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协助其完成角色转变、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关系着每位医学生的职业成长1。儿科实习是临床实习重要部分,儿科和成人有很多不同,在儿科实习中要结合儿科专业特点,努力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实现培养目标。

  • 标签: 儿科 带教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引入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儿科实习的81名护理本科学生按照实习时间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0例),进行前后对照研究。对照组实习护生使用传统的带教法进行带教,观察组实习护生使用临床路径带教法进行带教。对两组学生的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习前两组实习成绩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实习学生考核成绩、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模式引入儿科临床护理实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此带教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教学 临床路径 护理
  • 简介:摘要儿科护生实习倦怠影响其实习质量及身心健康。我们分析了儿科实习护生倦怠的原因,包括实习环境、患儿家属满意度低、沟通交流能力差及就业压力大,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消除实习倦怠,提高带教质量。

  • 标签: 儿科护生 倦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200例,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特点。方法统计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200例。结果200例中有72例两者均增高,104例两者均正常,8例白细胞计数降低而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16例白细胞计数增高而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结论总结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的特点,指出超敏CRP和白细胞的内在关系。结合其临床表现,对儿科早期感染的干预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将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儿科临床教学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就职的56人儿科实习医生(其中包括临床实习生、临床进修生和未取得执业医师证的医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各为28人。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组织教学,分析评价两组人员的学习效果。结果路径组的医生较对照组学习效果更好,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的路径组的总优良率远远超出了对照组。结论将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到临床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一种培养医生的良好的教学方法。

  • 标签: 儿科临床 临床路径式教学 有效应用
  • 简介:摘要从明清时代,小儿推拿形成独立的体系,本文结合近代医家的论述及笔者多年临床经验,从推拿;穴位疗法;技术操作流程适应证;禁忌证等辩证影响小儿推拿疗效的因素,为儿科医生更好的掌握该疗法,扩大其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小儿推拿的临床疗效显著,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推拿 穴位疗法 适应证 禁忌证 儿童
  • 简介:摘要护生的临床带教是儿科教学工作的一部分,高度重视护生的带教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做好带教工作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培养了其工作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我科临床带教质量。

  • 标签: 临床带教 儿科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案例教学法用于儿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准备案例、讲解讨论案例、总结案例,引导学员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讨论。结果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创新能力、循证能力,案例教学使护生明白临床实践的复杂程度,培养学习兴趣与动力。加深护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获得护理临床知识。结论案例教学法用于儿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案列教学 儿科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教学路径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理中专、专科、本科生共100人,按入科实习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0人,观察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带教,观察组应用临床教学路径方法带教。实习结束前两组护生均进行出科理论、操作考试及对带教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实施临床教学路径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规范教学流程,调动带教老师和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教学路径 实习 儿科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将血清CRP+血常规联合检测方式运用在儿科当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探究2015年3月~2016年3月进入本院儿科接受相应诊治的115例患儿,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5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以CRP检测法展开检验工作,实验组以血清CRP+血常规联检方式开展检验工作,以评估两种检测法的运用效果。结果实验组CRP检测指标平均值为(82.07±7.94)mg/L,对照组CRP检测指标平均值为(9.01±2.07)mg/L,两组CRP指标结果比对,实验组显著高过对照组(P<0.05)。待检测血常规指标后,实验组的阳性病例有55例,占比91.67%,漏检5例,占8.33%;对照组的阳性病例有38例,占比69.09%,漏检17例,占30.91%。比较得知,实验组检出的阳性率高过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科疾病鉴别检测中运用血清CRP+血常规联合检测方式,能取得较高阳性检出率,值得作进一步推荐、运用。

  • 标签: 儿科 血清CRP 血常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哮喘病治疗当中应用孟鲁司特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于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52例哮喘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儿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本院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孟鲁司特纳加以治疗。以此来对比两组患儿的发病时间、次数及疗效等。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发病时间、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而治疗总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儿在3个月内所累积的糖皮质激素及速效受体激动剂的吸入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应用在儿科哮喘疾病治疗当中的疗效非常显著,既安全又可靠。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儿科 哮喘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硫酸镁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中有47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中有4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0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4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有着显著的平喘效果,能够改善哮喘患儿缺氧状况,使其呼吸处于平稳状态,且药物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不会产生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哮喘 硫酸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引发的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甲组(n=50)和乙组(n=50),其中对甲组患者予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药物的治疗方式,对乙组患者予以口服阿奇霉素药物的治疗方式,统计并且分析这两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用药方式后,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主要包括过敏性休克、发热反应、胃肠道不适症状以及过敏性皮疹等,比较两组患者实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患者采取阿奇霉素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主要包含有发热、胃肠道反应以及过敏性休克等,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针对发生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防止不良反应变得更加严重。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患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部CT和X线平片在儿科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2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肺部疾病患儿的入院X线片和CT检测结果,比较分析X线与CT检出结果以及检查征象表现的差异。结果CT检出率为97.2%,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81.1%(P<0.05)。结论在临床儿科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CT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度,能够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

  • 标签: 胸部CT X线 儿科肺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药品的不良反应、探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药品不良反应患儿的报告,并分析儿科药品的不良反应结果及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策略。结果60例药品不良反应患儿中,有55例患儿通过静脉滴注给药,从而诱发不良反应,占91.67%;诱发患儿出现不良反应药品的药物共有18种,其中主要诱发药物有抗菌药物类共有6个品种21例次,占33.33%;中成药类共有5个品种23例次,占27.78%。结论针对不同体质的儿童进行适量口服,按照新生儿的体重进行酌量给药,提高对儿科药物的检查力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儿科药品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孟鲁司特钠在儿科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47例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2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两组患儿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科哮喘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儿科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儿科合理有效用药。方法完全随机,直接抽取我院2014年儿科门诊处方共1200张,对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科门诊用药主要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呼吸系统用药占77.4%、消化系统用药占12.0%;处方的联合用药种数平均为4.1种/张;针剂使用情况较合理;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祛痰药和抗菌药。结论该院儿科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每张处方的联合用药数偏多、抗生素使用频率较大。

  • 标签: 儿科 处方 用药分析 思考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改变,患儿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少护患纠纷,尤其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现对影响儿科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通过有效合理的运用沟通技巧,促进了儿科护患沟通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语言 技术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于我院儿科就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其中细菌感染患儿60例作为A组,病毒感染患儿60例作为B组,并选取非感染儿童60例作为C组,对三组儿童予以PCT含量检测。结果A组PCT水平明显高于B、C两组,P<0.05,B组PCT水平高于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A组重症感染患儿PCT水平明显高于A组局部感染患儿及B组病毒感染患儿,局部感染患儿PCT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PCT阳性率90%,B组PCT阳性率23.3%,C组PCT阳性率6.7%,三组对比,P<0.05。结论通过对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可有效判断儿科感染性疾病,有效鉴别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儿科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新生儿科是护理风险很高的科室之一,因为新生儿年龄特殊,病房又无家属陪护,而且大多是病情变化快的急重症患儿,护理风险就相对比较高,即使是基础的护理工作也有可能带来风险。在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医院可以针对各种风险实施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降低甚至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风险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