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重睑术与传统切开术重睑术、埋线法重睑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02年10月~2009年12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整形外科664例单纯实施重睑手术者,251例实施法小切口重睑术,331例行切开重睑术,82例实施埋线法重睑术。出院后随访,就三组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予以比较。结果法重睑术术后满意度相比于埋线法及切开法重睑术,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法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切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埋线组,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法小切口重睑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其相比于传统诸如切开法重睑术等术,并发症少,效果显著,适应症广,患者满意度高,乃是一种综合效能高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重睑术 两点法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帕金森大鼠模型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在大鼠单侧前脑内侧束及黑质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溶液(12μg•4μL-1),周后,腹腔注射阿扑吗啡(APO)(1mg•kg-1),观察大鼠旋转情况,以向健侧、首尾相接、环曲360°计一圈,记录5min,若>7r•min-1(完全毁损)视为建模成功;若<7r•min-1(部分毁损)及15min无旋转或向损毁侧旋转均视为建模失败。结果建立成功PD模型,成功率为27.5%。结论6-OHDA单侧法是一种稳定的建立大鼠PD模型方法。

  • 标签: 6-OHDA 帕金森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在超声引导下比较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用于和四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60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组A组超声引导下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8ml阻滞肌皮神经,并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4ml于桡神经周围支;B组分别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8ml上述四支神经周围。阻滞后每2min观察阻滞效果。记录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起效时间、等待麻醉的时间(从麻醉穿刺开始到患肢痛觉消失),麻醉镇痛维持时间(痛觉消失到感觉到疼痛的时间),阻滞效果,不良反应。结果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所需的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平均2.8min)较B组(平均4.8min)显著缩短(P<0.05),但是A组的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等待麻醉的的时间、麻醉镇痛维持时间与四阻滞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臂丛 腋路法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简化OGTT试验()与传统OGTT试验(五)结果对血糖异常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141例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均进行OGTT试验五血糖检测,均用西门子生化仪检测血糖。将结果汇总进行与五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本次141例患者的OGTT试验血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传统五血糖的诊断标准,正常者6例,占4.26%,异常者135例,占95.74%,其中糖耐量异常者75例,占53.19%,糖尿病者60例,占42.55%。结论对于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建议行传统OGTT五次血糖检测,尽量避免漏诊,以便及早预防、治疗、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OGTT试验 血糖值 糖耐量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术中应用肌间沟结合改良锁骨上臂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150例纳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为甲组、乙组与丙组,三组均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其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Ⅰ级与Ⅲ级阻滞效果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Ⅱ级阻滞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无临床可比性。结论将肌间沟与改良锁骨上臂丛阻滞相互联合应用在手部、前臂以及上臂手术患者中效果确切,优于单点阻滞,安全性高。

  • 标签: 臂丛 锁骨上阻滞 肌间沟阻滞
  • 简介:摘要建立了实用的肌酐酶法测定方法,通过实验将比色测定终点法改为法,使其适合自动分析,并节省工具酶。本法的线性为0~2749Μmmol/L,精密度手工操作,批内CV<3%,总CV<5%。三种分析仪的批内CV在0.34%~1.44%间,回收率99.66%~100.9%。本法(Y)和BM的试剂(X)比较Y=0.973X+10.33Μmol/L,r=0.9995。

  • 标签: 肌酐 酶法 两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并作相关探讨。方法通过对自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所收治130例患者按种不同的剖宫产术,共分为组,并根据所记录的患者的相关资料及手术情况,作相关的分析比较及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的患者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采用新式剖宫产术的60%,且者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在临床上能有效降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并可有效避免因腹腔粘连进而导致肠管及膀胱粘连,最终有效降低二次开腹的难度。

  • 标签: 新式剖宫产术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腹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种麻醉穿刺方法对剖宫产麻醉穿刺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麻醉穿刺处理I组行常规针内针穿刺技术(50例)、II组行腰穿针直接穿刺(50例),评定术后的穿刺痛发生情况和麻醉效果。结果II组患者术后72小时、1个月、2个月、6个月的穿刺痛发生率低于I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于剖宫产手术中实施腰穿针直接穿刺处理作用突出,可预防穿刺痛,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穿刺 剖宫产 穿刺点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再次剖宫产孕妇使用种不同剖宫产术产生的影响及其并发症。方法我院本科进行再次剖宫产术的100例孕妇,比较新式剖宫产术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对该类孕妇产生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致密粘连的情况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发热例数、切口感染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新式剖宫产导致出现粘连的情况明显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难度较高,较难进行切口选择,但是新式剖宫产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少。

  • 标签: 新式剖宫产 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 再次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腹股沟疝住院手术患者92例,对照组46例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46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组手术时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手术简便、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比传统疝修补术更有优势。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无张力疝修补术 补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不同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位肛瘘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采用高位虚挂术)和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切扩挂术),并将治疗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0.6~1年,组均无复发。结论高位虚挂法治疗高位肛瘘,安全易行,并发症少,且疼痛轻,患者痛苦小,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虚挂引流 切扩挂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输卵管妊娠患者在腹腔镜下采用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探讨,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6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输卵管开窗治疗的92例与输卵管切除治疗的74例,将其分别作为A、B组,比较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异位妊娠、宫内妊娠的概率。结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者的术后异位妊娠率、宫内妊娠率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虽然输卵管开窗术相较于输卵管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均不具备优势,但其可能为患者保留输卵管,再次宫内妊娠率高于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术,因此,对于未出现患侧输卵管严重闭塞以及盆腔粘连的患者不建议行输卵管切除术。

  • 标签: 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开窗 输卵管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种切除术对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下动脉下气管食管沟全程手术,观察组患者行环甲关节后方喉返神经入喉处手术,组患者均在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观察和比较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无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对照组患者有3例在术后发生声带动度欠佳,发生率为10.0%,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需要在术中将喉返神经暴露,因此,实际操作中应当选择平均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风险较低的切除术

  • 标签: 甲状腺 喉返神经 切除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病人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7例(27条患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结果本组27例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结论深入了解此类病人的病情特点,加强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指导,并做好康复功能指导,是治疗手术成败的关键。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种不同管径的闭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8月52例行胸腔闭引流的患者,按应用ABLE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种不同管径分成组,比较治愈率、引流时间、需使用止痛药的疼痛比例、堵管、脱管、穿刺感染等情况。结果ABLE引流管组较中心静脉组胸腔积液治愈率高、堵管并发症少;需使用止痛药的引流时间、疼痛比例、脱管比例、穿刺感染等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ABLE引流管行闭引流术在治疗胸腔积液病例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ABLE引流管 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种术在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通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效果更佳,值得在今后基层临床治疗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探寻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999年3月-2007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137例15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组(ORIF组)62例(69足),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微创组(PR组)75例(87足),采用经跗骨窦微创切口复位、经皮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比较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8.5-57月,平均32.7月。测量每足B?hler角、临界角、跟骨宽度,术前、后对比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量表1评价足部功能,末次随访时ORIF组总优良率为85.5%,PR组为89.6%,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并发症,ORIF组为15/69(21.7%),PR组2/87(2.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微创切口复位、经皮固定技术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和手术疗效,而且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微创切口、经皮固定术是治疗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微创 经皮 固定 跟骨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术(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2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术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对照组(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观察组)63例。比较组治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治愈率和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时比传统开腹手术更具优势,可作为优选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急性阑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以及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锁骨钩钢板治疗组为A组,共计25例,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组为B组,共计32例。术后第1、6、12周复查X线片,采用VAS及UCLA评分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同种异体肌腱组与锁骨钩钢板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锁骨钩板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8%,同种异体肌腱组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VAS、UCLA评价指标比较,同种异体肌腱组较锁骨钩板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VAS、UCLA评价指标比较,术后均较手术前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TightRope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稳定,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可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不损伤关节面,无肩峰撞击弊端,无需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同种异体肌腱 锁骨钩钢板 喙锁韧带重建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种方法(非超声乳化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并比较得到的相关数据。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情况都有所好转,与之前的数据相比,效果非常好。就算出现一小问题也在一周内自然消退。讨论对于这种患者,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非常好的控制住眼压,很快恢复视力,而且耗资少,再次病发的可能性要小。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联合治疗 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