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计算机医学辅助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但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对不同程度的学习者通用性差、修改操作教学内容困难、缺乏智能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作者设计了一个通用医学教学系以满足医学教学的实际要求,系统设计方法也可应用于其它专业的教学设计,该系统具有智能性、通用性和可扩充性。

  • 标签: 教学 智能 专家系统
  • 简介:基于水对近红外的吸收原理,我们选用1300nm波长的近红外,在一定压强下,测量单位厚度组织对近红外的透光量,并以此来对组织的水肿状态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同一压强下,随着水肿程度增加,单位厚度组织对近红外的透光量减小;同一水肿状态下,随着压强的增加,单位厚度组织对近红外的透光量增加;在1g/mm2压强下,不同水肿程度下的透光量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初步研究表明,在适当压强下,使用单位厚度组织对近红外的透光量,可以对不同水肿状态的组织进行识别,该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辅助医生在消化道重建手术中做出合理判断。

  • 标签: 消化道重建 水肿 近红外光 单位厚度 透光量
  • 简介:通过测试和分析此较SiO2·Al2O3·CaO·CaF2·P系统玻璃及其经酸处理前后的FTIR光谱,研究经酸处理前后玻璃结构变化.当玻璃组成中不含氟时,酸洗前后,其红外谱形态几乎无变化,而当其组成中含氟时,最强谱带出现明显的分裂,且相对强度发生明显的改变,在~1086cm-1和~1024cm-1或~996cm-1处谱带的出现和相对强度的改变,表明在玻璃粉表面存在两相,即纯硅酸盐相和铝硅酸盐相,酸洗使玻璃颗粒表面形成不完全的硅凝胶包裹层,表明玻璃组成中含氟时,玻璃结构分相形成易于酸析相和不易酸析相.

  • 标签: 红外光谱 玻璃离子水门汀 酸洗 氟铝硅酸盐玻璃
  • 简介:基于功能近红外谱(fNIRS)的运动想象脑机接口(BCI)在中风患者神经康复训练发挥着不可或缺和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分类率较低。以功能核磁共振(fMRI)作为参考金标准,针对运动想象范式,本研究开展了fMRI-BCI与fNIRS-BCI的对照研究,以探究限制fNIRS-BCI分类率的主要因素。实验选取了12名被试,分别获取两种模态下左右手运动想象数据,并利用共空间模式算法提取空间特异性信息进行分类。从血液动力学响应来看,由于受到浅表血流信号干扰,fNIRS获取的运动想象在双侧运动区脑响应的对比度明显低于fMRI。同时,fMRI-BCI的分类准确率显著高于fNIRS-BCI,超过10个百分点,分别为80.3%±16.0%与67.3%±10.2%。这些结果表明,fNIRS及目前常用的拓扑式排布在获取脑皮层响应信息上存在不足,是运动想象fNIRS-BCI分类率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

  • 标签: 功能近红外光谱 运动想象 功能核磁共振 共空间模式 脑机接口
  • 简介: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术(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近10年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文章介绍口腔OCT原理和主要功能,阐述口腔OCT在离体口腔组织断层成像、在体口腔组织的实时断层摄影、龋损牙体组织的早期诊断、牙体修复和窝沟封闭效果的评估、监控龋病发展进程、口腔黏膜疾病的无创诊断、口腔软组织癌前病变的无创早期诊断中的实际应用,并与其他影像设备诊断进行比较,展望OCT的发展。

  • 标签: 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口腔 龋齿 早期诊断 椅旁操作
  • 简介:根据红外热像仪测得的体表温度来获得肿瘤相关信息,可以抽象为一个含有内热源的导热反问题。针对同时反演肿瘤位置、肿瘤代谢热强度及乳腺导热系数等多参数反问题的特点,本研究提出并建立了与反演参数相关的辅助目标函数,同时对求解所采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更新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数值验证结果表明:在反演多参数反问题中采用多目标函数能提高反演精度,加快收敛速度。研究结果为根据乳腺红外热像图量化诊断体内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红外检测 多参数反问题 多目标函数 粒子群算法
  • 简介:本研究制作了与组织光学参数相近的硬质仿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漫射光子密度波(diffusephotondensitywaves,DPDW)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DPDW的硬质仿体光学参数测量系统。由网络分析仪在300KHz~1MHz频率范围内对激光器进行交流调制,在与光源间隔1cm处接收漫射光子,经过解调获得幅值与相位的数据。利用光辐射方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进而得到硬质仿体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对3种不同吸收系数的硬质仿体的检测中,μa和μ′s的检测最大误差分别为0.282、0.003cm-1,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9.8%、23.7%,吸收系数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测量精度满足常规生物组织光学特性测量要求,本系统将在硬质仿体的检测以及生物组织检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光学参数检测 硬质仿体 漫射光子密度波 网络分析仪 光辐射方程
  • 简介: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并分析早期糖尿病(DM)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60只眼,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1岁。DM组60例120只眼,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4.5岁。患有DM但不伴或伴有轻微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并分为尿正常组(组1)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组2),组130例,组230例。采用OCT观察早期DM患者黄斑区图像特征,应用黄斑地形图分析软件测量黄斑部9个分区及黄斑中央小凹(CP)的视网膜厚度,进行早期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黄斑部厚度之间的数据分析。结果直径1mm的中央区视网膜平均厚度(CSF),DM组1(226.0±23.0)μm,DM组2(235.0±22.1)μm,正常对照组(225.0±16.1)μm。CP视网膜平均厚度,DM组1(172.2±10.3)μm,DM组2(179.7±20.1)μm,正常对照组(172.1±11.9)μm。DM组1与正常对照组CSF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2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能定量定性地检测DM患者的黄斑变化,有利于诊断和监控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厚度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据《科学》周刊报道,美国两个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三明治透镜”,可以将显微镜的清晰度提高到70nm。它克服常规的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遗传分子、病毒或蛋白质这一局限。

  • 标签: 光学显微镜 三明治 清晰度 透镜 研制 蛋白质
  • 简介:在国家863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将自行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套基于19单元整体集成式微小变形镜的轻小型“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做了改进,研制出基于37单元微小变形镜的“活体人眼视网膜细胞自适应光学成像仪”。经实验应用,可稳定获取更高分辨率的相对于黄斑中心凹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视网膜细胞图像,以及更高分辨率的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图像。

  • 标签: 国家863计划 光学成像仪 临床应用 自适应 膜细胞 人眼
  • 简介:热扫描成像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继CT、磁共振、彩超等医学影像技术之后的又一新成像技术。该系统通过接受人体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热辐射,运用分析系统进行处理,以不同的色彩显示人体热辐射强弱的变化,实时捕捉信息,并根据人体细胞代谢的热辐射差和健康状态的对应关系来达到临床诊断的目的。对人体绝无损伤,对环境无污染。环保组织称之为“绿色CT”。

  • 标签: 扫描成像系统 20世纪90年代 成像技术 热辐射 影像技术 代谢过程
  • 简介:目的 开发一个方便实用的医疗收费提示系统。方法 以单片机为核心构造系统接口、语音提示、显示提示等模块,实现对医疗收费信息的双重提示。结果 系统在单片机8032的控制下可以通过语音芯片实现语音提示,通过LED实现显示提示。结论 “医疗收费提示系统”具有语音提示和显示提示双重提示功能,方便实用,为提高收费结算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标签: 医疗收费 提示功能 控制 语音提示 显示 实用
  • 简介:本工作研制了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并应用该生成系统建立了SD-MU心律失常心电数据库。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打印输出、注释生成和系统服务等模块。应用本系统还可生成其他类型的心电数据库。

  • 标签: 心电数据库 生成系统
  • 简介:系统是一个适用于诊断、治疗和教学的中医肾病专家系统,采用正向、反向、正反向推理和不精确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根据病症确定患者肾病及其轻重和复杂度,并给出治疗处方及建议,本系统还可应用于教学实践

  • 标签: 肾病 推理 专家系统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毒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宣传、展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发展高新医疗技术,加强医院与医院、医院与相关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以强大的企业信息数据库和经验丰富的信息收集队伍为基础搜集整理并制作了《中国医院名录查询系统》。

  • 标签: 医院名录 名录查询 易医院
  • 简介:利用计算机技术、公众移动通讯网、市话网实现急救车与急救中心或医院之间病人监护信息的远距离无线传输,将病人的心电图等信号实时地传送到医院,以便医院能及早作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待医疗急救车一到医院,医生马上就可实施抢救,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医疗救护的水平。

  • 标签: 急救监护 无线通讯
  • 简介:目的建立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配合医生监控处方药用量,对门诊处方整包装药品残余药量进行信息化管理。方法资料来源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门诊联网医生工作站。采集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在2012年7月286例患者服务医保联网数据,其中男性189例,女性97例;平均年龄52岁。分析糖尿病治疗药物残余药量发生的规律,设计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采集某个医生2012年7月~8月对231例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开药信息化控制残余药节省统计。结果1例患者2个月购买30R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伏格列波糖片和甲钴胺片4次,共计购买了12盒,残余3.6盒,费用多花240.84元。排除整包装不拆分的情况,患者多购买了3盒药,费用为200.7元。286例患者残余药金额高达6万余元。使用该系统后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2012年7月~8月治疗231例患者,在保证患者治疗前提下,共少开了3万余元糖尿病药品;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使用该系统后,大大降低了门诊患者的购药数量。结论处方残余药审核系统的运行,降低了门诊医生的药品比例,使医院合理用药更趋于科学、完善,大大减少了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省了患者治病费用。

  • 标签: 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 残余药量 合理用药 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