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献阅读讨论式学习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并未受到重视,本团队将文献阅读讨论式学习引入高级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采用文献阅读报告结合综述写作的考核方式,提高了研究生的阅读能力及创新思维。本文介绍其实施过程及反思。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合文献报道1例丙型肝炎合并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临床病例。方法 对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例丙型肝炎合并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进行病例报道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入院后经检查和诊断为丙型肝炎肝硬化、蛋白尿、肾小球源性血尿、肾功能不全、腹腔积液。最终明确诊断为肝炎肝硬化丙型失代偿期并腹水、II型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相关肾损害。选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病毒治疗,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最终腹水完全消退。患者出院后坚持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病毒治疗3个月,肾功能正常,HCV-RNA持续阴性,病情稳定,随访至今患者情况良好。结论 对于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若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则需联合抗病毒治疗。

  • 标签: 丙型肝炎 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目前关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护理相关研究方向和内容,为今后相关护理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19年-2022年发表的国内所有有关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护理相关的文献。结果 共检索到156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文献的第一作者作者数156人,合作率为82.69%,合作度为3.49;文献发表在63种期刊上,排名前8位期刊共刊载文献86篇(55.13%);文献的研究对象共计7536例,各个年龄层均有涉及,主要研究群体是青年人和中年人,涉及高龄老人的文献共计22篇(14.10%),专门针对高龄老人的文献仅1篇。结论 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护理相关研究受到的广泛关注度在逐渐下降,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及广度;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地域分布不均衡;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青年人和中年人,缺乏针对高龄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相关护理研究。

  • 标签: [] 护理 新冠病毒感染 文献计量学分析 
  • 简介:【摘要】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迟缓是肛肠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湿毒之邪乘虚侵入皮肤筋络,局部气血瘀滞,运行不畅,破溃之处缺乏气血营养,经久不敛所致。小针刀疗法主要是通过粘连剥离、松解肌肉而疏通气机,达到止痛目的,同时通过局部针刺调畅气血,而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消除了瘢痕的影响,取得满意效果。因此,小针刀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延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以笔者应用小针刀治疗一例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迟缓患者为内容,通过复习国内相关文献,对该病的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混合痔术后 创面愈合迟缓 小针刀 括约肌松解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以急性白血病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骨髓象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对1例以急性白血病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因头昏、乏力1周、血常规异常入住我院,骨髓形态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骨髓活检、流式等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 以急性白血病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极为少见,临床易误诊,应注意鉴别。治疗可选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措施。

  • 标签: 急性白血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
  • 简介:【摘要】绒癌和结核病均可引起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由于其感染部位特殊性,早期病原学确诊存在一定困难。为进一步探讨两个疾病的异同,我们报道1例以结核性脑膜脑炎入院最终临床诊断绒癌的案例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两个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绒癌,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20例创伤骨科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家庭满意度评分以及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科患者,给予疼痛管理可显著缓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患者依从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管理 创伤骨科 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专案管理在心衰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专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容量状态、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衰患者干预后容量状态、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案管理可以改善心衰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专案管理 心衰 容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以ERCP治疗患者为例,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择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时间区间内,于我院临床接受ERCP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做平均分组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更少(P<0.05);同时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ERCP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各环节规范性与安全性,拉近护患关系,价值显著。

  • 标签: ERCP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管理管理对预防胃镜室感染的影响。方法以胃镜室患者80例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试验组实施综合管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胃镜室 感染 综合管理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通过分析现有文献,揭示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应用风险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妇产科护理风险包括并发症、医疗错误等,通过建立全面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机制,可以降低患者和医疗机构的风险。

  • 标签: 风险管理 妇产科护理 质量与安全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使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而相对于普通的档案管理,精细化管理方式更加能够对医院的档案管理进行完善,能够对医院档案进行现代化升级建设更加便捷有效的进行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分析。医院档案精细化管理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相结合的运行原则,要结合档案中的实际信息资源进行相应管理,从而实现医院档案的精细化管理并创建出完善的信息化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发挥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作用意义大力提高医院的档案管理质量。

  • 标签: 医院档案管理 精细化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某医院于2020年1月~12月在普外科就诊的患者中,选择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将这些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事件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并且详细记录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使用护理质量评分量表和自制的护理文书,评估护士病历资料书写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来看,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从两组研究对象的1次穿刺成功率来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护士的病历文书书写质量和护理分别为(97.42±2.40)分和(92.48±2.60)分, 对照组分别为(82.15±4.30)分和(83.30±5.45)分,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文书质量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护理纠纷和投诉率,同时还具有降低护理风险,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的作用,这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开展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23名人员以及包装物100件作为对照组,另外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消毒供应室23名人员以及100件包装物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开展细节管理模式,将两种不同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工作综合能力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升,器械物品灭菌消毒合格率、器械物品供应及时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使用延迟率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开展细节管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管理质量,增强护士的工作综合能力,确保医疗器械及物资使用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细节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使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而相对于普通的档案管理,精细化管理方式更加能够对医院的档案管理进行完善,能够对医院档案进行现代化升级建设更加便捷有效的进行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分析。医院档案精细化管理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相结合的运行原则,要结合档案中的实际信息资源进行相应管理,从而实现医院档案的精细化管理并创建出完善的信息化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发挥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作用意义大力提高医院的档案管理质量。

  • 标签: 医院档案管理 精细化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医院就诊的门诊的患者,一共抽取患有门诊且为患者200例,接收的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分组形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数量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风险组,通过针对分组后的病人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对照组100例为常规管理方式,及风险组100例为风险因素管理)。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此来评估哪种管理方式更有效。结果:各组之间的满意度差异明显(P值均<0.05)。结论:门诊病人在管理中给予风险因素管理,病人的满意度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风险因素管理 满意度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我院在手术室护理管理时采取传统管理模式,从中选取103例手术患者,设置为对照组。2022年应用风险管理方式,选取104例手术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其他条件保持基本一致。结果:对比两年时间内两种管理模式下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和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较低,且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时,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也能让患者对护理的评价更高,因此,应当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手术室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离职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果影响。方法:将本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对照实验。对比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时段为2021.01-2021.12;探究组行离职管理,研究时段为2022.01-2022.12。对比两组离职率以及离职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两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可发现探究组离职人员13名,明显少于对比组的21名;探究组离职人员对于离职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86.72±2.13),高于对比组的(75.74±2.55)。结论:离职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具备较为积极的效果影响,显著减少了护理人员的离职,提升了离职人员对于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满意度。此种管理模式应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之中。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流程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针对2020年老年病房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将其渗透到2021年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过程当中,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两年的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探讨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结果:不论是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来看,还是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情况来看,引入风险管理后的老年病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在开展老年病房护理工作时,引入风险管理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强化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对促进老年病房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风险管理 老年病房护理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