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抽取单亲医学生78名。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2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结果:单亲医学生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92.36±11.38。对单亲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身心健康、人格诸因子的关系在Ct=0.30水平上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其他6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单亲医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中等偏下水平;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等是影响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单亲医学生 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 人格
  • 简介:随着精神科药物的研究近展,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愈来愈多.临床医生要在其中进行选择往往较为困难。作者根据最新文献报导。对近年来国内外治疗精神障碍药物的用药趋势,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问题等作了如下综述。

  • 标签: 不良反应 精神治疗 抗抑郁药 药物应用 抑郁症 氟西汀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QTc间期的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134例,随机分为3组,氨磺必利组(A组,n=48)、齐拉西酮组(B组,n=46)和齐拉西酮合并九味镇心颗粒组(C组,n=40),每组随时间的延长增加剂量,并于入组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进行心电图检测,对QTc间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治疗后第4、8周末QTc间期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末A组分别与B组和C组比较,QTc间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磺必利、齐拉西酮对QTc间期的影响应受到关注,齐拉西酮合并九味镇心颗粒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齐拉西酮 九味镇心颗粒 QTC间期
  • 简介:目的:观察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16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入组,典型组82例,非典型组79例,对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于初始剂量25mg治疗后1-2天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引起的脑电改变主要是慢波增多,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引起的脑电改变主要是α波失律。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式和作用强度是不同的.氯氮平的影响大于氯丙嗪。

  • 标签: 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首发精神分裂症 脑电图
  • 简介:应日本贸易振兴会冲绳分会铃木富所长的邀请,中国四川省中药交流团一行4人于2001年3月对日本冲绳县的健康食品产业进行了考察.冲绳县在1972年才归还日本,受美军基地以及地域影响,其第一、第二产业欠发达,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其中冲绳县的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且颇具特色,对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很有借鉴价值,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 标签: 产业现状 健康食品 冲绳健康
  • 简介:磁共振成像术(MRI)已用于国内临床诊疗工作,但尚未用于研究人类精神活动。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术(PET)在国内尚未普遍开展。最近,国外利用PET和功能性MRI(FM-RI),配合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和脑电图(EEG),研究人类精神活动,取得了神经科学领域的巨大进展。在此,简要地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材料,希望对临床工作者,尤其是脑内、外科工作者和影像检查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 标签: 精神活动 受试者 磁共振成像术 人类精神 前扣带回 断层扫描术
  • 简介:食管癌病人手术前、后引起精神状态异常并不少见。由于食管癌的症状、预后以及手术可能带来的生命危险、器官损失、功能障碍和严重疼痛等不良后果,病人可出现一些精神应激反应,性格行为异常(characterbehaiver)和神经官能症(neurosis)。由于症状轻微,没有引起严重后果,往往不被重视。现将1990~1997年间食管癌伴有精神状态异常并有完整脑电图资料的2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精神状态异常 脑电图
  • 简介: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早期事件相关电位各成分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方法:对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N100、P200、N200、P300波的检测。结果:患者组检测结果异常35例,异常率81%。与对照组相比,N100、P200、N200、P300潜伏期均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300波波幅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对病例组中其发病时间进行两两对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说明ERPs作为一个客观的电生理指标,对认知功能损害的评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司法机关鉴定为癫痫性精神障碍者的脑电图特点及案件类型与精神障碍者的关系。方法:对113例司法机关提供的癫痫性精神障碍者的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40例,异常率为35.4%。有34例表现为广泛异常,6例为局限性异常,经临床医学诊断为人格改变和智力障碍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且大部分为广泛异常,经司法机关鉴定为伤害罪、纵火罪和杀人罪的异常率较其他犯罪类型高。结论:癫痫性精神障碍者的脑电图有其特征性改变,与精神障碍的类型有关,与案件类型无关。

  • 标签: 司法鉴定 癫痫性精神障碍 脑电图
  • 简介: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对健康成人睡眠脑电图(PSG)的影响.方法:选择34名健康成人志愿者行睡眠剥夺36h,作睡眠剥夺前后的PSG整夜监测.结果:与睡眠剥夺前相比,健康成人PSG表现为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NREM中的第1阶段睡眠减少(P<0.05),第4阶段(S4)睡眠增多(P<0.01).结论:睡眠剥夺后再睡眠,健康成人通过其NREM睡眠阶段中S4的比例作为“补偿”.睡眠剥夺可影响健康成人的脑电生理活动.

  • 标签: 健康成人 睡眠剥夺 睡眠脑电图
  • 简介:本文通过对25357名7岁以内儿童的体重、身长计算Kaup指数。计算方法:我们将25357名儿童按年龄,性别,地区作了个体评价,并了解Kaup指数的分布情况。在25357名儿童中,其Kaup指数呈正态分布,以15~16为中心,14~18者在第15~第85百分位之间,故以14~18为正常,<10在第三百分位以下为消耗症,>120在97

  • 标签: Kaup 个体评价 计算方法 渡口市 营养不良者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用脑电图(EEG),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和大脑结构特征与规律进一步认识。方法: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在安静状态下进行EEG常规参考导联,双极导联描记,描记时间20~30分钟,86例患者中52例作脑CT扫描。结果:本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EEG检查结果24例异常,异常率28.6%,均为轻度异常。86例中52例作脑CT检查,检查结果13例异常,异常率2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少部分有一定程度的大脑功能障碍与脑结构改变的表现。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脑电图 CT
  • 简介: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失匹性负波(MMN)的特征以及治疗缓解后MMN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记录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名健康人的MMN,同时记录P300电位比较,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患者组于治疗5周和12周时进行MMN随访。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组的MMN潜伏期延迟和波幅降低(正常组199.7±29.9ms和7.8±3.8μV,患者组221.4±32.6ms,4.5±3.3μV,P均〈0.01),患者组P300中靶潜伏期P3同时延迟(P〈0.01)。(2)MMN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低,与PANSS阳性症状和思维障碍分呈负相关(P〈0.05~0.01)。(3)患者组经治疗12周后,MMN波幅呈增大改变和潜伏期缩短(P〈0.01),反映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结论:MMN技术可反映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诱发脑电的自动加工过程。MMN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失匹性负波 认知障碍 随访研究 状态标志
  • 简介:对150名8~10岁健康儿童进行了EEG的观察,并对45名异常者进行了三年的观察,对于儿童中异常波的认识有新的发现,认为:基本节律的改变是儿童脑发育的障碍。基本节律正常,即使HV中有痫样波形,是由于儿童身体结构发育不恒定所致,要注意HV中的延迟反应慢节律的增多,是儿童异常脑电图诊断的一种根本依据。

  • 标签: 健康儿童 EEG 异常比
  • 简介:目的:为探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CS)与正常老人在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中的各自特点.方法:使用16道地形图仪,对39例正常老人和24例SCS患者的BEAM作了检测.结果:在头颅模式图中,SCS患者的BEAM趋向凹字形低密度带.在前颞区θ频域及枕区和中央区δ频域均右侧高于左侧(P<0.05).与正常老人相比,SCS患者δ与θ波功率在主要记录点均增高(P<0.05或P<0.01).α波功率在F3、F4、P3、P4以及Fp1、F7记录点下降(P<0.01或P<0.05).β波功率在主要记录点(Fp1、Fp2、T3、T4、T5、T6、O1、O2、F3、F4)上降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SCS患者BEAM-EEG比EEG提高阳性检出率12.5%.结论:SCS患者的BEAM-EEG具有不同于正常衰老的改变.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脑电地形图 老年人 SCS BEAM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5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及伪刺激治疗组,共接受20次rTMS治疗。治疗开始及疗程结束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Anderson的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真刺激组SANS总分减分率为52.38±14.48%,伪刺激组SANS总分减分率为1.84±3.34%,两组阴性症状的改善状况差异明显(P〈0.01)。治疗前后,rTMS真刺激组的PANSS总分和N分减分率也明显高于伪刺激组(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合并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效。

  • 标签: RTMS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目的:研究产后心理干预及定时按摩子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按摩护理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产后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产妇心理、情绪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实施护理前、护理后24h的出血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产后24h出血量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心理干预和定时按摩子宫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焦虑评分,保障产妇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效果明显。

  • 标签: 产后出血 心理干预 子宫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