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尖保留与截除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治的78例牙根尖周病患者,随机将7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根尖保留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根尖截除治疗方案,术后6个月的对两组牙齿松动、瘘管,牙槽骨骨密度及新生骨高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牙齿松动发生率5.13%、瘘管发生率2.56%;对照组牙齿松动发生率7.69%、瘘管发生率5.13%,两组差异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牙槽骨骨密度和新生骨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牙根尖周病施行根尖保留,是治疗牙根尖周病最佳有效方法治疗疗效优于根尖截除,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牙根尖周病 根尖 保留 截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法根管治疗治疗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牙髓病与根尖周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发生率为23.07%,成功率为89.74%;对照组治疗后疼痛发生率为23.46%,成功率为88.89%。两组的两项指标结果相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与常规多次法根管治疗治疗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 标签: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 多次法根管治疗术 牙髓病 根尖周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根尖保留与截除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相关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根尖周病患者8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根尖保留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根尖截除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牙槽骨骨密度达到22.69±3.75mg/cm,新生骨高度达1.91±0.17mm;治疗半年后,牙槽骨骨密度达33.21±4.12mg/cm,新生骨高度达4.41±0.43mm。两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根尖周病采用根尖保留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根尖周病 根尖 保留 截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根尖周炎治疗中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常规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根尖周炎患者分作甲组与乙组,各50例。甲组接受常规根管治疗,乙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乙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根尖周炎患者积极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够获得略高于常规根管治疗的疗效,而且术后发生疼痛的几率比非常低,值得在牙科临床上积极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牙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氢氧化钙糊剂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显现、有效患者例数分别为33例、9例,显效+有效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炎的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缓解牙齿疼痛,使咀嚼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氢氧化钙糊剂 根管治疗术 牙髓炎 根尖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采取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治疗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多次根管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一次根管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无痛人数更多,数据对比差异在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均具有一定的疗效,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一次法根管治疗可减少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Vitapex糊剂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牙根尖周炎患者,根据填充糊剂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使用传统根管糊剂填充,观察组64例,使用Vitapex糊剂填充根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4%,对照组为87.50%,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传统根管糊剂相比,Vitapex糊剂治疗根尖周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Vitapex糊剂 根尖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牙根尖周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糊剂根管填充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3%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于牙根尖周病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药源充足,价格低廉,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甲硝唑 地塞米松 联合 牙根尖周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疗器械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屏障的作用。方法医院设备科2017年8月开始在医疗器械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屏障,对比安全屏障应用前的2017年3月—2017年7月与应用后的2017年8月—2017年12月医疗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比安全屏障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安全屏障应用后的医疗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应用前(P<0.05);安全屏障应用后的护理人员医疗器械知识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在医疗器械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屏障可减少医疗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知识的掌握程度。

  • 标签: 医疗器械 护理管理 安全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恒牙根管粗大根尖孔直径超过0.4mm时应用自制的微型钩状根尖孔探针探查确定根管工作长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7例67个根管粗大根尖孔直径超过0.4mm的恒牙,上颌恒前牙41个、下颌恒前磨牙25个,患者年龄10~35岁,平均21岁。其中前磨牙11个接受根尖诱导成形,其余均为根管治疗。治疗中均应用自制的微型钩状根尖孔探针探查测定工作长度,再拍摄根尖X片。结果所选取的67个恒牙根管的工作长度的探查测定经拍摄根尖X片认定合适。没有欠或超的病例。结论恒牙根管粗大根尖孔直径超过0.4mm时应用自制的微型钩状根尖孔探针探查确定根管工作长度是可行的。

  • 标签: 根尖孔 根尖孔直径 根尖孔探针 工作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颌前牙咬合创伤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例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在本院于2015年2月到2018年3月间收治的患者当中进行抽样,选取65例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对下颌前牙咬合创伤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下颌前牙咬合创伤造成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在临床当中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叩痛以及咬合痛,疼痛的来源主要位于根尖周围牙周膜感受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结论在当前的临床治疗当中,由下颌前牙咬合创伤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牙齿的根髓以及冠髓往往没有产生感染,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更多采用选磨法,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下颌前牙 咬合创伤 慢性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药物管理中安全屏障的应用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高危药物管理工作出现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的方式是传统的药物管理方式,实验组采取的方式是实施高危药物管理安全屏障法,对两组高危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发生高危药物错发19例,其高危药物错发率为5.4%,高危药物错输13例,其高危药物错输率为3.7%;实验组发生高危药物错发3例,其高危药物错法率为0.9%,高危药物错输1例,其高危药物错输率为0.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高危药物管理中运用安全屏障能够降低高危药物错法率和高危药物错输率,起到了较好的防护效果,加强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危药物管理 安全屏障 应用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乳牙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选择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填充,观察组患儿选择vitapex糊剂填充,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成功牙数分别为75个、86个,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2.4%、94.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在乳牙根尖周炎治疗中应用vitapex糊剂,能够提高治疗成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vitapex糊剂 乳牙根尖周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预备封药法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的98例单根管急性根尖周炎患者,患牙数98颗,随机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9例(49颗患牙),甲组采用标准法“H”锉预备封药,乙组采用冠下法大锥度镍钛锉预备封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情况。结果乙组患牙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下法大锥度镍钛锉预备封药法治疗急性根尖周炎对疼痛的缓解作用较标准法“H”锉预备封药更为显著。

  • 标签: 封药 急性根尖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收集在外院行烤瓷牙固定修复后,因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就诊我科的患者,对其发病原因、处理方法、预后做出临床分析。

  • 标签: 烤瓷 牙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开放大鼠血肿瘤屏障的效应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通过伊文思蓝的渗出量来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剂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开放血肿瘤屏障的效应并找到其最适剂量。结果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后,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剂量为0.05ng/g时,伊文思蓝含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剂量而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给予0.05ng/g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开放C6脑胶质瘤大鼠血肿瘤屏障的最适剂量。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肿瘤屏障 量效关系
  • 简介:目的分析基牙牙髓炎、根尖周炎对固定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42例,观察诊断时确定患牙的体征依据,统计治疗后固定修复体保存情况。结果医生诊断时,以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为依据28例,占66.7%;以牙片为依据6例,占14.3%;以根尖部瘘管为依据5例,占11.9%;以犬齿凹压痛为依据3例,占7.1%。经治疗后,修复体保留且根管治疗顺利完成,保持原本的固定义齿功能患者19例,占45.2%;原固定修复体去除14例,占33.3%;姑息保留9例,占21.5%。结论临床诊断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时,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及牙片为确诊的主要依据,不过经治疗后固定修复体的保留率尚不足50%,固定修复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基牙的牙髓情况。

  • 标签: 固定修复 基牙 牙髓炎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氢氧化钙与Vita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12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氢氧化钙组以及Vita组,每组各60例。其中氢氧化钙组患者在进行根尖预备后采取氢氧化钙糊剂进行药物填封,而Vita组患者在进行根尖预备后采取Vita进行药物填封,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治疗两周后的疗效以及治疗一年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治疗两周后的疗效以及治疗一年后的疗效等情况均较好,但是Vita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治疗两周后的疗效以及治疗一年后的疗效等情况显著优于氢氧化钙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过对比发现,数据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取Vita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氢氧化钙 Vita 慢性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肠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其中34例设为观察组,在抢救之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将另外34例设为对照组,在抢救后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AO活性、D-乳酸浓度及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应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以保护患者的肠粘膜屏障功能。

  • 标签: 肠道营养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肠粘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