)mm。3例有残余分流者均为多发缺损,分流束≤2mm,随访期间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和传导阻滞。结论室缺发病率较低,仅占我院室缺介入治疗的2%,其特点是多发,且易低估缺损大小。经导管法堵闭室缺成功率较高,疗效明确,操作安全,准确判断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及操作者的经验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介入治疗 封堵器 肌部室间隔缺损 直径 动脉导管未闭 成功率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明确诊断的膜周室间隔缺损患者,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心超及心电图,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0例膜周室间隔缺损患者中39例封堵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97.5%,术中和术后应用左心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观察无明显残余分流和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外膜超声心动图(IEE)在室间隔缺损(mVSD)镶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为单纯mVSD的患儿8例。所有患儿均在IEE引导下完成经胸mVSD镶嵌封堵治疗,并于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TTE、心电图、尿常规,观察封堵器有无移位、脱落,有无心律失常及溶血等并发症发生。结果8例患儿均在IEE引导下经胸镶嵌封堵成功,其中1例存在残余分流。术后1、3、6、12个月随访,封堵器均无脱落及移位,无心律失常及溶血发生,残余分流患儿在术后6个月复查时残余分流消失。结论IEE引导镶嵌治疗mVSD具有清晰显示mVSD全貌、准确引导镶嵌治疗过程、受操作位置和角度限制较小、无辐射、无需造影剂、创伤相对较小(避免体外循环)等优势,在mVSD镶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外膜
  • 简介:通常膜周室间隔缺损的形态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即漏斗型、窗型、管型和囊袋型(膜瘤型)。从病理上室间隔瘤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室间隔瘤是心脏膜间隔向右侧心腔囊袋状突起的一种先天性畸形。而膜瘤型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由于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膜部瘤 堵闭 封堵器 介入 多孔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4年8月我院147例膜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ventricularseptaldefect,pmVSD))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147例患者男,68例,占46%,女,79例。占54%。年龄3-55岁。平均年龄12.45±0.99。其中56例封堵术后出现新的心律失常,28例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12例出现一过性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交界区逸搏心律,6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出现早博。1例术后第五天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外科取出封堵伞并行外科修补术。结论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心律失常 介入封堵 封堵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室间隔缺损介入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科室2013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均采用室间隔封堵术予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介入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1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其中18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中,显效7例,有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其中13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介入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封堵术 介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计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细心护理,3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患者进行Amplatzer封堵器VSD封堵治疗,观察手术疗效及术后随访情况。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心病VSD有效、安全。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外膜超声心动图(intraoperative epicardial echocardiography, IEE)引导下经胸镶嵌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mVS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行IEE引导经胸镶嵌封堵治疗单纯mVSD患儿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4.43±0.98)岁;体重(14.38±1.73)kg;mVSD直径(6.89±1.32)mm。全部患儿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并于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心电图、尿常规。结果9例患儿均在IEE引导下经胸镶嵌封堵成功,其中1例存在残余分流<2 mm。封堵器型号为(7.98±1.53)mm,术后1、3、6、12个月随访,封堵器无脱落及移位,无心律失常发生,残余分流患儿在术后6个月复查时残余分流消失。结论IEE引导下经胸镶嵌治疗小儿mVSD,避免了体外循环,同时无X线损伤,无须使用造影剂,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疗效满意。

  • 标签: 儿童 心外膜超声 肌部室间隔缺损 镶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心动图(彩超)在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2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15例膜室间隔缺损(VSD)。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治疗。经胸壁彩超获取图像。结果20例ASD和15例VSD均成功封堵。术中经胸壁彩超能观察到封堵器在心腔内的图像。封堵术后即刻观察穿隔血流消失。术后1周彩超复查,35例封堵器位置良好、稳定、无残余分流。有2例ASD患者上腔静脉入口处血流速度较术前加快,术后半年彩超复查流速正常范围。结论彩超在ASD和VSD封堵术中对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室间缺损 封堵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80例患者,年龄为12~56岁(平均年龄33.3±9.9)。术前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VSD,均为膜周缺损缺损直径5~12mm(平均直径6.4±1.5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2~6mm(平均距离3.7±1.2mm)。所有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确定适合封堵后行膜VSD封堵术。结果80例患者均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其中76例即可无分流,3例有微量残余分流,3个月后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残余分流消失,1例出现比较明显的分流,观察15分钟后分流量有所减少,但术后1天出现溶血现象,行急诊心脏外科VSD手术修补术及封堵器取出。术中无其他并发症出现,随访6~18个月。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有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护理人员在严密观察围手术期的风险及并发症的同时,膜VSD封堵术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膜部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器治疗膜周室间隔缺损后心电图变化,研究其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5月112例膜周VSD行介入封堵术的患者资料,连续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患者术前心电图均窦性心律,术后共出现房室传导阻滞34例,发生率30.4%。经治疗,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9例,4例恢复正常,5例出院时未恢复正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2例恢复正常,3例转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仍有2例出院时未恢复;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2例恢复2例未恢复。I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经治疗6例恢复窦性心律,1例出院时未恢复;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全部转窦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2例恢复窦律,1例转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于第6天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1个月未能恢复改永久起搏器。结论房室传导阻滞是膜周VSD封堵术的常见并发症,多在术后早期发生,也应警惕迟发性传导阻滞的发生,经治疗多能恢复,不可逆的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应及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封堵术 心电描记术 房室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心室间隔缺损(ventrieularseptaldefect)可单独存在,亦可作为法洛四联症或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一分而存在。一般所称心室间隔缺损是指单纯的心室间隔缺损,而不是伴有其他畸形的心室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又以膜间隔周围的缺损最为常见。本病在男性略多见。

  • 标签: 心室间隔缺损 膜部间隔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系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缺损,由此产生左、右两心室的异常交通。讨论室间隔缺损患者外科手术后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结论术后监测心律、心率及预防发生肺高压危象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密切观察病人心律、心率的变化。定期或连续描记心电图。维护左心功能VSD修补术后,左向右分流消除,左心血容量增大,因此,左心功能的维护尤为重要。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外科手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