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32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观察疗效。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无边缘坏死。经过9~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皮瓣质地、色泽及质感功能恢复显著。结论: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满意。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小腿 踝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手术患儿行氯胺酮+丙泊用药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小儿手术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单一组(氯胺酮,n=55)、联合组(氯胺酮+丙泊,n=55),2组麻醉效果比较。结果:麻醉前5min比较2组生命体征指标无差异,P>0.05;麻醉后5min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更低,血氧饱和度更高;麻醉、睁眼及完全清醒时间更短,氯胺酮总剂量更少;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低于单一组(14.55%),x2=3.9600,p=0.0466,P

  • 标签: 小儿手术 氯胺酮 丙泊酚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丙泊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6月本院68例实施麻醉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麻醉)与观察组(丙泊复合氯胺酮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结果 氯胺酮用量和苏醒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 丙泊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帮助患儿术后及早苏醒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小儿 麻醉 丙泊酚 氯胺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苯三对于产程活跃期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分娩,并在产程活跃期出现宫颈水肿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静脉推注治疗的观察组(n=50),以及采用地西泮静脉缓速推注治疗的对照组(n=50),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间苯三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

  • 标签: 间苯三酚 产程活跃期 宫颈水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时宫颈水肿的特点,评价间笨三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60例分娩时宫颈水肿患者,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间笨三治疗,对照组为阿托品治疗。两组通过治疗后比较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临床通过间笨三治疗,可缓解水肿症状,改善各项指标,患者满意。

  • 标签: 间笨三酚 分娩 宫颈水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国家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中焦磷酸法的一些测定步骤进行改进、优化,使方法的操作过程更明确、具有更清晰的指导性,使检测结果更准确。方法 从样品的前处理、焦磷酸溶解样品、焦磷酸溶解后的样品的过滤以及焦磷酸难溶物与游离二氧化硅的分离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优化,并用优化后的方法对已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标准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测定,将测定的结果与标准赋值进行比较。结果 优化后的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在其赋予的含量范围之内。结论 改进优化后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偏差。

  • 标签: []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 游离二氧化硅 焦磷酸法 方法改进优化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三叶青叶总类的提取工艺。方法:回流提取法,以总类提取率、得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影响因素包括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次数。结果:三叶青叶总类提取最佳工艺为:回流提取法,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3次,料液比1:25,乙醇体积分数70%。结论: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三叶青总类成分的提取工艺,获得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三叶青叶总类的开发利用奠定实验基础。

  • 标签: 三叶青叶 正交实验 总酚类 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与腹部X线平片在胃后壁穿孔游离气体检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确诊为胃后壁穿孔患者52例(2017年2月~2019年2月),均行MSCT、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游离气体检出率。结果经手术证实,52例胃后壁穿孔患者,40例小网膜囊积气,4例膈下气体,4例剑突下隐窝积气,4例腹壁下气体;MSCT游离气体检出率100.00%高于腹部X线平片61.54%(P<0.05)。结论与腹部X线平片对比,MSCT应用于胃后壁穿孔患者,能显著提高游离气体检出率,为临床评估病情、对症治疗提供循证指导。

  • 标签: MSCT 腹部X线平片 胃后壁穿孔 游离气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 75%酒精联合 2%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湿敷静脉穿刺点前端、低温、稀释丙泊后注射等综合物理方法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12月 120例拟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根据患者的输液部位随机分成手背静脉 ,桡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等 3组; 3组内,每组又分成观察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A组( 60例)采用 75%酒精联合 2%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 1:1)湿敷静脉穿刺点前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复合瑞芬太尼在高龄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收治的妊娠剖宫产的高龄患者 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实施丙泊联合阿曲库胺静脉推注麻醉,观察组实施丙泊复合瑞芬太尼输注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 MA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诱导后 3 min、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 5minHR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产妇若是年龄相对较高,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在接受剖宫术过程中,建议运用丙泊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方式完成麻醉处理,进而使得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高龄妊娠 剖宫产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丙泊单用与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当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进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120例患者根据麻醉药物使用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用麻醉组,另一组为联合麻醉组,每组60例患者。结果 联合麻醉组患者的丙泊用量为(2.1±0.3)mg/kg、术后苏醒时间为(5.6±2.1)min、镇痛评分为(86.7±4.3)分。联合麻醉组的各指标情况要显著优于单用麻醉组(P<0.05)。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是100.0%(60/60),单用麻醉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是88.3%(53/60),联合麻醉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单用麻醉组(P<0.05)。结论 丙泊联合芬太尼应用在无痛人流手术当中的麻醉效果较好,镇痛效果要比单用丙泊好,苏醒的时间比较早,并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丙泊酚 芬太尼 无痛人流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阿芬太尼联合丙泊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MECT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54例,其中男18例,女36例,年龄22~58岁,平均(39.40±7.28)岁。本研究经所在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受试者及其监护人理解研究目的和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术前30分以长托宁0.5mg静脉注射,A组给予丙泊1.5mg/kg,P组给予丙泊1mg/kg及阿芬太尼5μg/kg,药物匀速注毕。待两组患者眼睑反应消失后,均注入琥珀胆碱1mg/kg,待病人肌颤消失后行电休克电刺激治疗。面罩给氧,待其自然清醒。采用迈瑞监测仪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ECG、HR、PP、氧饱和度(SpO2)和RR等指标),分别记录诱导前、电刺激前、电刺激后、术后的MAP、HR。观察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术后认知功能、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电休克治疗。A组的HR,MAP麻醉电刺激后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上升(p 0.05)。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头痛、肌肉痛P组明显低于A组。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在镇静的基础上又能加强镇痛,不引起患者呛咳(普通芬太尼较易引起呛咳),不延长苏醒时间,患者循环波动不大,提高麻醉效果,是一种较好的麻醉用药方法。

  • 标签: 精神病 丙泊酚 阿芬太尼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游离皮瓣移植结合骨段滑移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骨缺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4-2020.6收治的胫骨骨髓炎骨缺损的患者68例进行研究,运用分段随机分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和实验两组,每组34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应用游离皮瓣移植结合骨段滑移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对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复发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下肢功能情况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游离皮瓣移植 骨段滑移技术 胫骨骨髓炎 骨缺损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氨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并分析其混匀度。方法:采用C18柱色谱柱为岛津(250mm×4.6mm,5μm),并用0.3%的已经进行溶解,将甲醛值调整为-0.5mol/L,磷酸二氢钠-三乙胺(60:40:0.02)为流动相,磷酸调节至PH2.3,流速为1Ml/min,检测博长度为215nm,温度为25℃。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在0.08~0.24μg·ml范围内效果非常好,平均回收率高达98.9%以上,RSD为1.19%。结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氨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有着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检测速度快的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马来酸氯苯那敏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阿芬太尼复合丙泊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0例,随机计数发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进行麻醉,观察组给予盐酸阿芬太尼复合丙泊进行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给药方式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强(P<0.05),观察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静脉麻醉,研究组应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静脉麻醉。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能够减少不良事件,降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无痛支气管镜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