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脂抗体谱检测结果中ACL(磷脂抗体)、β2-GPI(β2糖蛋白I抗体)的阳性率及阳性的人群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8年8月在我院各科门诊及住院患者466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总ACL、ACL-IgA、ACL-IgM、ACL-IgG,总β2-GP、β2-GPI-IgA、β2-GPI-IgM、β2-GPI-IgG。结果4665例样本共检出阳性样本353例,占7.57%,其中仅总ACL阳性(β2-GPI阴性)47例,占1.01%;仅总β2-GPI阳性(ACL阴性)177例,占3.79%;ACL和β2-GPI同时阳性128例,占2.76%ACL亚型的阳性率结果ACL-IgA为10.48%,ACL-IgGM为26.34%,ACL-IgG为16.43%,ACL-IgM>ACL-IgG>ACL-IgA。β2-GPI亚型阳性率β2-GPI-IgA为22.09%,β2-GPI-IgM为75.92%,β2-GPI-IgG为5.38%,β2-GPI-IgM>β2-GPI-IgA>β2-GPI-IgG,β2-GPI-IgM阳性率最高,β2-GPI-IgG最低。阳性的人群分布高低依次为脑部疾病占2.56%、自身免疫性疾病占1.37%、血液系统疾病占1.22%。结论对有不明原因的脑部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的人群应定期检测磷脂抗体谱,特别是不明原因的血细胞减少、已确诊为磷脂综合征患者应定期监测磷脂抗体谱,以协助判断疗效或预后。

  • 标签: 抗磷脂抗体 结果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磷脂抗体(ACA)与女性反复性自然流产及不孕症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本科室收治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名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为流产组,200名不孕症患者为不孕组,同时找出200名健康者(在我院作孕前检查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的ACA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流产组及不孕组的AC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反复性自然流产及不孕症患者与ACA密切相关。

  • 标签: 反复性自然流产 不孕症 抗心磷脂抗体 AC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的抗体(ANA)阳性患者,使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体谱(ANAs)的结果,观察二者结果的一致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各临床科室就诊的558例ANA阳性患者,ANAs的结果,观察结果的一致程度。结果ANA阳性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为58.96%,ANA的滴度为1320,11000,13200,110000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分别为45.88%,77.72%,83.61%,100%。结论ANA阳性的患者存在ANAs阴性的情况。而且ANAs的阳性率随着ANA滴度的增高而增高。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以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形成引起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为特征,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病变造成包括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全身系统损害。脑血管疾病目前已居我国死亡和致残原因首位。研究表明,脑梗死发病因素除高血压、高血脂等常见因素外,还有些罕见因素,如磷脂抗体(APA阳性等1。原发性磷脂抗体综合征(primaryantiphospholipidsyndrome,PAPS)是一种以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伴有或不伴有血小板减少,以及磷脂抗体持续阳性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A2Receptor,PLA2R)抗体阳性率与治疗反应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至2017年我科肾活检病理及临床资料确诊的105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根据肾活检时血清PLA2R抗体是否阳性分为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基线资料和治疗后缓解率。并根据治疗6个月后是否达到临床缓解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基线资料、抗体阳性率及滴度等。结果PLA2R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男性占比大、临床缓解率低(P<0.05),完全缓解率也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有效组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较无效组低(P<0.05)。结论PLA2R抗体阳性和滴度高的患者可能对治疗反应差。

  • 标签: 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cεRI抗体IgE抗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选取急、慢性荨麻疹(CIU、AU)患者、健康者各100例。对3组受试者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过敏原检测,并检测其血清IgE、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等抗体水平。结果CIU组FcεRI抗体IgE抗体水平均高于AU组和对照组(P<0.05);AU组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FcεRI抗体IgE抗体可能参与CIU的发病。

  • 标签: 荨麻疹 自身抗体 免疫球蛋白E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血清精子抗体对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应用,探析血清精子抗体(AsAb)治疗不孕不育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到我院进行检查的不孕不育症患者60例,利用金标免疫斑点法监测其精子抗体(AsAb),并与60例正常育龄人都精子抗体(AsAb)进行对比。结果不孕不育患者的血清精子抗体阳性率比对照组高出至少8倍。结论不孕不育症患者的精子抗体起到免疫性作用,检测不孕不育患者的血清精子抗体有助于治疗。

  • 标签: 血清抗精子抗体 不孕不育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ELISA法及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环胍氨酸肽抗体(Anti-CCP)的结果。方法检测366例血清标本的CCP抗体,150例健康体检者标本作为对照组,2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标本,评价两种方法检测CCP抗体结果。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灵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检测在基层医院容易开展,但对于CCP抗体低值和特高值阳性结果出现的假阴性难以识别,易导致漏诊。

  • 标签: ELISA法 CMIA法 抗CCP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地区2800例农村已婚计划怀孕妇女血清风疹病毒IgG(RvIgG)抗体检测,筛查风疹病毒易感人群,降低出生缺陷风险。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2478例,阳性率88.5%;RvIgG抗体阴性322例,阴性率11.5%。讨论人体感染风疹病毒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获终生免疫力。RvIgG抗体阳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有免疫力;RvIgG阴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无免疫力,在孕期易感染风疹病毒。因此在孕前开展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对计划怀孕妇女风疹病毒感染风险进行评估,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风疹病毒IgG抗体 ELISA 孕前 出生缺陷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抗体(AsAb)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245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精子抗体检测,同时与健康组作对比研究。结果不孕不育组血清AsAb阳性率为24.94%,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3.8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04,P<0.05);女性不育组血清AsAb阳性率为27.78%,男性不育组阳性率为13.1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0.09,P<0.05)。结论AsAb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对不育夫妇进行病因初筛时有必要检测血清AsAb。

  • 标签: 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和子宫内膜抗体对女性不孕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为随机在本院收集的不孕女性患者134例,作为不孕组;并选择134例正常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与正常健康者的精子和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对比之下分析两种物质对女性不孕症的影响。结果经过对比可知,不孕组患者的精子和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比两组阳性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症与患者体内的精子和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有关系,对临床的检测与治疗有一定意义,可向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12日收治的1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输血前采用盐水法,菠萝酶法和球蛋白发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从而判断抗体特异性1。结果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后,筛选出含-Lea,可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交叉配血不和。结论对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能够保证输血安全,降低溶血性输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筛选 不规则抗体 疑难配血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检测TORCHIgM抗体的酶联捕获技术。方法应用酶联捕获法检测103例弓形虫(TOX)、135例风疹病毒(RV)、128例巨细胞病毒(CMV)、98例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者血清中IgM抗体,并与常用的间接ELISA法进行比较。结果酶联捕获法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间接ELISA法,且不受RF因子的影响。结论酶联捕获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TORCH 免疫球蛋白M 酶联免疫技术 捕获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的抗体检验结果和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的血清样品,对其进行抗体检验,分析抗体检验结果和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患者中,阳性患者70例(89.7%);12例盘状红斑狼疮患者中,阳性患者8例(66.7%);23例全身性硬皮病患者中,阳性患者11例(47.8%);16例皮肌炎患者中,阳性患者5例(31.3%);1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在抗体检查的结果中均显示为阳性,阳性率为100%。结论抗体在对不同的结缔组织疾病检验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敏感度最高的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核的荧光学形态及抗体滴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将抗体的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结缔组织疾病 抗核抗体 检验结果 敏感性 特异性