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对提高P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PICU收治的102例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PICU护理方式对病人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病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对重症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PDCA循环 PICU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收的血液样本检测100例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样本检验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血液样本检验基础上实施质量管理控制。结果观察组资料血液样本检验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100例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患者自身因素50例(50%),血液标本出现溶血10例(10.0%),血液样本采集方法不正确13例(13.0%);工作年限<3年的工作人员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人为因素。结论为了保证血液样本检验质量,要规范采集方法,实施标准化工作,以有效提高检验的质量,进而不断提高血液样本检验质量

  • 标签: 血液样本 检验质量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高端儿科护理中专属护士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高端儿科病房收治的110例患儿的护理情况,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n=55例)实施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研究组(n=55例)实施专属护士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优良率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专属护士护理模式在高端儿科护理中应用,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优良率,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高端护理 专属护士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对医院药学管理时,采用质量改进模式对药学管理效果以及质量等影响作用。方法本院在2018年1月开始在药学管理中实行质量改进模式,因此此次实验主要选取2017年7月之后与2018年6月之前医院的药学管理记录,并选择其中的1200例药学管理记录进行此次的实验研究。将在2017年7月之后2018年1月之前的600例药学管理记录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学管理模式。在2018年1月之后2018年6月之前600例的药学管理记录为研究组,采用质量改进的模式。依据药学管理记录以及调查问卷方式,药学管理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的药学管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的较对照组低,并且研究组患者对药学工作的满意度显著的较对照组患者优异,数据分析p<0.05。结论在对医院的药学管理工作中,采用质量改进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在药学管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可以促进患者对药学工作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药学服务中推广利用。

  • 标签: 药学管理 质量改进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电子护理文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查2018年1月29日—3月8日(PDCA实施前,设为对照组)病历106份,4种护理文书,采用PDCA循环对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进行质量控制。随机抽查2018年4月-10月(PDCA实施后,设为观察组)病历106份,4种护理文书,进行效果评价。将PDCA循环应用于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管理之中。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比较,书写不规范与描述缺陷明显减少,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电子护理文书缺陷率明显降低。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 标签: PDCA 护理文书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方法与效果研究。方法选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50名、药师30名作为实验组,另选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50名、药师3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药房管理制度,实验组在培训、学习、硬件设施完善、药物管理与用药指导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由此提高药房管理的制度。结果对照组出现差错事件的药师共16名,实验组出现差错事件的药师仅为1名,对照组差错事件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方式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质量进行改善,可以给患者提供安全且有效用药保障,有效的降低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学服务质量 提升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其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起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88例慢阻肺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常规组(n=44)和研究组(n=44)。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则在前者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价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74±2.56)d,常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10±3.05)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护理中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积极作用,可在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同时,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促使其身体康复。

  • 标签: 护理干预慢阻肺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妇心理状态对分娩质量的影响,并探讨有效的全程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40例产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取全程心理护理措施。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值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组内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的II-III级疼痛率为6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产妇的心理状态会对其分娩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全程心理护理,能够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产妇疼痛程度、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显著改善产妇的分娩质量

  • 标签: 心理状态 分娩质量 全程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在慢阻肺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9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阻肺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均为两组,即实验组(n=46)和常规组(n=46),常规组行普通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将两种方式护理后的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环境影响等生存质量中,实验组由于常规组,护理后肌力功能恢复有效率上,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双向质量 反馈护理模式 慢阻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接收癫痫患者(n=60)进行研究,分为2组(随机抽签法),即每组30例样本。实验组采用程序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90.24±1.34分;对照组生活质量81.31±1.31分,两组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26.1008,P=0.0000,存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癫痫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临床价值显著,对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癫痫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常规护理中使用PBL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乳腺癌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则使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和遵医行为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好于对照组,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者在护理中的依从性,对于提升临床质量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乳腺癌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