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肉苁蓉俗称沙漠人参,是中国西北荒漠地区特有的名贵补益类中药材;含有苯乙醇苷,多糖,半乳糖醇等活性成分,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功效.肉苁蓉加工炮制历史悠久,通过高温杀酶处理(蒸制或水焯),肉苁蓉鲜切片的苯乙醇苷类成分(主要是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明显升高;酒蒸炮制可有效减弱肉苁蓉的润肠通便作用.本研究对肉苁蓉药材产地加工和炮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历史沿革、加工炮制对肉苁蓉药材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影响,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指出目前肉苁蓉加工炮制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肉苁蓉加工炮制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肉苁蓉 产地加工 炮制 进展
  • 简介:目的:比较6种花椒(Zanthoxylum)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口腔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从中寻找抗菌的活性物质.方法:用于抗菌活性实验的口腔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ATCC25175),放线菌(ActinomycesnaeslundiiATCC12104)和嗜血放线伴生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icomtansATCC43717).抗菌实验为琼脂扩散法(agardiffusionassays)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结果:拟蚬壳花椒(Z.lactum)的根对这些口腔致病菌表现出最强的抗菌活性,其次是两面针(Z.nitidum)和异叶花椒(Z.dimorphyllum)的根.进而对异叶花椒(Z.dimorphyllum)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到4个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Canthin-6-one对这三种口腔致病菌均有很强的抗菌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C)在15.6和62.5μg/mL之间.结论:Canthin-6-one可能是异叶花椒抗菌活性的物质基础.

  • 标签: 花椒属 异叶花椒 拟蚬壳花椒 口腔致病菌 抑菌 Canthin-6-one
  • 简介:目的:为疑似“灵芝”样品基原探究提供性状和分子鉴定证据。方法:在基于传统形态特征初步鉴定基础上,对疑似灵芝两样品ZZ和SS的rDNA-ITS区序列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BlastN比对,样品及最相似物种ITS序列对齐后使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序得到样品ZZ和SS的rDNA-ITS区序列分别为752、753个碱基,与已发表极硬红皮孔菌(Pyrrhodermaadamantinum)rDNA-ITS区序列相似度达99.0%,并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极硬红皮孔菌聚为一支,而与紫芝、树舌灵芝遗传距离较远。结合样品ZZ和SS的子实体形态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结果判断其为极硬红皮孔菌。结论:基于rDNA-ITS区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药用真菌分子鉴定方法,为疑似样品基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分子鉴定 极硬红皮孔菌 ITS序列
  • 简介:目的:研究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以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运用大鼠外翻囊模型,研究不同段、浓度、pH、P-gp抑制剂、MRP抑制剂、细胞间紧密连接开放剂对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在大鼠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段中,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Papp为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不同浓度下,两者Papp无显著性差异;不同pH条件下,两者吸收有较大差异,其中pH=7.4条件下,两者吸收最好;在分别加入P-gp和MRP抑制剂后,两者的吸收均显著性增加;加入细胞间紧密连接开放剂,两者的吸收有一定的增加,但不显著。结论: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吸收机制可能是以被动转运为主,且均受P-gp和MRP的影响。

  • 标签: 马钱子碱 士的宁 外翻肠囊模型 P-GP MRP 细胞间紧密连接
  • 简介:健脾理片系“真人养脏汤”加减而成。实验研究表明,该方能明显改善大黄所致的脾虚症状,减轻大黄、蓖麻油所致小鼠的腹泻程度,并有强壮、抗炎、镇痛、止血等作用。

  • 标签: 健脾理肠片 脾虚 腹泻 镇痛 抗炎
  • 简介:综述了扁核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扁核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扁核木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目的:同时测定獐牙菜植物中四种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獐牙菜苦苷、芒果苷、当药醇苷和雏菊叶龙胆酮四种抗肝炎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四种成分分离良好,在检测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2%和4.6%,加样回收率为97.94%~99.84%。建立了獐牙菜植物中四种不同化学结构类型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能成功的的运用于同时测定獐牙菜植物不同部位中獐牙菜苦苷、芒果苷、当药醇苷和雏菊叶龙胆酮四种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及獐牙菜植物的鉴定。

  • 标签: 獐牙菜 HPLC-UV 獐牙菜苦苷 芒果苷 当药醇苷 雏菊叶龙胆酮
  • 简介:前沟藻甲藻中含有丰富的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大环内酯类和长链多羟基多烯类化合物,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1986年到2003年间有关前沟藻甲藻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这类海洋微生物的药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海洋微藻 前沟藻属 化学 生物活性
  • 简介:综述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对五味子科南五味子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工作。我们从5种南五味子药用植物的藤茎中共分离鉴定了80余种化合物.并主要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抗脂质过氧化、钙拮抗和PAF拮抗等与补血活血作用相关的生物活性,同时也尝试抗HIV方面的研究工作,发现部分未脂素和三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 标签: 南五味子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木脂素 三萜
  • 简介:目的:由于狭叶茴香属于我国的濒危野生物种之一,寻找狭叶茴香的理想替代药材非常必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狭叶茴香和假地枫皮这两种八角植物的根皮提取物注射液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模型,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模型以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评价这两种注射液的抗炎活性。小鼠热板致痛模型和小鼠醋酸致痛模型评价这两种注射液的镇痛活性。结果:这两种注射液均表现出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结果中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假地枫皮的根皮提取物注射液的抗炎镇痛作用与狭叶茴香的相当。实验结果显示,假地枫皮有可能成为狭叶茴香的理想替代药材。

  • 标签: 木兰科 狭叶茴香 假地枫皮 抗炎 镇痛
  • 简介: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大鼠经抗生素治疗后的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新生11天大鼠,经小脑延髓池进针,注射浓度为3×108cfu/ml的脑膜炎奈瑟球菌混悬液,复制脑膜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生素治疗组(氨苄青霉素钠200mg/kg)、穿心莲内酯组(50mg/kg)、激素组(地塞米松1mg/kg)。连续给药6天后观察各组的存活率、平均最高体温增量、血浆脂多糖水平、血清TNF-α、IL-6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定脑膜组织p65和IκBα表达水平。结果:50mg/kg穿心莲内酯和激素治疗组存活率明显高于抗生素组,平均最高体温增量、血浆脂多糖水平、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65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和单用抗生素组,而IκBα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和单用抗生素组。结论:穿心莲内酯对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大鼠经抗生素治疗后的内毒素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B炎症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穿心莲内酯 脑膜炎奈瑟球菌 脂多糖血症 核因子-B
  • 简介:目的:研究疏风解毒胶囊吸收液对LPS诱导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外翻囊法制备不同浓度的疏风解毒胶囊吸收液,1μg·mL^-1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制备炎症模型,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细胞因子在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表达的具体水平.结果:含疏风解毒胶囊吸收液能降低IL-1α、IL-1β、IL-2、IL-4、IL-10、IL-12(p70)、IL-13、IL-17、G-CSF、GM-CSF、IFN-γ、KC、TNF-α13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且与雷公藤内酯醇组效果相当.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抗炎作用的机制与抑制上述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 标签: 疏风解毒胶囊 肠吸收液 细胞因子 抗炎
  • 简介:目的:研究了正清风痛宁溶片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10只Beagle犬分别静脉及口服给予正清风痛宁溶片10mg/kg,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3p97软件计算二者药动学参数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犬静注给予青藤碱后,药-时曲线呈二室模型,T1/2β为106.67±12.2min,AUC0~t为(93.32±8.07)μg/min·ml。犬口服正清风痛宁溶片后,药-时曲线为一室模型,T1/2(Ka)为(36.0±7.97)min,T1/2(Ke)为(84.77±19.33)min,Tmax为(79.27±15.62)min,Cmax为(0.18±0.049)μg/ml,AUC0~t为(38.51±13.23)μg/min·ml。口服青藤碱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1.26%。结论:正清风痛宁溶片生物利用度较高,在临床能产生较好的疗效。

  • 标签: 青藤碱 正清风痛宁肠溶片 药动学 绝对生物利用度
  • 简介: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高龄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从术后第1天到术后第14天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所有病例术前术后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外周血淋巴计数,免疫球蛋白IgA、IgM、IgG:临床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研究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中药组较对照组前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计数(TLC)均明显升高,对照组白蛋白下降较中药组明显,体液免疫指标中药组术后14天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与术前相比尚有差异.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内营养支持既能改善营养状态,维护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 胃癌 早期肠内营养
  • 简介:目的:建立痛泻要方治疗易激综合征(IBS)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的网络,研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为基础查找痛泻要方的化学成分,利用DrugBank数据库检索作用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数据库;在PubMedGene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相关基因,通过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数据库对获取的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痛泄要方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结果:获得痛泻要方中有效成分42种,相关作用靶点18个,涉及35条信号通路。结论:痛泻要方可能通过作用于免疫、炎症、内分泌系统的相关蛋白靶点及通路,起到治疗IBS的作用。

  • 标签: 痛泻要方 肠易激综合征 系统药理学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