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次根管治疗及多次根管治疗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4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予以多次根管治疗治疗,观察组27例实施一次根管治疗治疗。将两组的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治疗时间、临床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一次根管治疗、多次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的疼痛发生率更低,治疗时间更短。

  • 标签: 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根管治疗术 多次根管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根管治疗一次法同期根尖手术治疗前牙根尖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正式实施前,于我院牙体牙髓科众多患者中选取 70例被确诊为牙根尖囊肿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据临床检查来看,组内患者均符合实验入组条件,同时在其入组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配为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前者使用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则使用根管治疗一次法同期根尖手术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 15例、 1例,治疗有效率 97.14%;对照组中,治疗显效 16例,有效 12例,无效 7例,治疗有效率 80%,相比之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于对照组,( P< 0.05)。其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对牙根尖囊肿患者采用根管治疗一次法同期根尖手术疗效显著,可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疗效。

  • 标签: 牙根尖囊肿 根管治疗 根尖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采取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的最终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为了将当前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提升,首先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研究开展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的70例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将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即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粘固粉填充以及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髓炎或根尖炎的患者,采取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相关指标。

  • 标签: 氢氧化钙糊剂 根管治疗术 牙髓炎 根尖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根尖周炎患者实施拔牙同期种植牙治疗的效果。 方法: 于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1月 抽取 56 例根尖周炎 患者,选自 我院, 随机双盲法均分 ,每组各 28 例, 纳入实验组的患者治疗过程中 行拔 牙同期种植牙治疗 ,纳入对照 组的患者治疗过程中 行拔牙后择期种植牙治疗。 结果: 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 1.11±0.32 )分及自我满意度评分( 5.94±1.03 )分、种植牙成功率 88.23% 、种植体直径( 4.58±0.65 ) mm 、种植体长度( 14.88±1.62 ) mm 、骨吸收水平( 0.72±0.36 ) mm 均明显改善( P < 0.05 )。 结论: 根尖周炎患者实施拔牙同期种植牙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根尖周炎 拔牙同期种植牙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行一次根管治疗的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慢性根 尖 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3 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将这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 98 例慢性根 尖 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分成两组,每组 49 例患者。一组是实验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另一组是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是多次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治疗有效率和疼痛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 97.96 %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 81.63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患者疼痛率为 4.08 % ,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率为 16.33 % ,同 样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慢性根 尖 周炎患者的治疗之后我们能够发现,一次性根管和多次根管 均有明显的疗效 ,都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方式。但是一次性根管的治疗有效率和疼痛率 与多次根管相比 要更好一些, 更加 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宣传推广。

  • 标签: 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性根管 多次根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混合应用谷氨酰胺、益生菌、益生元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大面积烧伤患者4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混合肠内营养剂(含谷氨酰胺、益生菌、益生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及免疫功能指标(CD4+、CD8+、IgG、IgM)变化。结果:烧伤后第3d较烧伤后第1d明显升高达峰值(P<0.05),随后第7d、第14d时逐渐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烧伤后3d、7d、14d时CD4+、CD4/CD8+比值、IgG、IgM水平较烧伤后1d时逐渐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烧伤后3d、7d时CD8水平较烧伤后1d时逐渐下降,烧伤后14d时升高(P<0.05)。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早期混合应用谷氨酰胺、益生菌、益生元的肠内营养剂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肠黏膜损伤,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纠正肠道的微生态失衡,防止细菌移位,更全面的恢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 标签: 混合肠内营养剂 谷氨酰胺 益生菌 益生元 肠黏膜屏障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一次和多次根管填充治疗慢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对200例慢性根尖周炎和慢性牙髓炎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100例,研究组使用一次性根管填充,对照组使用多次根管填充,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7%,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6%,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是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是7%,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一次性根管充填 多次法根管充填 慢性牙髓炎 慢性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无痛人流与传统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行人流的孕妇168例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无痛组,每组84例。参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流产,无痛组孕妇采用无痛人流,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无痛组手术时间、宫颈松弛程度、扩张时疼痛程度、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痛人流 定期堕胎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为心房颤动患者提供左心耳封堵时的围期护理工作方法。方法 选择在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间接受左心耳封堵治疗的1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提供围期护理,整理归纳患者的各项病历资料,用作后续回顾性分析的核心方向。结果 所有患者均已经完成手术,并且在手术中和手术后都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已经顺利出院。在患者出院以后,开展电话随访工作,所有患者的术后预后理想。结论 为心房颤动患者提供左心耳封堵治疗期间,提供覆盖全面的围期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是保障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值得在临床当中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使用三维标测系统可以观察心脏内导管的位置,医生可以更方便的标测心律失常的部位,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讨心理护理在孕期宫颈环扎患者围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行孕期宫颈环扎的60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分成2组,对照组围期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心理变化。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SDS)和焦虑(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孕期宫颈环扎期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能稳定患者情绪,还有助于提高胎儿存活率及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孕期 宫颈环扎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针对肛周脓肿问题进行两种手术形式的对比分析,即切开挂线与切开引流,对疗效做以临床讨论。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肛周脓肿,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6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观察组则为切开挂线,分析不同策略的成效。 结果: 从 手术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12.2±2.7 ) min 、( 18.3±0.9 ) d 和( 15.1±2.7 ) d ,对照组为 ( 16.8±3.1 ) min 、( 26.1±1.8 ) d 和( 24.7±1.9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6.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20%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安全有效。 结论: 采用 切开挂线对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跟更为安全,可以控制并发症,减少脓肿复发,并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用时,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 简介:【摘 要】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治疗中保乳与改良根治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本院 2016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6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据不同式分为对照组( 30 例,行改良根治)和研究组( 30 例,行保乳),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研究组的中出血量比对照组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早期乳腺癌治疗中保乳的效果优于改良根治,具有在临床中优先选择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