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erkel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和组织病理学特这,并对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病理特征:镜下见纤维、脂肪、肌肉组织内有单一一致的小、圆、蓝细胞弥漫浸润;细胞核中等偏小,核圆、卵圆,染色质细腻,未见明显核仁,胞浆少;核分裂相多见伴随灶性坏死,血管内见癌栓,侵犯颌下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Ki-67(>90%+)、CK.Pan(核旁点状+)、CK20 (核旁点状+)、Syn (+)、CD99 (弥漫+)、Bcl2(弥漫+),部分表达CgA,TTF-1个别细胞表达,均不表达CD56、CD45、Desmin、S100、Vimentin。结论:Merkel细胞癌为一种罕见但侵袭性很强的皮肤神经内分泌肿瘤,目前没有明确治疗手段,预后很差,需与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淋巴瘤、Ewing/PNET、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横纹肌肉瘤等其他小圆蓝细胞恶性肿瘤鉴别。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三七皂苷对胃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探讨三七皂苷抗肿瘤作用的机理,为三七皂苷作为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项目研究应用临床样本在体研究MMP-9/TIMP-3-MAPK是否是TSPN发挥抗癌作用的主要通路。选择细胞模型进一步研究TSPN抗癌作用及分子机制。通过形态学检测、体外细胞培养、Transwell侵袭实验,随机计数10个视野内的细胞数,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实验重复3次。侵袭抑制率%=(对照组穿膜细胞数—处理组穿膜细胞数)/对照组穿膜细数×100%。结论三七皂苷对胃癌侵袭能力预防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三七 胃癌 侵袭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三叶青叶酚类的提取工艺。方法:回流提取法,以酚类提取率、得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影响因素包括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次数。结果:三叶青叶酚类提取最佳工艺为:回流提取法,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3次,料液比1:25,乙醇体积分数70%。结论: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三叶青酚类成分的提取工艺,获得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三叶青叶酚类的开发利用奠定实验基础。

  • 标签: 三叶青叶 正交实验 总酚类 提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         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黄叶苷胶囊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 66 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自愿参与,随机分成对照组( n=33 ,肾炎康复片)、观察组( n=33 ,地黄叶苷胶囊联合肾炎康复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 血 Cr 、 24h 尿蛋白定量,治疗前两组血肌酐( Cr )、 24h 尿蛋白定量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血 Cr 差异不显著(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 24h 尿蛋白定量较低 ( P< 0.05)。结论 :为肾病综合征患者予以地黄叶苷胶囊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 24h 尿蛋白定量,效果显著。

  • 标签: 地黄叶总苷胶囊 肾炎康复片 肾病综合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尿酸值测定相结合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50例冠心病人作为观察组,正常体检50例,采用Gensini's degree integral (Gensini)评分,按严重狭窄组5例,重度狭窄组7例,中度狭窄组12例,轻度狭窄组26例,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结合胆红素(IBiL)、直接 Bilirubin (DBiL)及胆红素(TBiL)显著降低,而血尿酸(UA)则显著升高(P<0.05)。与重度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 IBiL、 DBiL和 TBiL均显著升高,而 UA显著降低(P<0.05)阿。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检测 尿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连州市人民医院近两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感染情况的分析及文献复习,为各类涉及人员更好的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及有效防控总结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以期更加科学的规避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市确诊为布鲁氏菌病6例患者感染情况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在6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养殖户是主要的易感者,患者临床表现多有畏寒、发热、乏力、腰痛等症状,也有没有任何症状处于潜伏期的。 结论:布鲁菌是危害人及动物健康的重要致病菌,引起的布鲁菌病是乙类传染病,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安全问题。通过了解病原体及其感染疾病的特点、评估相关的生物安全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的给易感人群如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提出科学的生物安全防护,并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疫情的发生,降低其危害。

  • 标签: 布鲁菌 布鲁菌病 气溶胶 生物安全 防控
  • 简介:【摘要】 通过一例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回顾及分析,进行文献复习,对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综合征的应用情况及可能的机制等问题进行探讨,加深对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合文献报道1例丙型肝炎合并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临床病例。方法 对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例丙型肝炎合并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进行病例报道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入院后经检查和诊断为丙型肝炎肝硬化、蛋白尿、肾小球源性血尿、肾功能不全、腹腔积液。最终明确诊断为肝炎肝硬化丙型失代偿期并腹水、II型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相关肾损害。选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病毒治疗,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最终腹水完全消退。患者出院后坚持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病毒治疗3个月,肾功能正常,HCV-RNA持续阴性,病情稳定,随访至今患者情况良好。结论 对于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若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则需联合抗病毒治疗。

  • 标签: 丙型肝炎 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COULTER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8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IgE和血液EOS水平,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8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血清IgE水平(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组(453.1±283.3)IU/ml(9/24,37.5%),湿疹组(531.3±224.5)IU/ml(13/16,72.2%),药疹组(489.7±285.2)IU/ml(7/15,46.7%),荨麻疹组(476.1±211.1)IU/ml(5/12,41.7%),接触性皮炎组(514.0±263.6)IU/ml(7/13,53.8%);血液EOS水平(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组(0.31±0.55)×109L(5/24,20.8%),湿疹组(1.17±1.60)×109L(8/16,50.0%),药疹组(0.48±0.48)×109L(4/15,26.7%),荨麻疹组(0.46±0.52)×109L(3/12,25.0%),接触性皮炎组(0.57±0.73)×109L(4/13,30.7%),除过敏性紫癜组外,湿疹组、药疹组、荨麻疹组以及接触性皮炎组血清IgE及EO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各组IgE值与EOS计数在统计学上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0.54<r<0.24)。结论血清IgE及血液EOS对多数过敏性皮肤病起到了一定作用,能清楚患者过敏的状态,为临床上过敏性皮肤病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提供帮助。

  • 标签: 过敏性皮肤病 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肝动脉变异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点。方法:30例研究对象全部为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接治的疑似肝动脉变异患者,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检查(CTA)、数字检验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数据、影响资料全部由处理软件处理,完成VR(容积再现)、MIP(最大投影密度)、MPR(多平面重组)等重建,将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同CT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图像质量。结果:30例患者DAS肝动脉变异检出14例(46.67%),CTA肝动脉变异检出13例(43.33%),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检查准确率92.86%,两种检验方法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TA检查敏感度85.71%,特异性93.75%,阳性预测值85.71%,阴性预测值93.75%,DAS、CTA在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等方面检出率对比明显差异(P>0.05);CTA肝动脉变异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DSA检查 (P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 肝总动脉变异 诊断效能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迟缓是肛肠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湿毒之邪乘虚侵入皮肤筋络,局部气血瘀滞,运行不畅,破溃之处缺乏气血营养,经久不敛所致。小针刀疗法主要是通过粘连剥离、松解肌肉而疏通气机,达到止痛目的,同时通过局部针刺调畅气血,而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消除了瘢痕的影响,取得满意效果。因此,小针刀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延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以笔者应用小针刀治疗一例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迟缓患者为内容,通过复习国内相关文献,对该病的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混合痔术后 创面愈合迟缓 小针刀 括约肌松解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Ig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辅助诊断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诊治的5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另筛选本院同时期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清Ig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清IgE、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 过敏性皮肤病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以急性白血病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骨髓象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对1例以急性白血病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因头昏、乏力1周、血常规异常入住我院,骨髓形态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骨髓活检、流式等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 以急性白血病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极为少见,临床易误诊,应注意鉴别。治疗可选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措施。

  • 标签: 急性白血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