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喉软骨瘤极为罕见,各种文献中有零星的报道,迄今为止病因不清。本文报告我科处理的甲状软骨软骨瘤1例,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影像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软骨瘤 甲状软骨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容切口使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颧骨骨折,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用的指导原则。方法分析住院手术治疗的32例颧骨复合骨折患者,采用美容切口及坚强内固定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功能恢复优良,面部切口处无明显瘢痕。结论经睑缘下、颞部发际前缘切口龈颊沟处美容切口联合治疗颧骨复合骨折具有术野清晰、操作方便、创伤小、出血少、美容、搬痕隐蔽的特点,可使骨折解剖复位。

  • 标签: 颧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跗跖关节复合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5例跗跖关节复合损伤的病历资料,评价手术预后。结果所有病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有3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有2例内侧柱跖跗关节再次脱位需要做关节融合术。本组按照JOA2疗效判定标准;优;10例,良;2例,好;2例,差;1例。结论跗跖关节复合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解剖复位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跗跖关节复合体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肩上方悬吊复合(SSSC)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2011年收治的18例SSSC联合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Miller和Ada分型Ⅰ型骨折3例,Ⅱ型骨折7例,Ⅲ型骨折5例,Ⅳ型骨折3例,其中Ⅰ、Ⅱ、Ⅲ型骨折复合损伤10例。所有骨折均首先手术显露、固定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然后采用改良Judet后方入路处理肩胛颈骨折。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按照Herscov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2例,良5例,可1例。结论通过手术恢复SSSC的完整性,有利于发挥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及稳定性作用。

  • 标签: 肩上方悬吊复合体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伴支具外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VI骨折伴后外侧复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2013年5月,采用双钢板内固定伴支具外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VI型骨折伴后外侧复合损伤17例,男15例,女2例,年龄19~63岁。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5个月。术后膝关节屈曲90°~135°,无一例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梁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外露及断裂,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稳定。结论双钢板内固定伴支具外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VI骨折伴后外侧复合损伤,提供了持续稳固的固定,有效地防止膝关节不稳定,术后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满意,活动正常。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VI 后外侧复合体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关节上方悬吊带复合双重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肩关节上方悬吊带复合双重损伤患者32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不同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3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7±21)分钟,平均出血量为(245±24)ml,平均骨折愈合用时(8.6±2.1)周,肩关节稳定性优良率为87.5%,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5%。结论SSSC双重损伤都是高能量暴力造成的不稳定肩关节上方损伤,当前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不过如果患者为锁骨骨折伴同侧肩胛骨外科颈骨折移位明显,应该给予手术治疗,使肩关节稳定得以重建,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肩关节上方 悬吊带复合体 双重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的CT临床表现及其与窦口鼻道复合变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CT检查结果,观察窦口鼻道复合变异与慢性鼻窦炎间的联系。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均证实为慢性鼻窦炎,其中存在解剖变异的92例(76.76%),包括鼻中隔偏曲37例、中鼻甲气化30例、钩突偏斜、增生、气化10例、筛泡过度气化9例、Haller气房过度气化4例、鼻丘气房过度气化2例;主要引发上颌窦炎、筛窦炎及额窦炎。结论窦口鼻道复合变异与慢性鼻窦炎发生部位密切相关,临床CT扫描能够清晰、准确显示窦口鼻道复合解剖变异、鼻窦炎发生部位及程度,可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CT 窦口鼻道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复合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在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喀什地区结核病医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肺结核患者119例作为试验组,非结核病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法、痰涂片法、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在本实验中,对200份标本进行检测,其中,荧光定量PCR法>培养法>涂片法,差异显著(P<0.05)。在灵敏度检测中,荧光定量PCR法显阳性高于培养法和涂片法,差异显著(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具有较好的效果,灵敏度较好,特异性较高。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结核杆菌 临床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脊椎骨软骨瘤最好发于颈椎,特别是在关节突、椎板、椎弓根等附件区域,但发生于腰椎椎板者少见。本文分析一例第5腰椎椎板骨软骨瘤病例,通过分析可知,脊椎骨软骨瘤罕见,发生于椎板的骨软骨瘤有着与长管状骨软骨瘤相似的特征,CT和MRI对脊椎骨软骨瘤诊断有较大价值,对引起症状者,应尽早手术切除。

  • 标签: 脊椎 骨软骨瘤 椎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从近2万名孕期超声检查的孕妇中检出胎儿软骨发育不全3例。结果胎儿四肢及长骨短小,双顶径、头围增大,胸腔狭窄,腹部膨隆是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声像图表现。结论超声诊断是筛查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最理想方法。

  • 标签: 超声胎儿软骨发育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应用棘突韧带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60因腰椎退行性病变行L4/5节段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开展随访活动,按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行保留后方棘突韧带的关节突关节切除椎间融合术,B组行保留L4上半棘突和L5下半棘突的部分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C组I行L4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对比三组病人术前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结果和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J0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C组的J0A评分较A、B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的完整性可有效减轻因腰椎融合术导致的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情况。

  • 标签: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棘突韧带复合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楔状缺损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及光固化Dyract复合实施临床修复的远期效果。方法试验组应用光固化Dyract复合实施楔状缺损修复,对照组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实施楔状缺损修复。比照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前6个月均效果满意,试验组在12及24个月后修复后的牙齿仍坚固耐用,无磨损。对照组12个月时2人对修复1年后的效果感到不满意,24个月时,不满意人数增至6人。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楔状缺损应用光固化Dyract复合经久耐用,坚实美观,仅就本次结果而言,在材料制备及规范操作前提下,可保障2年的远期修复效果。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光固化Dyract 复合体 楔状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指指骨内生软骨瘤单纯刮除术与刮除后植骨2种治疗方法的结果。方法1990年7月~2001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手指指骨内生软骨瘤28例,其中单发性内生软骨瘤22例,多发性内生软骨瘤6例。单纯行肿瘤刮除术8例,肿瘤刮除松质骨条填塞植骨20例。结果术后随访27例,随访时间2年~8年6个月,平均4年3个月,肿瘤无一例复发及癌变。结论手指指骨内生软骨瘤刮除术后可不必植骨,彻底完全刮除病变组织是防止内生软骨瘤复发的关键。

  • 标签: 手部内生软骨瘤植骨刮除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28例,其中28行X线检查,20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发生于膝关节24例,髋关节1例,踝关节2例,肩关节1例,1例双膝关节均发生。影像学表现关节间隙及周围大小不等、多发钙化的软骨小体,中心密度低,边缘密度稍高。结论X线、CT、MRI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 标签: 滑膜 软骨瘤病 关节游离体 X线 计算机体层
  • 简介:摘要由炎症、创伤、肿瘤疾病引发的软骨损伤、骨关节炎呈逐年增加趋势,软骨损伤往往同时伴随软骨下骨的损伤,骨软骨损伤其自身修复能力极差,甚至无法自身修复,随着研究的深入,骨软骨损伤越来越受到广泛研究者的关注。虽然目前对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治疗手段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未达到满意效果;通过使用生物支架、种子细胞与信号分子构建的工程组织,可能是解决骨软骨疾病损伤的重要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骨软骨修复 骨软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后外侧复合损伤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膝关节后外侧复合损伤合并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联合重建术治疗,手术前后采用LKS与IKDC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进行评价,对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后患者的LKS和IKDS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重建手术治疗治疗膝关节后外侧复合损伤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联合重建术 后外侧复合体损伤 交叉韧带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2008年2月-2011年12月46例腰椎管狭窄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术后护理。方法在全身麻醉下,患者取折刀位,以病变间隙为中心行后正中切口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的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术后重点监测生命体征、脊髓神经功能、切口引流的情况,早期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随访1~3年,康复效果达优40例、良4例、可2例,未发现继发性腰椎滑脱。结论腰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本手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早期指导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 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