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 2017.04到 2019.06时间段内诊疗的 9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划分为参照组 48例、试验组 48例。即参照组采用内固定救治,试验组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较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救治模式,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增强机体 COONEY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掌侧锁定钢板 横向克氏针 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的要点。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4月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全面护理 )和对照组 (常规护理 )各 4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指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 药物治疗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8年 2月至 2018年 6月我院对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 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96.67%,对照组的满意度是 80%,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不稳定心绞痛的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因此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比稳定心绞痛患者要更加的痛苦,患者的疼痛强烈,持续时间长,发病率高,不稳定明显 [1]。该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让患者的心理承受了非常大的损害,不良的心理让患者的病情恶化 [2],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护理的时候,对护理的要求比较高,我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开展了分析研究,效果突出,临床中有以下报道。    1 资料和方式     1.1 常规资料     2018年 2月至 2018年 6月我院对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 30例,对照组有 16例男性和 14例女性,年龄 40至 60岁,平均( 52.11±3.32)岁;观察组有 15例男性和 15例女性,年龄 41至 63岁,平均( 53.09±4.41)岁,两组的普通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此次研究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可以开展比较。    1.2 方案    对照组采取了常规的护理措施 [3],常规身体健康,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使用了优质护理 [4]:( 1)为患者安排病房和床位,为患者介绍科室位置,病房周边设施,让患者对住院环境熟悉。( 2)为患者介绍疾病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叮嘱患者注意事项,对患者提供安全教育。( 3)开展心理指导,患者的疾病不稳定,发病时剧烈疼痛,长时间存在,因此患者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患者容易焦躁,恐惧,抑郁,有轻生的念头,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疏导,让患者能够走出消极情绪。( 4)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内容,保持均衡的营养,叮嘱患者禁忌食物。( 5)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疾病的复发。( 6)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讲解药物的对症疾病,药物的剂量和时间,叮嘱患者随身携带。    1.3 观察范围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方案    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 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 X)均数 ±( 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 T检验;为计数资料,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用 n( %)表示,组间比较使用 χ?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 p<0.05时,为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96.67%,对照组的满意度是 80%,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3 讨论    优质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患者的接受度更高,但是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积极性有很高的要求,能够促进医院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提高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地位 [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能够让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减少,优质护理能够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更加了解,让患者走出负面情绪,战胜内心恐惧,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协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让患者能够补充营养,避免禁忌食物摄入,合理的运动,能够让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下降,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用药指导,能够让患者受到的疾病身心损害降低。   此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96.67%,对照组的满意度是 80%,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优质护理的效果比常规护理突出,优质护理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优质护理能够让患者的满意度提升,相对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更能够得到患者的肯定和理解,医疗纠纷事件比较少,患者的情绪稳定,不会有激烈的情绪,对疾病的控制效果非常理想。   总而言之,优质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 COPD 稳定期患者进行肺康复护理,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肺部功能的改善结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 COPD 稳定期患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8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肺康复护理,分析肺部功能指标结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以及最大肺活量上分别为( 65.48±2.37 )和( 1.59±0.33 ) ,对照组为 ( 60.52±2.96 )和( 1.18±0.36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生活质量的改善上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为( 78.63±4.78 )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9.55±4.12 )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肺康复护理更加具有治疗的针对性,有利于提升肺部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更好,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肺康复护理 COPD稳定期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补气活血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 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汤加减治疗。治疗 4周后, 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 96.36%高于对照组的 83.64%, 研究组心电图总有效率 94.55%高于对照组的 78.1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补气活血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补气活血汤;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其中,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的类型, 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阻塞 [1]。中医认为, 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 主要病机为气滞、气虚、痰浊以及血瘀等, 主要以气虚、血瘀为主, 因此, 多以益气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2, 3]。 2015年 1月~ 2016年 5月本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补气活血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观察其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5年 1月~ 2016年 5月收治的 11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 55例。研究组男 29例, 女 26例;年龄 46~ 75岁, 平均年龄( 59.8±9.5)岁;病程 1~ 18年, 平均病程( 7.1±2.3)年。   对照组男 28例, 女 27例;年龄 49~ 72岁, 平均年龄( 60.1±9.5)岁;   病程 2~ 16年, 平均病程( 6.9±2.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内科方法进行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 20 mg/次, 1次 /晚;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2 mg/次, 2次 /d;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次, 1次 /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75 mg/次, 1次 /d;硝酸异山梨酯片 10 mg/次, 3次 /d;低分子量肝素钙 4100 U/次, 皮下注射, 2次 /d。合并其他疾病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药物均被允许使用。    1. 3. 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汤加减进行治疗, 药物组成为:黄芪、葛根以及丹参各 30 g;党参、黄精、当归、川芎、赤芍以及郁金各 15 g;对于出现淤血、剧烈胸痛者, 加用降香 10 g、延胡索 12 g、没药 10 g、乳香 10 g;气虚甚者予黄芪 30 g、党参 30 g;痰阻心脉者加胆南星、半夏各 10 g;肾阴虚者加玉竹、麦冬各 10 g;   气虚衰者加杜仲、桂枝各 10 g。 1剂 /d, 水煎服, 2次 /d, 150 ml/次。所有患者均治疗 4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拟定:主症为胸部刺痛、绞痛, 疼痛部位固定, 并放射至肩背及臂内侧, 憋闷或气短, 神倦乏力, 上述每项符合时, 各计 4分;次症为心悸、唇色紫暗, 每项符合各计 2分;舌淡暗或有瘀点、瘀斑, 脉弱而涩, 舌象、脉象符合者各计 1分。治疗后,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 70%为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 30%~ 70%为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 <30%为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增加≥ 30%为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总例数 ×100%。心电图疗效判定参考文献 [3],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总例数 ×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研究组中医证候显效 30例、有效 23例、无效 2例、加重 0例, 总有效率为 96.36%;对照组中医证候显效 20例、有效 26例、无效 8例、加重 1例, 总有效率为 83.64%。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495, P<0.05)。    2. 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研究组心电图显效 32例、有效 20例、无效 3例, 总有效率为 94.55%;对照组心电图显效 19例、有效 25例、无效 11例, 总有效率为 80.00%。研究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2381, 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的类型, 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 该病既可以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 也可以迅速的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甚至发生猝死。临床上一般以扩张冠脉、抗凝及增加心肌供血等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为硝酸酯类, 但是作用时间短, 且长时间服用可以产生耐药性。近年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医认为, 心主血脉, 心气可以推动血液的运行并参与血液的形成, 心气充沛才能够保证心脏的正常活动;如果心气虚弱, 则导致血流缓慢, 形成瘀血。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本虚标实。因此, 中医主要采用活血、化瘀、益气治疗冠心病, 具有调节机体、疗效显著以及副作用小等优点。气虚血瘀在病理方面主要以循环障碍为主, 可以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形成血栓, 导致微循环障碍, 脂质沉积, 血管阻塞或狭窄。研究表明,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且血脂异常的严重程度与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呈正相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 96.36%, 高于对照组的 83.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495, P<0.05)。研究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 94.55%,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2381, P<0.05)。   综上所述, 补气活血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严军虎 .参芪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 4): 398-400.    [2] 王慧云, 赵军香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 10): 1089-1091.    [3] 张小芳, 陈剑强, 张小平 .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新中医, 2016, 48( 10): 22-2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使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8 月内收治的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0 例 ,按照随机筛选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20 例,采用单纯阿司匹林治疗)和实验组( 2 0 例,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指标数据。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办法上增加氯吡格雷应用治疗后,治疗效果对比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指标数据对比对照组显著占优 ,且 心功能改善情况相关指标数据对比对照组显著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着较为良好的临床 效果 , 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